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功能区划研究成果

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功能区划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17宁夏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工业污染调查情况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共调查工业园区6个,园区外企业45家。

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功能区划研究成果

2.5.1.1 农业污染

宁夏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特色鲜明,特别是引黄灌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和伊犁河谷并称为西部的“五大粮仓”。2012年宁夏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表2.15,宁夏统计年鉴,2013),农用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4.80%,其中银川市农用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1.15%,石嘴山市占全市面积的44.91%,吴忠市占全市面积的39.21%,固原市占全市面积的71%,中卫市占全市面积的61.19%。

农业用地面积大,在提高农产品收入、促进地方特色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宁夏自秦汉以来就有了引黄灌溉,在此情况下,传统灌溉模式和农用化肥的施用,使得区内地下水“三氮”污染严重。宁夏土地化肥施用量情况见表2.16。由表2.16可知,2012年,宁夏全区36 389 km2农业用地的农药化肥施用量为1 065 993 t。其中银川市化肥用量最多,为249 526 t;其次为吴忠市243 068 t,中卫市和固原市农用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99 951 t和190 099 t;石嘴山市化肥用量最小,为183 349 t。从化肥施用类型看,氮肥比例最大,宁夏全区氮肥施用量为547 253 t,其次为复合肥242 668 t,磷肥24 275 t次之,钾肥最少,仅为7 218 t。

根据上海同济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化肥研究所研究结果可知,我国氮素的利用率仅20%~35%,大气挥发5%~15%,土壤残留10%~15%,40%~65%进入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由此估算,每年宁夏氮肥流失量在218 901t以上,它们随水体进入地下水含水层,或随农田退水进入黄河,残留化肥已成为巨大的污染源。特别是对于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农灌入渗补给作为平原区地下水的总补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农业节水灌溉在逐步推广,但农业仍以传统漫灌方式为主,因此,化肥不合理施用成为地下水污染的重大威胁。

表2.15 2012年宁夏农用地面积统计 单位:km2

续表2.15

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013。

表2.16 2012年宁夏土地化肥施用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013。

2.5.1.2 工业污染

地下水污染由于其隐蔽性、复杂性、难以控制和治理的特性,以及治理、修复费用巨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主要包括:污废水排放污染场地、固体废物填埋堆放污染场地、地下储油罐污染场地、管道泄漏污染场地、化学品堆放污染场地、矿产开采污染场地、工厂搬迁遗址污染场地和突发事故污染场地等。因此,对于工业地下水污染源应以预防和控制为主,开展场地区及周边的地下水监测十分必要和迫切。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2013)中工业污染源的调查结果见表2.17,调查范围包括五地市27个工业园区和233个企业。

表2.17 宁夏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工业污染调查情况

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共调查工业园区6个,园区外企业45家。由分布情况看,银川市大型企业多数分布于西夏区。本次调查的45家企业中,建成年代最远的是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时间为1965年;其他大部分企业均为2000年后建设。本次调查的45家企业行业类别主要为:热力生产和供应共17家,肥料及化工行业共7家,机械制造业共6家,水泥制造行业共5家。45家企业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其中7家企业占地面积大于100 hm2,5家位于西夏区内。企业中仅4家企业设置了监测井,其中2家进行地下水常规监测。6个工业园区包括灵武市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均无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也没有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

石嘴山共调查工业园区5个,园外企业8家。8家企业中,热力生产和供应共4家,采矿业2家,酒类制造业2家。8家企业均无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未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石嘴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49家企业,其中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16家,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7家,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6家。石嘴山市生态经济区共139家企业,其中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34家,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27家,铁合金冶炼21家;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3家企业,其中铁合金冶炼13家,炼焦8家,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6家。以上企业均不在石嘴山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大中型企业均开展了常规监测,仅部分企业未开展监测。

吴忠市调查的90家企业行业类别主要为:黏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共29家,占调查总数的32%;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共8家,占调查总数的9%;毛皮鞣制加工业共7家,占调查总数的8%;石灰石膏制造业共6家,占调查总数的7%;水泥制品制造业共6家,占调查总数的7%;镁冶炼制造业共4家,占调查总数的4%;其他行业占33%。其中包括的工业园区主要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省级工业园区——宁夏弘德工业园区、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红寺堡区,以及青铜峡市新材料基地和青铜峡市嘉宝园区。90家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是:青铜峡市29家,利通区21家,同心县15家,盐池县13家,红寺堡12家。所有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且企业均未设置监测井。

固原市共调查工业园区6个,按区域分布统计,原州区3个,西吉县、泾源县和隆德县各1个,均无水环境监测井,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工业污染企业73家,均无水环境监测井,亦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大部分在西吉县(30家),均为淀粉生产企业。

中卫市共有工业园区10个,园区外工业污染企业17家,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其中,沙坡头区有5个工业园区;中宁县有4个工业园区,6家工业企业;海原县有1个工业园区,11家工业企业。主要涉及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陶瓷制品制造业、冶金制造业、铁合金制造业等。中卫市2013年调查的27个工业污染源中,只有中卫工业园区和中宁工业园区有地下水监测井,共有监测井(组)27个,均为环保厅课题研究监测井,均开展水位、水质监测工作;其中中卫工业园区有监测井(组)17个,是环保厅“美利纸业工业园区区域环境条件及容量研究”项目监测井,于2012年年初打成,受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中卫市环境监测站自2012年3月起实施监测,每月监测1次,监测指标有pH、色度、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12项指标;中宁工业园区有监测井(组)10个,是环保厅“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预测评价研究”项目监测井,于2012年年中打成,受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中卫市环境监测站自2012年8月起实施监测,每月监测1次,监测指标有pH、色度、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六价铬、锰、镉、溶解性总固体13项指标。(www.xing528.com)

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全区工业园区、企业众多,但地下水防污意识不强,除石嘴山市部分大型企业、中宁工业园区和中卫工业园区外,地下水监测工作均为空白。企业无监测井,增大了地下水污染风险。

2.5.1.3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指人类生活产生的污染源,包括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目前,宁夏生活垃圾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或坑等的原始消纳方式,若未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特殊处理或收集,会增大地下水污染风险。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中垃圾填埋场调查结果见表2.18,分别对五地市63个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调查。

银川市共有垃圾填埋场9个,均在正常运营中。2004年建设垃圾填埋场1个,2005年增建1个,2011年增建2个,2012年增建5个。9个垃圾填埋场都建有监测井,但由于各种原因,均未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工作。所有垃圾填埋场未在水源保护区内。

石嘴山市于2009年先后建设了大武口生活垃圾填埋场、惠农生活垃圾填埋场、平罗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三个垃圾填埋场,并投入运营,2011年增建了陶乐镇垃圾填埋场,共4个垃圾填埋场。调查结果发现,垃圾填埋场均位于各区县郊区、远离石嘴山市各饮用水水源地,3个垃圾填埋场设有地下水监测井,但仅大武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过相应的污染物监测工作,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

表2.18 宁夏生活垃圾填埋场调查情况

吴忠市共调查垃圾填埋场15个,其中红寺堡区5个,利通区3个,青铜峡市1个,同心县3个,盐池县3个,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2个垃圾填埋场设有地下水监测井,但均未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工作。

固原市共调查垃圾填埋场15个,其中原州区2个,西吉县4个,泾源县3个,隆德县3个,彭阳县3个,均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只有泾源县垃圾填埋场有1口地下水监测井。

中卫市共调查垃圾填埋场20个,其中沙坡头区4个,中宁县8个,海原县8个,均无地下水监测井,均不在水源保护区。

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工作仍存在大片空白,仅有石嘴山市部分、固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有监测井,其他县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均无地下水监测井,存在一定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同时,应加强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达到污水达标处理排放。

2.5.1.4 养殖业污染

畜禽养殖废物包括畜禽的粪便、尿液、冲洗废水、养殖过程中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生活污水等。区内禽畜养殖业迅猛发展,并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13年全区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水产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共553个,其中银川市198个,石嘴山市38个,吴忠市190个,固原市29个和中卫市98个。2013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量见表2.19。养殖场污染物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年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7 400.27 t,总氮排放总量为14 138.52 t,总磷排放总量为2 320.63 t,氨氮排放总量为539.08 t。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畜禽养殖场(小区)个数,银川市、吴忠市畜禽养殖场(小区)最多,固原市最少;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吴忠市畜禽养殖场(小区)中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污染物排放量最高,银川市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氨氮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具有较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其中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了0.9以上,总氮、总磷和氨氮去除率均达到0.69以上。但是,对于区内未达到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如散养农户和养殖区分布的非集中性使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在降雨或地表径流作用下,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或漫流,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废水中的有害成分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可减少地下水溶解氧含量,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治理难度大。此外,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不经过处理用于灌溉,其会造成土壤孔隙堵塞,降低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并造成农作物减产。因此,畜禽养殖场污染应从源头控制,建议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制造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以畜禽粪便为主,麸皮、作物秸秆等为辅料作为载体,接入具有多种高效有机物分解功能的、由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复合而成的发酵基菌种,用搅拌的方法将菌种和畜禽粪便充分搅匀,使微生物菌种接入到畜禽粪便中,再经过快速升温、发酵、腐熟、除臭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得到。

表2.19 2013年宁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量统计

续表2.19

数据来源: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