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的呼唤

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的呼唤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本体目标是人即学生、教师的现代化。这四个层面的因素对于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力不在一个水平上。二是重点中学自身对培养目标的定性、定向、定位,这是内因。重点中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 “做人”。相对于教育对象的现代化而言,就是要转换重点中学的教育目标,使素质教育成为重点中学的核心任务,成为一种教育的高层次的追求。

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的呼唤

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发展目标,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二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三是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四是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五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六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六个方面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教学体系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只有同步实施这六个方面的现代化,才算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从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构成内容来看,我们可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重点中学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是教育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二是重点中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包括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三是重点中学知识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指教育教学体系,即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的现代化;四是重点中学价值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本体目标是人即学生、教师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永远是一个过程。从逻辑起点看,首先是学生培养目标的现代化;而从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求教师的现代化,然后才会有教育对象的现代化。所谓 “教师的现代化”,指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主要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结构、思想道德水平的调整和优化。这四个层面的因素对于重点中学教育水平的调整和优化。这四个层面的因素对于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力不在一个水平上。其中起决定意义的因素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其直接反映是培养目标的现代化要求),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引起的理论发展才成为课程、教材、教法、学法改革的理论前提及其依据。为了保证新的教育观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落实与实施,才需要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只是为了上述价值层面、知识层面、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提供物质保证和环境条件。从这个角度讲,重点中学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往往首先从可见的外在层面着眼,对现代化的追求往往先从物质层面开始。但物质条件本身仅具有自然价值、经济价值,它只有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目标和一定的服务内容,为一定的对象所使用,才具备社会价值、精神价值。所以应该努力进行学校物质条件的建设,但不能认为,学校校园装备 “现代化”了,学校教育就 “现代化”了。同样的道理,学校物质条件 “现代化”了,再加上制度层面的各种 “改革方案”出台,乃至课程、教材的 “改革”,也不一定可以称之为 “现代化”。关键看为什么 “改”? “改”的目标是什么?“改”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否都落脚在培养对象的现代化上。从表面上看,重点中学教育观念似乎解决了。有人说:教育方针不是很清楚吗?“德育”不是格外受到重视吗?不是提出向素质教育转向吗?实际上这些正确的提法只是宏观上的舆论导向,尚未形成可供操作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教育观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实际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对于教育而言,这是外因。市场经济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其中最显著的是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享受、轻精神文明,重经济利益、轻人格建树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这种社会价值观无疑会对教育价值观产生消极作用。严格地说,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社区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结合,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教育价值观。二是重点中学自身对培养目标的定性、定向、定位,这是内因。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应该为学生升入高校后将承担的学习打什么基础?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国家文化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径教给学生?还有大量的课题要研究。事实上,市场经济形式过程中功利主义的短期行为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因为提出素质教育而得以缓解。更有甚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使应试教育变本加厉,甚至给应试教育以 “合法”的席位。重点中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 “做人”。如果说 “才”的形成 (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特长、优势等)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结果,那么,在 “做人”上进行人格精神的培养,使之成为一个认同社会而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则只能从中小学培养。一代宗师蔡元培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一)养成健全的人格,(二)发展共和的精神。”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们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要在教育对象现代化中鲜明地勾勒出来。相对于教育对象的现代化而言,就是要转换重点中学的教育目标,使素质教育成为重点中学的核心任务,成为一种教育的高层次的追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