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市延庆区双明工程实践:教师如何从兴趣爱好方面进行识别

北京市延庆区双明工程实践:教师如何从兴趣爱好方面进行识别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识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兴趣爱好。案例2“机器人达人”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识别”瑞瑞和绚羽第一次合作制作机器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积极、主动、认真、开心投入的状态让我看到他们对机器人充满好奇与兴趣。

北京市延庆区双明工程实践:教师如何从兴趣爱好方面进行识别

1.“识别”的要点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评价中的“识别”,是指教师基于注意到的现象来分析解读、评价幼儿的学习行为。在“识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兴趣爱好。他(她)到底对什么充满兴趣,感到好奇?这个兴趣点就是幼儿下一步学习发展的契机,更是教师分析以及支持的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的成长点在哪里?就是那个精彩的、让人惊喜的“哇时刻”。如:在“机器人达人”的自主游戏中,从孩子们积极投入的状态中,可以看到“幼儿对制作、探究机器人充满兴趣和好奇”就是精彩时刻。于是,接下来对幼儿的分析也是围绕此核心点去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2)关键经验。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领域的目标要点,分析他(她)在自主游戏中获得了哪些关键经验。如:在幼儿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主的合作、积极的交流、精细的操作、细致的思维、大胆的表现、经验的迁移、有目的地做事、丰富的想象”等关键经验,这些分析就是对幼儿当前发展最真实的评价。

(3)学习策略。他(她)如何运用材料、方法达到自己的预设目标?结合幼儿两次制作机器人的全过程,能够看到他们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有同伴学习支持、动手操作、做计划等,这些学习策略的运用,完全就是大班幼儿的动手操作、同伴合作、计划与完成计划等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

(4)学习品质。在自主游戏现场,幼儿表现出哪些有助于学习的品质?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认知,更重要的是关注游戏中所蕴含的学习品质。如在“机器人达人”游戏中幼儿就明显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性、好奇、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案例2 “机器人达人”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识别”

瑞瑞和绚羽第一次合作制作机器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积极、主动、认真、开心投入的状态让我看到他们对机器人充满好奇与兴趣。

他们制作身体、四肢,服装的拉锁都设计制作出来,说明他们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经验表现出来。视觉的观察力、大脑的形象思维能力都丰富起来。所以,他们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表达着机器人的形象。(www.xing528.com)

第二天,瑞瑞依然没忘完成他的机器人“事业”,继续专心装各种系统,他的举动让我看到他做事情的目的性、计划性、坚持性。特别是一开始先在身体上剪一个洞,为后面电线伸出来留下一条线路,机械系统、爆炸系统、防水系统……各种系统怎么完成,这种缜密的思考真是让我一个教师都感到惊叹。

孩子以物代物寻找各种材料来完成机械系统,白瓜子维生素、小瓶盖成为爆炸按钮、各种颜色的绳子成为电线……这说明他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总之,这个表达与创造的过程更加让我看到会学习、能坚持、大胆想、爱动手的能干的孩子,一种对孩子、对童年的敬意油然而生。

2.“识别”的注意事项——“三精

(1)寻找精彩——幼儿成长点。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那个精彩的、让人惊喜的“哇时刻”或许才是孩子的学习发展点,更是教师分析以及支持的重点。如:“引导教师基于观察记录去寻找孩子精彩的,让你惊喜、让你想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的时刻是什么?”,顺着这个精彩时刻去分析产生的原因,就容易找到接下来的支持策略。

(2)力图精准——发展可能性。精准识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才有可能提供适宜的支持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精准的识别一方面需要教师了解幼儿在本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关键经验,如:看幼儿“制作机器人”,应掌握大班幼儿操作活动、交往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幼儿个体特点的发展水平有所把握。

(3)关注精髓——学习品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学习品质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有更深远的意义,是孩子学习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关注自主游戏中所蕴含的学习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