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广播经营起源及变迁:美国KDKA电台的开播与广告收入来源

中国广播经营起源及变迁:美国KDKA电台的开播与广告收入来源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匹兹堡开播的KDKA电台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到1921年底,美国已有200多家广播电台获得了许可证,其中40%的广播电台是由无线电接收器的生产商和销售商经营的。据资料记载,美国1922年开办的广播电台到1923年有14%因缺乏资金关门,没有关门的广播电台千方百计寻找维持运营的经费。192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WEAF电台自开台之初就宣布将广告收入作为其经费来源。

中国广播经营起源及变迁:美国KDKA电台的开播与广告收入来源

某种意义上,电台是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产生的。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匹兹堡开播的KDKA电台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它的所有者是世界知名电工设备制造企业—威斯汀豪斯公司(又译“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这家公司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初叶一起展开了无线电专利争夺战。为了在专利大战中提升自身形象并对生产的接收器进行促销,威斯汀豪斯公司积极申请了全美第一家全商业性的标准广播执照。在KDKA电台开播之前,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兹堡的两家大报《邮报》和《太阳报》上刊登节目时间表,积极号召公众购买无线电接收器。

收音机销售激发电台的创建,而电台的播音反过来又促进收音机的销售。拥有无线电专利的通信和制造业巨头、代理和销售收音机配件的分销商和百货商店、其他想借助广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服务水平的公司等纷纷开办电台。到1921年底,美国已有200多家广播电台获得了许可证,其中40%的广播电台是由无线电接收器的生产商和销售商经营的。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促销收音机的一个方法就是在它有生产工厂的城市建立广播电台。1922年1月,美国全境仅有30座电台,到了1923年3月就达到了556座,收音机数量也由1921年的5万台增加至1922年的60多万台。[2]

20世纪2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电台。1922年苏联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法国国营电台、英国广播公司先后开始播音。1923年德国、1924年意大利、1925年日本也建立了电台。尽管无线电广播在世界各国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多,但使其迅速普及并发展成一个产业的是在商业社会发达的美国。

随着广播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许多电台遇到运营障碍,从哪里获得设立广播站、发射机和维持播出的经费成为棘手问题。据资料记载,美国1922年开办的广播电台到1923年有14%因缺乏资金关门,没有关门的广播电台千方百计寻找维持运营的经费。[3](www.xing528.com)

“商业化是推动一种媒介由大众传播工具向经济工具转变的重要推力”,无线电广播的经济功能逐渐被发现和挖掘出来。192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WEAF电台自开台之初就宣布将广告收入作为其经费来源。一家房地产销售商以100美元购买了其10分钟的节目时间,WEAF电台以一种软销售的语调,轻松缓慢地读完了一则被称为“通告”的文稿。这是世界广播史上第一则广告,标志着无线电广播商业化时代的来临。在这之后的7个月中,先后有20多家客户出资使用WEAF电台的播音时间播放广告,其他电台随之纷纷仿效。但当时广告作为广播媒体的财政基础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美国国会组织召开的无线电会议上,很多人反对电台使用播送广告的办法支付节目开支。美国商务部部长胡佛要求收音机制造商和销售商给予广播电台支持,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戴维·萨尔诺夫认为广播可以像博物馆图书馆一样通过赠款和捐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美国通用公司的一位职员主张向个人收音机收取执照费,还有人主张从听众那里收取自愿捐款。除了执照费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广播事业的主导机制,其他方法在美国都行不通。

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表明广告可能是唯一切实可行的解决电台运行资金的方法。[4]1924年,美国经典音乐节目《永备一小时》在10多座电台购买了播音时间,开创了全国性电台广告的先例。1926年,美国第一家广播网—全国广播公司(简称NBC)成立,该公司积极活动,为自己的节目争取广告赞助,它不仅出售广播网节目的时间,也购买地方电台的时间,将缝隙时间出售给广告客户。一年之内60秒广告模式就建立了,它成为美国各地广播业的经济命脉,[5]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广播广告商业模式由此确立。

192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立时,其附属电台播出了更多的音乐和广告。1928年,美国的广播电台已达677家,收音机的销售额高达75000万美元,收音机的使用量约800万台。[6]总统候选者竞相购买广告时间在电台发表演说,大多数的公司都接受了广告,汽车药品化妆品公司等行业崛起成为广播业的大客户。短短几年时间,美国广播业就从功能单纯的、资源消耗性的大众传媒转变为功能多样化的、具有资源自我补偿能力的媒介产业。[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