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广播经营的变迁规律与趋势

中国广播经营的变迁规律与趋势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北京电台进行改革,将下放给各频率的广告经营权统一收回,整合全台资源,推行“集中操作、分别核算”的广告经营策略。江苏电台于1999年进行经营机制改革,转变经营主体,推行频率负责制,与各频率总监、广告部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2007年重新调整广告经营政策,取消此前的频率分散经营模式,实行全台广告的统一经营。表4.1:1999~2008年部分电台广告经营机制

中国广播经营的变迁规律与趋势

由于实行频率专业化改革的时间有先后,不同电台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不同的电台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机制。从趋势来看,主要有三种动向(见表4.1)。

一是从“分”到“合”,即从分散经营走向统一经营,代表性电台是北京电台、天津电台。1999~2003年间,北京电台依然保持各频率独自经营的政策。到2003年,北京电台推行“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政策过去十年,最初的“权力下放”提高了系列广播的经营积极性,使得电台广告收入突飞猛进,到2002年底北京电台广告收入达到2.1亿元,成为全国广播行业创收标杆。然而随着形势发展,频率负责制的弊端逐渐显现,系列广播之间的矛盾和恶性竞争造成全局性效益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播经营秩序。2004年,北京电台进行改革,将下放给各频率的广告经营权统一收回,整合全台资源,推行“集中操作、分别核算”的广告经营策略。在2004年的经营策略调整中,北京电台开创性地提出“搭售”措施,规定签订任何交通台常规段位广告合同须同时签订其余六台中任意一台或多台的常规广告或特别广告,充分挖掘核心资源价值,并发挥整合效力。2005年,天津电台也对运行多年的“各频率分散经营,总台统一管理”的广告经营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之前以频率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把广告集中起来,成立广告经营中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是从“合”到“分”,即从统一经营走向分散经营,大多数电台处于这种阶段,代表性的有上海电台、国际电台、广州电台等。2002年上海文广集团对广播频率进行专业化重组,广告经营权由原来两个电台的两个广告部下放到各个频率,[9]从此开始分散经营。2003年前后,随着专业频率不断推出,国际电台也开始采用分频率运营模式,广告部不再负责具体的广告经营。2004年黑龙江电台改变原有的“全员皆兵式”经营模式,在全台范围内实行“分频分行业代理机制”,每个频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广告策略。同样的趋势也在市级电台呈现,广州电台自2002年开始酝酿新的改革,2003年正式将广告经营权从广告部下放到各套频率,改革后旗下各套频率收听率和广告创收均有明显提升,分频经营使局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三是从“合”到“分”,由“分”聚“合”,从统一经营到分散经营,再由分散经营回到统一经营,代表性电台有江苏电台、中央电台。江苏电台于1999年进行经营机制改革,转变经营主体,推行频率负责制,与各频率总监、广告部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2007年重新调整广告经营政策,取消此前的频率分散经营模式,实行全台广告的统一经营。中央电台的经营路径与江苏电台大致相仿,2002年以前中央电台以内部统一经营为特征,采取驻各地办事处(包括记者站和公司)为主、广告部自我经营为辅的销售体系,2002年之后改为分频率经营的模式,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成立后,将广告经营权外包,中国之声成立后选择自主经营与代理相结合。到2008年,中央电台重新调整经营机制,将中国之声、文艺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等频率的广告经营权统一收归,进行集中经营。(www.xing528.com)

表4.1:1999~2008年部分电台广告经营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