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探究:综合性观点和启示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探究:综合性观点和启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综合性艺术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观点早在20世纪初,美国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二)综合性艺术教育对我国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1.我国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基本设施与教学目标上文所论述的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推动了我国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在考察了世界各国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实践研究后的基础上,我国也创立和设置了一门新兴课程——综合艺术课程。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探究:综合性观点和启示

(一)综合性艺术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观点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19世纪科技的进步与普遍应用,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与此相适应,训练专业人才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经济与知识领域拓展的需要,但带来了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学生的学科知识向专门化方向发展,所学知识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面过于狭隘,视野不开阔。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纠正这种弊端,力求使学生在精通专业与博识之间取得平衡。这些大学的举措带来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并成就了今天高校的通识教育。事实上,通识教育说法的提出从古代就有了,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他要求儿童教育要从文学教育与体育开始,然后再学习“三艺”,即文法、逻辑与修辞,以及“四艺”,即代数、几何、天文音乐,以获得形象思维

希腊人认为,只有接受了通识教育的人,才能读人所写,理解人所说,并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才是自由的、有思维能力的人。中世纪的欧洲出现的大学除了教授神学外,也教授文科“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与音乐理论。

美国各大学并没有形成共同的教育课程,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他们都要求学生掌握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各主要学科的知识成果与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反思与批判能力,其中,都包括了对艺术课程的学习。

由此可看出,从古代到现代,各类通识教育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艺术教育,反过来说,通识教育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因为文化发展也和人文及自然现象发展规律相似,总是纵横交织、不断变化,而学科交叉相互融会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现象。现今的教育理念中也正在兴起这种文化交融及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叉,艺术教育也就体现出了综合性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广泛地渗透到全世界的高校中。

今日欧美流行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在60年代以学科为中心的诸理论的基础上,提倡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全称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创立之初,它的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术欣赏、美术史和美学四项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以上的四项学科结合起来,合成一整套艺术教学单元,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文化,促进创造潜力的发挥。到了20世纪90年代时,美国美术教育再度改革开始涉及音乐、戏剧教学时,DBAE的内容也扩大了,首先将音乐戏剧列为DBAE的教学项目,被称为“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增设了创作、欣赏、诗论、评论等各项内容。如它的欣赏课,除了选用世界传统名画、名曲外,也选用一些东方等各民族民间的艺术作品,而这些教学活动都需要结合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包括街头艺术,进行剖析评说。这种全面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对普通学校教育而言,不是专业的技术、技能教育,而是通识性的艺术素质教育,高校也以该课程作为培养人才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

(二)综合性艺术教育对我国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1.我国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基本设施与教学目标

上文所论述的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推动了我国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在考察了世界各国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实践研究后的基础上,我国也创立和设置了一门新兴课程——综合艺术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将建立在人体四种基本能力基础上的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言语艺术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

艺术课程的设计就如同前文所说,从人的普遍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来看,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求获得的是多项而综合的艺术能力。这种艺术能力,从内涵的丰富性来讲,并不仅仅是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包括了感知、欣赏、创造、表现、反思、评价、交流等方面在内的多种艺术才能和素养。在这一方面,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体现的并不是这几门知识技能数量相加的优势,也就是说,对所选科目的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而不是“囊括”。这种综合性是在艺术学科的连接与沟通中,形成综合艺术能力的新的整合优势,它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艺术能力在受教育阶段得到有限、但是全面的发展,而且充分利用与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各方面能力发展相关的生活经验、社会情感、文化背景、科学知识,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四方面,在整体上建立起艺术教学的多项维度,并据此在教学中设计相关的单元主题,在这样一种整体的、有机的联系中,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其教学目标。

2.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不可否认,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设计及其教学目标是极其吸引人的,也许有人会质疑它的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其实它所依据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使它的操作并不是难度很大。它要动用视觉、听觉、感觉来进行艺术的感知,这类艺术上视听感知紧密结合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艺术通感,也叫联觉。联觉是心理学中的概念,定义为“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从定义可以看出,联觉是指由一种心理活动引起另一种心理活动的现象。它发生在人的感觉层次上,并且不需要语文网连结关系为中介,是在所有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普遍反映。(www.xing528.com)

前文提到过,分科不断细化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造成的,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我国古代的乐论中把诗歌、音乐、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共构一体,并将其统一的存在方式称为“乐”。乐的活动,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诗言志、歌咏言,至于情感的表达,直到“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些讲的就是不同的艺术能力的综合与沟通。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一个健康正常的人通常也是靠器官的综合协作能力来完成一件事,并没有谁能绝对独立地单纯使用某一器官。就拿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吃”来举例。首先,有了饥饿感之后,大脑要运作来考虑想吃什么,然后整个身体运动去取得食物直至把食物弄熟可以食用。接下来,眼睛看到美味,鼻子闻到香味,手拿到食物,嘴去咀嚼,舌头上的味蕾尝到味道,再回去作用于大脑,这时我们才说是真正享用了美食,既驱除了饥饿,也使人的食欲得到了满足。

因此我们说,人的感官具有联觉的功能,那么各类艺术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启发,并且,各种艺术能力的发展,也需要相互的沟通和支持,若没有这种艺术能力的互补,人类的艺术感觉就不会如此丰富,也不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形式。如前文已论述过的音乐与美术上互通的洛可可风格、印象派风格等,与其他艺术种类如舞蹈、戏剧等更是不可分割的。

3.综合性艺术教育对大学生音乐欣赏的启示

综上所述,就人的整体艺术能力的培养而言,确实需要通过不同的艺术能力来整合,在各种艺术心理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形成完整而又互通、互补的艺术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的艺术能力,以及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艺术通感,即构成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完整的艺术感知能力。

对音乐而言,“听觉性”是其特性之一。虽然,这一概念并不能说明音乐的本质,也不能反映其完整的存在方式,可正因为如此,才客观地促进了这门艺术在其发展中不断寻求综合艺术感知能力的支持,寻求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合,这在音乐史的知识体系中,以及人类音乐活动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如果看不到艺术的特殊性与综合性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仅仅将艺术的特殊性视为艺术的本质,那便是不完全的了。因此人们应当利用听觉与视觉构成的通感,去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欣赏活动,因为即便是听纯音乐,如果没有艺术通感(包括与听的艺术感知相关的文学、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各种修养和生活阅历等),也不会有更高、更细微、更丰富的音乐感知能力的。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欧洲的古典音乐鉴赏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对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文化基础较高,这是一个很有利的前提。他们会有更多的探知欲,更多地去思考、探求、理解作品的更深层面,而不是只停留在听听音乐的表层。而且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基础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忽视,也由于大环境中艺术素质的低下,普通大学生们对艺术很难产生发自内心的真正兴趣,尤其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的高校来说,更是如此。在北京等一些文化氛围较为浓郁的大城市,艺术走进普通人的机会较多,在这些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或去这些城市高校就读的学生,接触艺术和对艺术产生长久兴趣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而对那些没有机会观看各种高质量的音乐会、画展、戏剧等艺术种类的大学生来说,艺术是相对遥远的一个概念,即便是产生了短暂的兴趣,也会因为对艺术的陌生而很快放弃。

上述情况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对于学生们来说,接受崇高的艺术是他们的理想,而实际的艺术教育课却和他们理想有很大距离,所以想与做无法达成统一,那么学生便更愿意接受那些通俗的、容易被他们所理解的音乐。如此的循环,似乎使得很多艺术精品始终也不能真正靠近我们的受教育对象。

由于很多高校的艺术教师在课堂解说中,只是单调地套用了一些作品周边的材料,虽然对乐曲的介绍、解说也是详之又详的,可收效实际并不好。解说者往往把自己的联想当成了作曲家创作的初衷,导致解说所示的对象可能与音乐音响可以产生的联觉特征不符,这时就出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非但不能从音乐中联想到“解说”所示的对象,反而限制了听众自由联想的空间。

那么音乐欣赏课上的乐曲介绍是不是必要的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要与对音乐本身的欣赏科学地结合,因为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对象——“情绪体验”本身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首作品一旦有了过多的文字解说,也就限制了听者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联想,妨碍了听众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尤其是音乐中包含的那些微妙复杂的情绪体验,在没有乐曲的解说时,可以使听者产生难以名状的细腻感受,而一旦有了过于详尽的乐曲解说,这些细腻的感受反倒由于不能归结到解说之中而成为难以理解的东西。

既然对音乐的解说与介绍只能是适量并且相对性的,那么应该用什么作为学生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媒介呢?我认为同为艺术的视觉艺术相对好一些。因为相对听觉艺术而言,视觉艺术更具象些,但它又不像“乐曲解说”那样具体。同时视觉性的元素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的启发这个原则是很必要的。这样的以一种艺术启发另一种艺术,以艺术理解艺术的方式,正对应了联觉的心理学依据,又顺应了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应该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