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彩绘版山海经:洪水神话故事

小儿彩绘版山海经:洪水神话故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洪水神话是东西方神话中的重要部分,可见远古先民和洪水进行着长期的斗争。难怪世界各地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洪水神话呢。《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启示作用。下面是根据《山海经》等的记载创作的洪水神话故事。大禹治水肯定还要与引发洪水和趁水灾危害人类的恶神做斗争。

小儿彩绘版山海经:洪水神话故事

洪水神话是东西方神话中的重要部分,可见远古先民和洪水进行着长期的斗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逐渐从丘陵山地走向低湿的平原。于是,治水成了古代人民与自然斗争的主要内容。现代,虽然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特殊年份,局部地区的洪水灾难仍然是存在的。

2016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4],中国有些地区发生灾情,有龙卷风灾、山区泥石流灾、平原区水灾,居住在灾区的小朋友亲身经历了许多险情。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要大家看到洪水的可怕。在古代,人们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远比现代人脆弱得多。而且,那时候许多自然现象人们没弄懂,就用“神”来解释。如果有人带领大家抗洪救灾胜利了,治水成功了,古人便把他当作神祇崇拜。难怪世界各地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洪水神话呢。

厄尔尼诺图

河伯冯夷[明]蒋应镐图本[5]

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包括鲧窃息壤、共工振滔洪水、禹杀共工,以及相繇(又称相柳)、禹子启(又名开)、河伯冯夷等部分。

关于鲧窃息壤,下文中我会讲述一个神话故事。为什么叫“洪水”而不直接称水灾,那是“共工振滔洪水”要讲到的。

《山海经》中不仅记载了有功于人民的治水之神鲧和禹父子俩,而且也记载了庇佑一条河的河伯。河伯是黄河之神,河伯神话是洪水神话的别支。《山海经·海内北经》说河神名叫冰夷,又叫冯夷,他的脸像人,乘坐在两条龙之上,他住在深三百仞的“从极之渊”。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作一仞。

《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启示作用。比如《山海经》中的河伯神话在《风俗通》中演变成“李冰斗蛟”的故事,这个故事又被《水经注》采用了,放在《江水篇》里。“李冰斗蛟”故事的大意:战国时期秦国蜀郡的太守李冰带领百姓修建了都江堰,灌溉了万顷良田。江神趁机勒索,要娶民女为妻。李冰知道,如果不惩办江神,地方上将没有安宁。他用自己的女儿顶替,而且亲自去江神祠。为了接待一郡最高长官的“岳父大人”,江神设酒筵招待,喝完两杯,李冰便厉声斥责,希望对方回心转意。没想到江神不但不悔悟,反而出手伤人。据说在外面围观的老百姓看见江岸边有两头牛相斗。那个面向南方、腰上系着绶带的就是李冰太守。最后,江神死了,李冰除掉了地方一害。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和西门豹治邺严惩女巫的故事多么相似呀,这两个故事都是由河伯神话发展而来的。

下面是根据《山海经》等的记载创作的洪水神话故事。

《山海经》神话新编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很早很早的时候,古黄河中游一带发生了一次特大水灾,兴许就是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惹的祸。那时人们的科学知识非常少,哪能有这个“洋名词”呢?人们就说这是恶神共工干的。(www.xing528.com)

原来,共工曾经与颛顼争夺帝位。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颛顼是他的孙子。共工斗不过这位黄帝的孙儿,他不服气,一时又想不开,就使劲地撞击不周山。共工是位大力士呀,这下闯下大祸,引发了大水。因为是共工弄的,所以叫作洪水,洪水即共工振滔的大水。大家可以读一下,“共工”二字急读就是“洪”。另一种说法是,“共工”的“共”加“水”旁,就是“洪”字啦。

这次水灾发生在尧当首领的时候。尧把治水的任务交给鲧。鲧也是尽了力的,只是策略不对,以为把水堵住就行。他偷走了天帝的息壤筑起大堤。息壤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可以自生自长的土壤,只有天帝才有。治水光靠堵是行不通的,他没成功,加上偷了天帝的东西,这位抗洪救灾的“失败英雄”被处以极刑。行刑的地点叫羽山。鲧不甘心,三年后尸骨未寒,化作黄熊,生了禹。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其开山导水功绩被记载在《禹贡》这篇著作里。他尽心竭力,几次路过家门口也不回家看看。历史书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书说他有一次,为了导水开山,化为黄熊,正遇上他的妻子涂山女来看他。他不好意思,赶快躲开。尽管如此,涂山女还是见到了禹的真面目。她猛地一惊,竟然化作一块大石,石开生了个大胖小子。因为是石开而生,所以孩子取名叫启。启的出生地还真有具体地址,《山海经·中次七经》中记载“泰室之山”,郭璞注说,就是“中岳嵩高山”。其实,这一带正是夏部族的领地啊。

大禹治水肯定还要与引发洪水和趁水灾危害人类的恶神做斗争。振滔洪水的共工那次撞山后并没死,禹治水时,与共工发生了一场大战,《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禹攻共工国山”。禹杀共工,为民除害。共工的臣子相繇要报仇。相繇有九个头,蛇身,长长的身子绕成环状,到四面八方找东西吃,他经过的地方,会被他巨大的身躯扫荡成泥泽,别说人,连百兽都不能生存。禹堙塞了洪水,杀了相繇,血腥臭气到处弥漫,五谷不可生长。那地方又多水,人也不能居住。禹带领大家从远处运来泥土填平。填了又淹,淹了又填,如此反复三次,终于成功。

你们可能还惦记着那位石开而生的启吧?他的父亲禹治水成功,帝舜死后禹成了共主。后来不再禅让了,禹建立了夏王朝,他死后启继承了他的地位。不过,历史学家称启是夏王朝的第一任王,而把禹和尧、舜并列在一起

启的神话面目是,两耳挂着青蛇(算是特殊的耳环),驾乘着两龙,三层五彩祥云围着他,他左手持翳,右手握环,胸前还佩戴闪烁的玉璜。他在干什么呢?这地方叫大乐之野,他正在亲自导演“九代”舞。说起这个节目,还是从天帝那儿学来的呢。他曾跋山涉水,赶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地高两千仞的天穆之野,三次从那里升上天庭,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天帝,被天帝赐予了《九辩》《九歌》。

相柳[明]蒋应镐图本

《山海经》等古籍珍贵古版插图欣赏

相柳

天问图》中的相柳九首二二成双长在蛇头部位,非常可怕。汪绂图本中的相柳,九个头三三相叠。

“雄虺九首”[清]萧云从《天问图》

相柳[清]汪绂图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