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洛克古钢琴音乐风格的研究成果

巴洛克古钢琴音乐风格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音乐整整持续了一个半世纪,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为以后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古钢琴制造业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几位音乐大师,如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等共同演绎了巴洛克古钢琴音乐艺术的辉煌,他们的作品数量及质量都很高,充分发挥了古钢琴音乐的演奏技巧,并且有些作品已经展示了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一)基本特征我们欣赏巴洛克钢琴曲时,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特征。

巴洛克古钢琴音乐风格的研究成果

巴洛克时期指1600—1750年。关于“巴洛克”一词的来源,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是:“baroque(巴洛克)”这个法文词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音乐领域。巴洛克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它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的艺术,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它又非常注重装饰性。它还具有大胆的艺术观念和手法,并且有一种尽可能地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

这一时期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阶段,根据时间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从1600年前后到1640年是早期,也是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这种风格发源于文艺复兴晚期的意大利。当时的作曲家们竭力寻求并创造了新的更丰富的音乐体裁和表现音乐的手段。中期(1640—1690年)是巴洛克风格的定型时期,作曲家们开始使用一种共同的音乐语言,各种体裁和形式都变得更加典型。1690—1750年是巴洛克的晚期,与前两个阶段形成对比的是,晚期的巴洛克不是一个创新的时期,而是一个完善的时期。

钢琴音乐就始于艺术史上的巴洛克时期。正像当时的建筑有着波浪起伏的动感效果一样,音乐也有流畅的多声部旋律和鲜明的强弱对比效果。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音乐整整持续了一个半世纪,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为以后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古钢琴制造业处于鼎盛时期。

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是,巴洛克作曲家写作品的时候注重音乐的整体走向,采取从数字低音进入和声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作品,其和声走向、和声底下的数字低音的来源非常重要。从演奏技法来看,古钢琴更多的是靠手指尖来控制乐感,下键的时候均匀与否全要靠手指尖来控制。此外,由于古钢琴的音量非常小,所以力度上的变化不是很大,装饰音的丰富也正好弥补了这一局限性。这一时期的几位音乐大师,如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等共同演绎了巴洛克古钢琴音乐艺术的辉煌,他们的作品数量及质量都很高,充分发挥了古钢琴音乐的演奏技巧,并且有些作品已经展示了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一)基本特征

我们欣赏巴洛克钢琴曲时,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特征。

①这时期宗教音乐对整个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影响,不少巴洛克作曲家都是优秀的教会音乐作区家,一些钢琴曲也受到宗教的影响。我们从这类钢琴曲中可以感受到崇高、庄严、虔诚的精神境界。

②巴洛克音乐是欧洲音乐从宗教向世俗转变的时期。所以,世俗生活的内容也反映在钢琴曲中。各种舞曲、组曲等乐曲,听起来典雅、明快,或幽默、轻松。

③这时期器乐演奏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一些乐曲也反映出弹奏技巧的高超。例如,有的乐曲常常将一个快速的技巧性音型或短句不断地重复扩展,密集音符的连续形成不间断的动力性,典型的如托卡塔,这类乐曲急速、华丽。不过,优秀乐曲从来不只为单纯的技巧,在技巧表现的同时,一定还有乐音运动的逻辑、敏捷奔流的乐思和音乐情趣

④巴洛克时期无论哪类乐曲,都较为含蓄,避免夸张;较为克制,不失分寸;较为内在,不尚外露。即使感情十分浓重时,也保持严谨、庄重的风度。

巴洛克音乐时期绵延了至少150年,产生了成批的作曲家。这时,以巴赫、斯卡拉蒂与亨德尔为代表的音乐大师们将百年来的音乐发展推向了辉煌的顶点。

(二)代表人物(www.xing528.com)

1.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身于德国著名的音乐世家。巴赫的创作分为3个阶段:魏玛时期为宗教音乐时期,有大量的管风琴作品;任宫廷乐长的柯登时期为世俗音乐创作时期,有大量的古钢琴作品;莱比锡时期有大量的宗教合唱。因此,巴赫一生的创作是以宗教为中心的。他在钢琴方面先后写下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托卡塔》以及《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无疑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最能体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内涵:表现人的精神与情感,展示人的欢乐与忧伤,而对神的爱实际上是对人的爱的对象转移。在作曲技法方面,巴赫略显保守。在那个由复调转向主调的时代,他仍然使用复调手法进行创作。但他也将复调音乐带上了空前绝后的高峰,这座高峰一直屹立在那里,向后来的钢琴音乐世界提出挑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创作技巧非常高超,更是因为他虽然使用如此严格复杂的技法,却创造出如此贴近人性的音乐。尽管“巴赫”一词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但贝多芬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贝多芬意识到巴赫的创作发掘出了一切音乐的本质,因此他说:“演奏巴赫吧!一切都将变得明晰。”整个音乐艺术界对巴赫的欣赏与演奏已经没有任何质疑,现代社会对巴赫的钢琴音乐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他的作品甚至比贝多芬的作品都更值得进行详尽无遗的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音乐的永恒性,并且公认他的才华在音乐世界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2.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与巴赫同时期的另一位英籍德国键盘大师,是古今成就最杰出的神曲作者。他的音乐创作以歌剧清唱剧为主,键盘作品以组曲和赋格为主。与前者相比,键盘作品居于次要地位。由于他是声乐构思的作曲家,因此他在声乐与器乐中采用的手法完全是多变而不可预知的,富有戏剧性。他的键盘作品相对来说简单些,他并不故意引入复杂性,常常创造出既可用于管风琴又可用于羽管键琴的乐曲,如同在他的协奏曲中那样。在为羽管键琴创作的组曲中,亨德尔抓住了当时舞曲形式所具有的生机蓬勃的灵魂,采用独特的手法写出了快速的重奏和音阶乐段。带着强烈的旋律感和复调的技巧,他创作出了短小而形象鲜明、易为听众熟记的作品,包括舞曲和对位曲。

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自身的风格和羽管键琴所具有的明亮、直率的特点,表现了美。亨德尔的旋律都是直截了当的,他强调旋律线和音程的优美,常常使人联想到宽广如歌的意大利歌剧风格。键盘和声包含频繁的属音——主音的相继进行,这相当于歌剧性人声旋律线的合唱伴奏。附点音符和不断重复的节奏型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3.斯卡拉蒂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他以卓越的古钢琴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主要键盘创作是555首色彩绚丽、情绪活泼的奏鸣曲。这些作品形象丰富多彩,色调很鲜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再现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意大利与西班牙的民间与宫廷生活,使当时的古钢琴演奏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斯卡拉蒂的性格自由奔放,不愿受到形式和规则的束缚,所以他的曲式大多比较自由,结构上也不那么严谨。在色彩上,他经常模仿号角的音型、空五度的音程,还模仿曼陀林的同音反复、西班牙吉他的音型等,使听众在音响中获取极大的满足。斯卡拉蒂扩展了古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常被后人称为“晚期巴洛克三杰”(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之一。

斯卡拉蒂是当时最大的意大利羽管键琴作曲家,他使键盘乐器演奏风格从此进入了新的天地。他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的作为相当于他父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对歌剧的贡献。他的奏鸣曲已脱离了复调音乐的范畴,进入主调音乐的风格,其中使用了双手交叉三度、六度或八度的快速乐句,超过八度的远距离跳跃,单音轮指,技巧化的分解和弦及华丽的装饰音等,在当时属于崭新的演奏技巧,这为丰富钢琴的织体技术做出了贡献。除歌剧外,其他作品有协奏曲、康塔塔、弥撒曲、1首《圣母悼歌》和2首《圣母经》及管风琴赋格等。

斯卡拉蒂的555首奏鸣曲短小精悍,基本是两段体的单乐章作品。这些奏鸣曲基本由两个带反复记号的乐段组成,第一段结束在属调或关系大调上,第二段由属调开始回到主调结束。它们大部分只有一个主题,有些也有两个、三个主题,有些曲子中可以看到对比的主部与副部和奏鸣曲的调性关系,这也可以认为是古典奏鸣曲曲式的胚胎

斯卡拉蒂的旋律常常是富有生命力的短小动机,而不是长线条的旋律,这些小动机此起彼伏、生机勃勃。他的节奏具有即兴的特点,常常在一个休止符之后出现与前面完全不同的新节奏,常常突然改变节拍,使乐曲内部产生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