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精良的微课-学生喜欢的微课要点

设计精良的微课-学生喜欢的微课要点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站的角度不同,对“好微课”的定义会不一样,表述也各有不同。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好微课更有意义?那些学生喜欢的微课,更容易成为“好微课”。在一次推进会上,有几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做的微课。微课内容的特点是精,教学内容的高度聚焦,才能更好地体现微课的价值。我们提出相似的建议,单节微课的时长最好控制在5-8分钟左右。做好声、画、字配合,把各种声音和画面的比例和节奏配合好,还要在微课中适当加入各种提示性信息。

设计精良的微课-学生喜欢的微课要点

微课是个新事物。对微课的认识由浅入深,正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怎样评价一节微课好不好?这是老师们在学习微课时最想问,也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各种评比活动对微课的评价标准也是尺度不一,各有特色。一般来说,可以从选题、设计、呈现、技术、效果几方面去评价微课。这包括:选题是否有针对性,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内容呈现是否生动有趣,制作技术是否声画清晰,应用效果是否让人豁然开朗,学得通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对“好微课”的定义会不一样,表述也各有不同。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好微课更有意义?我们曾经提出微课要体现“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学生喜欢的微课”说起,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来看一节微课是不是好微课,这样更有针对性。鞋是不是合脚?肯定是穿鞋的人最能体会。要做“学生喜欢的微课”,是一种强调“用户体验设计”的理念。有些微课,虽然老师感觉做得很好,但与学生的感受脱节,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那肯定是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那些学生喜欢的微课,更容易成为“好微课”。首先,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和材料作为背景,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叫“选择性注意”。其次,微课内容与学生有“共同经验”,更能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促进第二层次的“选择性理解”。当然,如果只是做一节流于取悦学生娱乐心理而和教学无关的“微课”,那只能是“娱乐片”,而不是一节“好的微课”。对于学生的爱好需求,老师不能只在形式上简单迎合,更要善于发现、提炼和转化,结合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创意设计和深入引导。

什么是学生喜欢的微课?当然要听学生自己的观点。一个有趣的例子表明了学生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发起了“J课堂”微视频研究。在一次推进会上,有几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做的微课。通过现场问答,主持人问学生代表为什么他们要做微课?有学生表示因为看到老师做的微课说教性太强了,没法看。当被问到喜欢什么样的微课时,学生表达的观点不一:首先,要“选择一个吸引眼球的主题”。万里城实验学校的马逸飞同学做了节微课叫《秒杀感叹句》。当谈到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时,马逸飞同学解释道:“取题目要有幽默感,要选择一个吸引眼球的‘点’,要符合同学的‘口味’,同时‘秒杀’在游戏里表示‘非常厉害’,形象地比喻了快速学感叹句用法的意思。”其次,要抓住关键学习内容来做微课。洛川学校的吴依依同学做了一个《跟着学霸学化学》,她解释道:“选题突破口是从平时同学常向她请教的问题、同学容易错的地方,思维容易‘卡住’的节点入手。”再次,要采用富有喜感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风格来做微课。铜川学校樊龙颖同学做了一个《分数擂台赛》,谈到为什么要用富有特色的快速语言来表达时,他说:“节奏要快,慢了没有人听。”

看完这个视频,笔者也很有感触。除了表达可能不太精确外,学生们的观点和微课专家们的观点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当学生表达这些观点时,现场师生表示广泛认同,一片欢声笑语。为什么学生的观点会特别受学生欢迎呢?关键就在于引起了共鸣!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经验、共同的思考方式、相似的学习困扰等,都更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要一节怎样的微课,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来呈现内容,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能使微课做得更好。

如何做好微课?除了技术手段,我们先尝试列出几条,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内容为王。务必科学正确、学科适切。微课要传递优质的学习内容,必须要遵守学科规律,做到内容科学、准确,不能因小失大,因形式而放弃了内容的科学性

第二点,聚焦,再聚焦。换句话说,最好坚持“一个微课,就讲透一个点”。微课内容的特点是精,教学内容的高度聚焦,才能更好地体现微课的价值。(www.xing528.com)

第三点,控制好时间。一项基于edX的大数据统计表明:无论视频有多长,观众们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时长6-9分钟的视频是个拐点,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我们提出相似的建议,单节微课的时长最好控制在5-8分钟左右。

第四点,有导学设计。我们认为“照着稿念内容”的做法,哪怕是达到甲级播音员的普通话标准,也不是最好的内容呈现法。要在微课中设计好的导学,才能引人入胜,为学而动。我们在专栏中曾总结了常见的微课导入方法,包括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等。

第五点,突出重点。特别是要清晰地呈现关键概念、关键技能、关键步骤。简单内容可以快速讲、简略讲,但关键重难点要停一停、突出讲。对于重要概念的讲解,应当讲清是什么;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应该分步演示如何做;对于释疑解惑的教学,应当讲透关键点。

第六点,有始有终。做到点题与总结相呼应,开始时要点题,结尾时要对要点进行再概括,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头尾呼应。

第七点,形式为内容增值。做好声、画、字配合,把各种声音和画面的比例和节奏配合好,还要在微课中适当加入各种提示性信息。例如,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通过符号、划线、标注、关键词变色或者放大等,提醒学习者关注重点信息,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字幕。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微课制作的技术说明书,而是一本关注微课设计的参考书。为了超越纯粹的技术开发的局限,我和研究生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研究如何设计各种类型的微课。其中冯智慧、饶敏、范文娣、陶扬、郑晓丹、王祥金、申晨茜、伍文臣、许钰洋、曹晓玲、龙西仔、张华阳、张倩文等人对本书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他们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数字教育》的主编郭运庆、编辑杜丹丹曾经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本书所有推荐到的优秀微课案例的原创者,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本书做出的努力。为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所有付出心血的人,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本书还有许多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指正。评道容易行道难,说来容易做来难。希望本书能让关注微课的您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