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什么是人格健全后,培养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以科学的理论塑造人格首先,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其中的精髓,如爱国精神、崇义精神、献身精神、自立自强精神等。再次,学习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模范榜样,以促进自己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人格发展的不足。而当人格不健全时,人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所以说,健全的人格对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我们是否拥有强健的心灵,我们都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什么是人格健全后,培养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科学的理论塑造人格

首先,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其中的精髓,如爱国精神、崇义精神、献身精神、自立自强精神等。

其次,每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勤劳勇敢的精神,俄罗斯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德国人求真务实的精神,美国人自立自强、勇于竞争、注重实践的精神等。

再次,学习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模范榜样,以促进自己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最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磨炼个人品质,最终实现健全人格的目标。

(二)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www.xing528.com)

人格的形成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格=遗传×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建设而言,学校教育环境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宿舍、设施等有形的硬件环境,也包括校风、学风等无形的软件环境。其中,校园的文化建设就是对人格熏陶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软件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如系列讲座、文体活动、竞赛及经验交流、心理健康咨询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使年级各异、专业不同、性格爱好多样的学生交流感情,协调人际关系,陶冶情操,培养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感到自己被他人接受、认可,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提高自信心。同时,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四)以心理咨询促进人格的完善

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并有效利用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钱铭怡教授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写道:“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从不能自强自立到能够自强自立的人格发展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