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就有效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试题再现(单选)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阶段。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一)操作定向阶段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

(二)操作模仿阶段

1.操作模仿的含义

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伤。就有效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第一,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第二,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第三,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而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第四,动作效能。完成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整合阶段

1.操作整合的含义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学习者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也才得以实现。

2.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第一,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精确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第二,动作结构。各个动作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www.xing528.com)

第三,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动觉控制,而且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第四,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熟练阶段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它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可以将注意分配于其他活动。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2.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第一,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第二,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第三,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第四,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为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试题再现

(单选)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阶段。

A.熟练 B.模仿

C.完善 D.整合

【答案】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