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享受学习,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让孩子享受学习,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吧,每个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尽力而为即可。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我尽量每句话都请三四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学习第三句话时,小军同学也涩涩地试着举了一次手。第一问很好回答,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勤奋学习,最终学有所成。这堂课最让我惊讶的是,小军同学连灵活性的理解题目也能回答了,真的进步了。慢下来,享受学习,静待花开。

让孩子享受学习,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小军,是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略微有点胖的小男生。平时他总是一脸微笑,见到老师也会热情地打声招呼。初次见到他,会感觉这孩子挺好的。但接触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他在学习上很吃力,完全跟不上同学们的步伐。

在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里,老师和同学们都见识了他在学习上的表现。每次考试,他总是稳居“班级第一”,当然是倒数的。上新课,第一次背书时,同学们都背完了,可是他费了老大的劲儿,脸都憋红了,也还是背不下来。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有限,那就回家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麻烦家长签字监督一下。第二天来上学,他交上了老师给他专门布置的任务。家长签字了,他也背了。老师一检查,背得磕磕巴巴,勉强算过关。但其他灵活性强一点的学习任务,他则根本做不到了。阅读理解训练、写作训练,他通常只能写下几个字,剩下大量空白。老师即便在放学后留下他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他也只能表现出一副很茫然、很无能为力的样子。好吧,每个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尽力而为即可。

可是,若不谈学习,这孩子看起来也并不差,每天跟同学们说说笑笑的,相处得很好。为什么一谈学习,他就萎靡了?是小学时基础太差,一直都没跟上来?还是多年的小学生活,已经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懒惰与自我放弃的思想?一个好好的孩子,怎么可能连最简单的学习任务都完成不了呢?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他在学习上还是很落后,但也跟着同学们在课堂上享受了些许学习的乐趣,偶尔还举手回答了几次问题。只要他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都会立即给予鼓励,同学们也会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每每此时,他的脸上都会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春天来了,气象更新,万物复苏,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黎明时分,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自由活动。黄昏时分,大家又陆陆续续回家,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突然发现,小军同学在课堂上的听写小检测里,居然有几回全写完了,一题不空。他知道抓紧时间,当堂背书了?他不再放弃自己,知道用心学习了?他真的有跟同学们一样的学习能力了?一点点进步,不足以说明什么。除了偶尔表扬一下,我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观察着他的变化。

这个星期五,是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自习与第一节课都是语文,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孙权劝学》。文章只有一段话,但里面的重要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早自习,我们学习了几个句子的翻译,同学们讲一句,背一句。每次老师检查句子背诵时,坐在后面的一些男同学举手都很踊跃,都在争相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当然,一句一句地学习,比较简单。这让平时的后进生信心大增。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我尽量每句话都请三四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举手的同学回答得都是十分准确、流畅的。学习第三句话时,小军同学也涩涩地试着举了一次手。我便点他起来翻译,他居然也回答得很准确。我提议,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立即为他热烈地鼓掌。他依旧很开心地笑了。

我们继续学习。只要小军同学举手,我必优先点他起来回答,他也总是回答正确。在课文里,像“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等都是短句子,很好理解,其翻译也很好背住。学到最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个句子就比较长了。小军同学在背了一会儿后,又举手了。他真的能背下来?我有点怀疑。点了他后,他站起来果然背出来了。这事儿若发生在其他同学身上,我觉得很平常。但发生在他身上,我有点惊奇,但又高兴。难道他真的有较好的背诵能力了?不管怎样,我在他回答完毕后,表扬了他进步真大。(www.xing528.com)

早自习结束了,接下来的第一节课继续上语文。我们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一是谈谈本文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一番交流后,归纳总结。孙权:善劝,关心爱护部下,对部下严格要求。吕蒙:乐于接受规劝,勤奋学习。鲁肃:直爽,敬才,爱才。讲清楚后,老师先让同学们理解消化一下,然后再检查同学们是否都会讲述三人的性格特点。结果在举手回答的同学之中,又有小军同学,而且全部答对了。

接着我们讨论第二个内容,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吕蒙的变化给了你什么启示?第一问很好回答,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勤奋学习,最终学有所成。而第二问可以有好几点启示,例如:只要努力读书,就会学有所成;要善于听取他人合理的规劝;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每个人都会有进步。同学们谈到最后一点启示时,我们立刻想到了小军同学。我跟全班同学说,小军同学是这学期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同学,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会有进步。大家在课堂上也看到了他的进步,都表示赞同。于是,这道谈启示的题目,同学们很快掌握了。

最后,当我检查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话完整回答这个问题时,小军同学再次举手,回答正确。这堂课最让我惊讶的是,小军同学连灵活性的理解题目也能回答了,真的进步了。

我想,他的进步可能缘于两点:一是经常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二是老师经常鼓励、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同学们也投给他赞赏的目光,让他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自己能够准确掌握,就会被老师表扬,被同学尊重,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有这样美好的感觉,怎么能不爱学习呢?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慢下来,享受学习,静待花开。或许有一天花儿就慢慢开放了,那一瞬间,会带给我们惊喜与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