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商周:神秘的东方古代文明

夏商周:神秘的东方古代文明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末,国家启动了“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这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已经推算出夏商周三代大致年表。孟涂是夏启的臣,在巴地当地方官。夏朝末代之王叫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商朝和周朝处于上古鼎盛时期,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有庞大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还有当时东西方世界最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夏商周:神秘的东方古代文明

夏商周是中国最早的三个世袭制王朝,这种王朝的王位分别在一个家族中传递,主要形式是父亲死了传儿子,儿子死了再传他的儿子,直到被新的王朝推翻。从最早的夏朝到最后的清朝都这样。这种王朝更替,正如前面京剧台词说的“江山自古争斗,哪有禅让之理”啦。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他想,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我还能够只称王吗?他觉得自己的功劳盖过了“三皇五帝”,应该叫“皇帝”。而且他又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所以叫始皇帝。于是,“皇帝”就成了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了。

夏后启[明]蒋应镐图本

一个王朝一般由许多代皇帝传递,古书记载一个朝代的历史也就按一代代的皇帝排列。弄清每个朝代、每位皇帝在位的精确年代是历史学的重要任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具体起始年代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弄清楚,更谈不上每位皇帝的年代了。20世纪末,国家启动了“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这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已经推算出夏商周三代大致年表。不过,这只是阶段性成果,还有许多不同意见。

下面的介绍中引用了上文所述的三代年表。

●《山海经》中的夏

夏王朝共有十七位王,第一位是禹,他的王位来自舜的禅让。禹死后为什么传位给儿子呢?传说禹在位时并没有放弃禅让制。他年老时,曾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大家推举了皋陶。不过,皋陶没等到继位就病死了,大家又举荐伯益。伯益也是位很贤能的人才,只是他的“人脉”关系不深,部落酋长大多跑到禹的儿子启那里去请示报告,很少到伯益身边来。有古书记载启破坏了部落联盟议事会推举继任人的制度,发兵从伯益手中抢夺了禹的地位,并杀害了伯益。《晋书·束皙传》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启的继位,标志着夏王朝确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山海经》中有一些零星的夏代史料。

相传夏王朝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统治危机,有穷氏部落首领取代了夏的地位,但不久少康中兴复国。《山海经》中有两处关于启的记述,都说启取得权位后开始腐化堕落,《大荒西经》中记载:“……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海外西经》中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一曰大遗之野。”夏启置国政于不顾,饮食歌舞于野,导致其死后不久就出现内讧,失去政权。不过,毕竟他们的祖先大禹有大功,夏朝前期也出现不少贤臣。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还要比马大呢,所以才有不久中兴复国的事呀。

刚才说的贤臣肯定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吧?对。

《海内南经》中孟涂就是一个典型。孟涂是夏启的臣,在巴地当地方官。有一次当地发生一桩大案,下一级地方官弄不清真正的作案人是谁。孟涂用了许多方法,包括心理疏导,终于破案,获得巴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夏朝末代之王叫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夏桀坏事做尽,民怨沸腾,老百姓在大街小巷、田边池畔,一面指着天上的太阳,一面诅咒地唱:“我们多么想和你一同死啊!”我们想想,到了这个地步,夏朝还能不亡吗?

商汤趁机兴兵讨伐夏朝。人们对夏桀恨透啦!传说商汤军队所到之处,农民不停止锄地,做生意的也不歇业,说明军队纪律严明,不扰民。人们箪食壶浆(就是用一种圆形竹器装满干粮,用壶盛满酒水),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约在公元前1600年,双方在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进行了一场决战。商军胜利,夏亡。

《山海经》中也记述了这一史实,《大荒西经》中记载,夏耕一只手拿着戈,另一只手拿着盾,站在那儿狂叫。商汤的大部队来到,当即把夏耕斩首,但是这无头的夏耕之尸,却跑到了巫山

揭去神话外衣,这段文字反映了成汤伐桀战役惨烈的事实。夏亡后,遗民四处逃散,其中有一股流亡到西南了。

夏王朝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公元前1600年灭亡,传十七王,历时约470年。

夏耕之尸[清]汪绂图本

●商

商是中国上古时代第二个王朝,起于约公元前1600年,止于约公元前1046年,传三十一王,历时约554年。它是中国第一个有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历史的王朝,也就是说不是后人根据传说追记的历史。

商汤灭了夏朝以后,在亳(今河南省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到了第二十代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省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并延续长达254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同时,历史学者又把迁都殷以前称商朝前期,迁都殷以后称后期。(www.xing528.com)

商朝和周朝处于上古鼎盛时期,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有庞大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还有当时东西方世界最先进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商朝甲骨文金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它记录了人类最早的历史。西方世界最早的希腊文明,《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是在商朝被周朝推翻的时候才刚开始呢。

商朝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观测天文天象,运用干支计时,在甲骨文里都有反映。商朝的农业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在当时东西方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哟。

《山海经》中有关商王朝的史料除了成汤以外,重要的是商先祖的一些记述。商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的帝俊。史学界一般只追溯到商汤以前十四世,据说这是文字记载中可考的最早殷族先祖,名叫契。

《山海经》中记载了商汤以前八世祖,名叫王亥的事迹。20世纪初,历史学家通过对殷墟卜辞研究,证明王亥实有其人。

相传王亥的部族生活在今山东省一带,为了向北发展,王亥同弟弟王恒北渡黄河,在有易国受到接待。后来出了一件事,王亥被杀,王恒也被有易国赶了出去。王恒逃回后继承了哥哥的位子,到了他儿子上甲微当上新主的时候,才大兴问罪之师直捣有易国都城。有易国受到严重破坏,遗民西迁,据说就是以后秦国的祖先。

《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海内北经》都有上述史实的概括记述,当然也离不开神话外衣。

商朝最后一位王叫纣,商纣的恶迹与夏桀同样出名。他曾下令将酒装入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他带领许多人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他还用很多的酷刑,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

当然,这样的昏君暴君,肯定是亡国之君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商纣王自焚了。

●周

周朝历时约800年,是中国历代最长的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三十七王。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分,疆域空前广大。

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西周前期统治秩序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实行井田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青铜铸造仍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产量和制作技术比商代有了提高。

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实行了一套过激的政策,公元前841年,国人举行暴动,把周厉王赶跑了,由周公和召公临时主持政事,史称为“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端。从这一年直到1911年,所有朝代、帝王,甚至重要割据政权统治者都有清楚的世系记录。

公元前771年,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被杀,西周亡。第二年,周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洛邑,以后称东周。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之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称为“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最活跃的时代。

公元前221年,历史进入秦朝。以后各个朝代,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啦。

《山海经》中周朝史料不多,只有几处提到周先世,一处明确用“西周之国”做条目,另有一处提到周文王葬所。

相传周先祖后稷在虞,夏时是西方之国,与夏同族,都是黄帝部族群的成员。稷在舜时被封于邰。《大荒西经》记载西周之国是农业部落,姬姓。后稷是上天派下凡的农神,是他发明了播种五谷,最早教人耕耘土地。后稷的弟弟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均。大家看图,叔均正在地里耕种呢,他的一招一式都是按照父亲和伯父的传授,一点也没有走样呀。脱去神话外衣,这段话大体反映了周先世的一些史实。

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死于灭商之前,《海外南经》记载周文王葬于狄山,和帝尧、帝喾葬于一山。当然,这只是对前代圣贤们的歌颂而已。

《海内经》中有“大比赤阴,是始为国”八字,前四字很难理解。经过注释学者的反复讨论,“大比”的“比”应该是“妣”的误写,“妣”是对女性祖先的尊称。“大妣赤阴,是始为国”可能反映的是这段史实:周族始祖的母亲姜原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弃,弃成了周国的始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