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文物走私:问题严峻,需加强监管

网络文物走私:问题严峻,需加强监管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上文物拍卖、交易隐蔽性特点,尤其是平台式拍卖网站,委托人卖出人的交易行为处在监管较弱或不受监管的状态,非法经营的现象突出,现行法律严重空缺,使得这一领域成为文物走私的重灾区。国家文物部门对网络文物的鉴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实,本章开头所述的那些案件,仅仅是网络文物走私境外的冰山一角,在国内各大收藏网站中,这样的事情也许天天都在发生。还有一种网络文物走私是直接使用支付宝,通过国际邮局直接邮寄。

网络文物走私:问题严峻,需加强监管

从实际情况来看,文物艺术品收藏网站对促进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便于藏友之间相互间交流和转让,提升收藏鉴别能力,拓展文物艺术品视野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有这些优越性的同时,也隐藏着文物秘密流失境外的巨大危机。国外买家对中国文物收藏购买从原来的传统秘密渠道,转移到网络平台。网络的好处是可以回避各种税收和手续,国家明令禁止出境的文物也可以很轻松地通过网络渠道获得。网上文物拍卖、交易隐蔽性特点,尤其是平台式拍卖网站,委托人卖出人的交易行为处在监管较弱或不受监管的状态,非法经营的现象突出,现行法律严重空缺,使得这一领域成为文物走私的重灾区。

2003年出台的《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明确规定: “文物拍卖企业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利用互联网举行文物拍卖活动。”虽然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太过笼统,并没有针对文物艺术品网上交易的特点制定,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国家文物部门对网络文物的鉴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文物鉴定专家连面对今天市场上出现的实物鉴定都很困难,仅凭靠网络图片鉴定并缺乏对网络卖家的深层了解,如此便更是摸不着头脑了。(www.xing528.com)

其实,本章开头所述的那些案件,仅仅是网络文物走私境外的冰山一角,在国内各大收藏网站中,这样的事情也许天天都在发生。国外买家在网站上和收藏论坛藏家所发的文物帖子中选好所需要的文物之后,便私下通过网站短信或者QQ的方式,再次向卖家索要高清晰图片来确认文物的真伪和价格,双方达成意向后,便支付卖家定金,让其把文物送到国内指定的地点再拿剩余的尾款,这些网络文物便进入传统的秘密渠道走私到国外。还有一种网络文物走私是直接使用支付宝,通过国际邮局直接邮寄。一般经常从事这项生意的卖家,在国际邮局都有拉拢的关系,所送包裹基本不会逐件拆包查看。再说,大量包裹外面标明的“现代工艺品”和“茶具”根本就看不过来,这几年能查到的网络文物走私案件也就这么几宗,可见这一漏洞有多么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