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课程制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微课程制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4-15:微课题目:冒泡排序法教学目标:学习者在5分钟内能通过适宜的案例准确讲述冒泡排序法的原理;学习者能在20分钟内借助教材,应用C语言进行5~7个事件排序的算法设计及优化设计,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正确,程序设计模拟试验成功。

微课程制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编写微课教案的主要难点与对策

在组织教师开展微课程建设以及对其他院校教师进行微课设计培训过程中,特别强调微课教案的重要性和写作要求,但有些教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教学多年了,还不会写教案吗?然而,在审查这些教师制作的微课时,却发现由于微课教案写的粗糙、简单,逻辑关系混乱,导致授课时没有明确的依据,还按照常规授课的套路进行,结果拍摄的微课问题很多。然后,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复修改拍摄,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废寝忘食、上火生气,最终难以拿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微课作品。

编写微课教案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1)如何写好微课设计思路

在设计编写微课教案前,要充分考虑好微课设计思路,后续的工作将按照该思路进行。什么是微课设计思路呢?

简单地说,微课设计思路就是针对这一集微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取哪种具体教学方法能够使学习者学得最好。教师采取何种语言方式进行讲解,以哪种屏幕呈现方式展现微课内容能够使学习者学得更好、更有吸引力。微课设计思路应与微课教学主线有机融合为一体,微课设计的后续工作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而不是做到哪算哪,做完了再回过头去看看,有问题再反复修改。

案例4-15:

微课题目:冒泡排序法

教学目标:学习者在5分钟内能通过适宜的案例准确讲述冒泡排序法的原理;学习者能在20分钟内借助教材,应用C语言进行5~7个事件排序的算法设计及优化设计,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正确,程序设计模拟试验成功。

教学内容:以学生军训排队的动画作为问题导入,引出冒泡排序理论和方法,采取C语言进行排序编程及知识拓展,编程后进行模拟试验演示。

教学方法:开头采取学习者亲身经历的军训排队问题作为案例教学,对学习者具有较大吸引力;冒泡排序理论采取教师讲授方法,分析学习者可能存在疑惑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提出来,进行互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设置疑问,启发学习者思考。

内容呈现:采用卡通动画方式呈现军训排队导入案例;教师讲授过程中,当教师的手势、动作与教学内容相关时采取教师出镜方式进行录像;其他情况采取不出镜方式进行录屏;语句编程采取电子白板呈现,使编写过程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使学习者思路能跟随教师的编写过程同步思考、强化理解记忆。

语言风格:军训排队过程的讲解以军人的严肃、激昂的语言风格进行,其他过程以友善、交流式的普通话风格讲授;启发、提问时以相声的语言风格讲授。

(2)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案例较好

通常,在一些教材、教师授课过程中选择的导入案例、应用案例和创新案例等,只注重案例与知识点/技能点之间的关联度,而忽视了作为案例本身应该具有的可信度、职业属性和吸引力等重要的要素,导致案例教学应用的预期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引起学习者的误解、反感。

例如,讲授概率时以打麻将掷出骰子后显示的1~6个数字的概率、硬币抛出后出现正反面的概率等作为导入案例,使学习者误认为概率知识主要是应用于打麻将赌博,而与专业技能应用无关,从而失去对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

又如,讲授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自动排序时,以学生成绩进行名次排序作为应用案例,学习成绩在中学阶段每学期排名好多次,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多数都是排名靠后的,他们对学习成绩排名有一种恐惧感和腻烦感,现在以此作为应用案例能否对学习者产生预期的吸引力而促进学习欲望呢?值得研究和思考。

微课教学中由于时间只有5~15分钟,时间短、任务重。因此,选择最佳教学案例就显得非常重要。案例选择应遵循如下5项原则:

1)引起学习者兴趣原则。引起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习者认真观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通识课程的微课中,易选择学习者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案例,使学习者对此案例有感性认识或亲临体验,这样的案例能够对学习者产生最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2)行业企业应用原则。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实际应用的案例作为微课教学案例,促进学习者对未来专业知识应用的深度了解,使其知道所学知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此提高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3)高新技术应用原则。选择与学习者密切关联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作为微课案例,使学习者对高新技术中的很多疑问得到答案。例如,现在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使用3G、4G甚至5G手机,很多学习者都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小轿车开始批量进入家庭,互联网通信,网上购物与开网店,等等。在这些方面选择适当的技术点作为案例,能够引起多数学习者的浓厚学习兴趣。

4)真实性职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适合于各种教育类型的微课,选择的案例来源于社会实践,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引入,对于不适合于教育教学的情节应进行删减、补充和调整,既要忠于事实又要满足教育教学的“正能量”属性。部分涉及个人隐私的地方要妥善处理,而不失其真实性;职业性原则是对职业教育的微课案例而言,在案例中要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如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等要得到体现。

5)单一与多案例原则。一集微课中该选择几个案例进行教学应用呢?这要看选择的案例复杂程度和涉及的教学焦点数量。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较为复杂的案例能够应用到微课中所有的教学焦点,则可以将该案例作为导入案例先提出来,以引出相关知识点/技能点,随着后续对各个教学焦点的学习,分阶段应用于案例中,最后进行系统性应用总结。如果选择的案例比较简单,只能应用到部分教学焦点,则可根据教学焦点的难易程度,适当选择2~3个案例,使难以理解的教学焦点通过案例应用进行深化理解。由于微课时间很短,不宜选择2个以上的案例同时用于一个教学焦点。必要时,应将相关案例、拓展案例交给学习者课后练习应用,给学习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训练机会,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3)教学内容如何体现出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分解的微课教学目标,通常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在研读大量的微课视频过程中发现,很多微课的内容不能完整地体现出该微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缺损,而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得很充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很好地体现其职业属性,这一维度是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缺乏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教学目标。

在微课教学内容中,通过源于行业企业、社会实践和生活中的案例来体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对更容易做到。在引用这些案例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自然地加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使案例内容与真实性、知识性、职业性和情感性融合为一体。

案例4-16:

微课题目:水晶头制作

在第一步剥线操作中,原先的标准要求是剥去的线长部分应大于2cm,如图4-11所示。

在相关的优秀企业内,水晶头制作的企业标准中不会制定这样要求,这是一种不规范、实际应用错误的要求。如果改为:剥去的线长部分长度等于2~2.5cm或2.3±0.2cm都是可以的。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这样讲:

“教材中给出的剥去线长部分应大于2cm,这在企业实际应用中有问题,为什么呢?请您思考一下”。停顿3~5秒钟给学习者以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讲到:

“您想想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剥线,剥去3cm是否合格?”停顿2~3秒钟后,再问“剥去10cm是否合格?”停顿2~3秒钟后,再问“按照这个标准,剥去100cm也是合格的吧?”这时,学习者已经基本明白了这样制定标准是错误的。

教师继续讲到“所以,企业里不会做出这样的标准要求,通常企业给出的标准是:剥去的线长部分的长度为2~2.5cm或2.3±0.2cm。”“制定标准既要满足产品加工要求、员工操作能力要求,又要考虑节约成本,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978-7-111-52708-4-Chapter04-34.jpg

图4-11 剥线尺寸

这样修改后,即体现出企业标准要求,又体现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教学目标。

(4)应采取何种方式布置进阶式作业

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课后作业很反感,作业多了更反感。为了提高学习者在课前学习微课视频后能有兴趣、主动地完成进阶式作业,在微课结尾部分,尽量避免直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等。而应该采取一些有挑战性、激励性、质疑性的语言,巧妙地引导学习者主动去试验、探险、创新,以此激发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行动意念,变被动为主动地完成进阶式作业。

案例4-17:

微课题目: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计算与筹划

进阶式作业:请您马上核算一下您父母或某位亲友缴纳的个税是否准确?如果能为他们合理地少缴纳税金,他们会如何奖励您呢?

案例4-18:

微课题目:计算机主板的选用

进阶式作业:给您讲授数学的张老师最近要给他儿子组装一部台式计算机,张老师提出的基本功能参数要求在微课教学平台上,请您抓紧选择一种性价比最佳、能满足张老师要求的计算机主板。这个任务不完成,下一集微课视频《I/O设备的选用》就打不开了,没法学了。(www.xing528.com)

微课教学平台进阶式作业要求:根据本集微课的教学焦点情况,设计3~7个单一教学焦点、密切关联多个教学焦点的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是否需要布置一个应用到本集微课所有教学焦点的综合题(如:计算学习者父母缴纳个税、为张老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微机主板),如果这个综合题难度较大,可以安排在翻转课堂上完成。进阶式作业题要依据教学主线安排其先后循序,前面的题没做正确,后续的题就不能做。且前一集微课没学会(含进阶式作业),后续微课视频打不开,也没法学。

2.编写微课脚本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编写好微课脚本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以前从未接触到这个问题。其实,如果微课教案编写完整了,编写微课脚本就容易多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度。下面针对教师编写微课脚本中的难题进行详细解答。

(1)没有优秀的微课教案就难以写出优秀的微课脚本

微课教案是教师授课过程的依据,微课脚本是拍摄、制作微课视频的作业指导书。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指导微课教学过程。微课教案侧重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方法、语言方式和进度要求等,微课脚本侧重微课视频中画面布局、内容及图像呈现、语音、动作等。微课教案是基础,微课脚本在微课教案基础上进行编写。所以,在编写好微课教案基础上再编写微课脚本就很容易了。

(2)如果没有真心理解微课脚本的作用,就难以编写好微课脚本

在观摩、研读参赛的微课作品中,发现有些微课的脚本编写粗糙或者没有脚本,导致摄像人员不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教学焦点应该特写镜头拍摄而采取中景镜头拍摄;需要特写镜头拍摄教师的手势和表情时,无用的场面却被拍摄和呈现,等等。摄像人员的镜头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身影进行拍摄,很多重点内容被忽视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对微课脚本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透彻,写不好脚本或者就是应付一下,或者根本就没有微课脚本。

对于开始不熟练的教师来说,编写微课脚本时最好根据微课内容,每一个教学焦点作为一个段落。教师讲授完一个段落的内容就停下来,查看拍摄效果,对照微课脚本,检查授课内容、内容呈现等是否有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微课脚本编写粗糙、遗漏或错误等,就修改脚本,并举一反三地完善、修改后续内容的脚本。这样,就能逐步地学会编写优秀微课脚本的方法了。经过2~3集微课设计制作训练后,微课脚本编写就不再是难题了。

千万不要十几分钟的微课一鼓作气地讲完、拍摄完,发现问题后再重新讲授、重新拍摄。

(3)对微课内容和呈现方式要预先反复在大脑中演示几遍

通常,教师对自己讲授的微课内容都非常熟悉。要编写好微课脚本,首先应将设想的微课视频在大脑中慢慢放映几遍。分镜头、分段落地逐个边放映、边思考,分析画面呈现的方式、内容、图像、布局、语音、动作等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要求。放映完一个段落,就在微课脚本模版中把相关的画面、内容、图像、语音、动作等一一写出来,并预计每一个细节需要几秒钟。一个段落在大脑中进行多次的反复放映、修改和完善后,再进行下一个段落的放映、记录编写脚本和修改、完善。这样,一集微课中的3~7个教学焦点或段落就逐个被完成,然后连贯起来在大脑中进行一集微课的试验放映,分析查找问题,对微课脚本进行修改完善。

这一过程,就像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回顾一集电视剧或者白天教研室发生的一些事件或者白天上课过程中的各种情景等。其主要差别在于这些回顾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大脑中预放映微课视频是没有发生的事情,需要自己根据想象进行模拟,其难度相对大一些。经过几次训练,教师的微课视频效果想象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4)分镜头脚本中的时长不是后填写的,是预先设定的

我在给教师进行培训过程中,提供了一份微课脚本模版。事后,有位教师通过QQ问我:“王教授您好,我觉得您发给我们的那个脚本就挺好的。但是,不需要每个细节都设定需要多少秒钟,那样弄得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只好等着录制结束后,看看实际用了多少秒后再填上,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在设计编写微课脚本过程中,每一个段落、细节需要多少秒钟,需要教师提前进行设计估算。其估算依据:一是根据这一段落、细节要呈现的内容多少(通常授课语速120~140字/分钟)进行估算,二是根据呈现出来的图像、公式、操作、视频等内容需要学习者观看多少秒可以看完、记住,三是在每个段落、细节之间留出2~4秒左右的停顿、思考时间。

只有在设计阶段事先预算好每个段落、细节的时长,才能在实际讲授、摄像过程中,按照该时长要求进行教学、讲授和拍摄。使摄像人员心中有数,知道哪个场景、画面需要拍摄多少秒,下一个画面是什么、拍摄多少秒,等等。实际讲授、拍摄的时长与脚本中设计的时长可能有差别,这没关系。因为脚本中设计的时长是预测值,可以有一定的误差。如果微课制作完毕后再在微课脚本中填写上时长,这个时长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指导作用了。

(5)视图、画面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微课视频中的画面布局体现出微课内容的构思、结构、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等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展示出微课画面的内涵、思想意识、呈现方式,要形成完美一致的画面格局。对于摄像而言,一个镜头画面可能不完整,但一组移动镜头构成的画面一定要有完整的构思与系统设计。因此,在微课视图、画面设计中应该注意画面构图方式、主体与陪体之关系、强化突出主体等方面的问题。

1)微课画面构图方式选择。微课摄像离不开构图,构图在摄像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常见的微课视图、画面构图形式有以下几种:

● 井字形构图。井字形构图又称为九宫格构图,它是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份,把相交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了“井”字形。被摄影的主体画面安排在井字的四个纵横交叉点上,使整个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泥,且主体形态格外醒目,如图4-12给出的案例所示。

● 正三角构图。这种形式的构图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在需要表现一定的气氛时,正三角构图是最佳的构图选择形式之一。

● 水平式构图。这种结构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平静状态比较适宜,能体现出一种辽阔、宽宏和自然的气象,如图4-13的案例所示。

978-7-111-52708-4-Chapter04-35.jpg

图4-12 “井”字形构图案例

978-7-111-52708-4-Chapter04-36.jpg

图4-13 水平式构图案例

● 垂直式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是以垂直线条组成,能将出现的景物表现的高大、巍峨和富有气势。

● 斜线式构图。使用斜线能够表示出物体运动、变化形态,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成正比,但角度不能大于45°,否则会产生下倾感觉。

● 曲线式构图。这种构图能渲染被摄景物,使其更加美丽动人,在视觉效果上比直线更具有动感。

2)主体与陪体视图之间的关系。陪体是指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在微课构图中,主体内容的画面固然重要,但有时增加适当的陪体能产生绿叶配红花、强化主体衬托、相得益彰的作用。主体与陪体视图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在设计微课画面过程中应适当应用。

● 渲染气氛。在微课内容体现节日欢乐、悲伤、愤怒等情感性场景和特征时,适当增加陪体画面、图像时,能强化这种情感气氛,使学习者深受感染而铭记在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 平衡画面。在画面中的主体内容、图像占据一边或一角时,在主体对面的空白处适当增加陪体图像,能起到相互衬托和平衡作用,使画面内容更加完整。

● 增强透视效果。在主体视图为近景时增加远景陪体,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强化其透视效果,促进了学习者对主体视图的认知度和记忆度。

● 辅助说明主体。增加适宜的陪体后,能够起到对主体画面、图像的主题、背景或重要性等方面补充说明的作用,使主体呈现的内容更加明确、完整。

总之,陪体的位置以对主体起陪衬烘托作用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削弱主体。陪体在形态、色调、清晰度等方面要和主体协调,神情动作要与主体配合,线条的朝向要与主体呼应。陪体应与主体紧密配合,凡是妨碍突出主体的现象都是陪体要避免的。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处理即陪体直接出现在画面上,是为了突出主体。陪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只需留下能够说明问题、存托主体的部分就够了[8]

3)强化突出主体。在微课的某些画面中,有时为了使主体内容变得更加鲜明突出,需要采取一些对比手法。常用的对比手法有:

● 大小对比法。使主体画面变得高大、引人注目,选择一些与主体相异的、小的陪体作为对比、衬托主体。

● 明暗对比法。由明暗对比、黑白对比产生差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于强烈的对比使主体显得十分突出。

● 质感对比法。由明显的质量差异对主体进行衬托。如一个强壮一个瘦小、一个健康与一个病弱等对比手法,彰显主体的形象。

● 形状对比法。如外圆形与内方形以突出内方的主体形象,或反之,突出内圆的主体形象。

● 方向对比法。画面中,物体运动方向改变引起的差异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主要把主体的方向有悖于陪体的线条方向,即可转移人们的视觉导向。

● 情绪对比法。利用陪体的情绪、表情和态度的变化来衬托主体的内在形象,从而实现凸显主体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