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4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强化训练答案及解析

2014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强化训练答案及解析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应采用功能区布点法。用吸收液吸收大气中的NO2,并不是100%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

2014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强化训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用盐酸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NO2时,吸收液吸收大气中的NO2,并不是100%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试验证明转化率为76%,因此在计算结果时需除以转化系数0.76。

2.D。解析:采样点布点方法:①扇形布点法:在扇形弧线上布点,适用于孤立点源。②同心圆布点法:即射式布点法,以污染源为圆心,在射线与各圆交点布点。适用于多个污染源集中。③网格布点法:地面上划分网状方格,在线与线交点处或方格中心布点。适用于污染源分散且较均匀。④按功能区布点:将监测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后,在各功能区布点。适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应采用功能区布点法。

3.B。解析: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时,SO2的计算公式为978-7-111-46641-3-Chapter03-80.jpg

本题中:978-7-111-46641-3-Chapter03-81.jpg

所以978-7-111-46641-3-Chapter03-82.jpg

4.A。解析:大气O3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等。我国颁布的空气质量O3测定的方法标准为《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和紫外光度法(GB/T 15438—1995)。碱片-离子色谱法是测硫酸盐化速率的一种方法;光电离检测法是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的主要方法。

5.A。解析:TSP是大气中以固态或液态形式存在、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粒子。

6.B。解析: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采用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硼酸碘化钾吸收O3等氧化剂的反应如下

O3+2I-+2H-→I2+O2+H2O

I2在352nm下有特征吸收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7.C。解析:常用的氮氧化物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和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氮氧化物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时大气中的NOx经氧化管后以NO2的形式被吸收,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再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最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

用吸收液吸收大气中的NO2,并不是100%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试验证明转化率为76%,因此在计算结果时需除以转化系数0.76。

8.C。解析:TSP的测定原理: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算出TSP的质量浓度。

滤料阻留法: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所以C正确。

9.B。

10.B。

11.D。解析:由题中所给条件可知:T1=(273+25)K=298K,qv1=0.12m3/min,t=2h=120min,W=(282.9-282.6)mg=0.3mg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得:V0=T0V1/T1,即qv0=qv1T0/T1

所以 978-7-111-46641-3-Chapter03-83.jpg

12.C。解析:烟气中的主要组分可采用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的原理基于:用适当的吸收液吸收烟气中的欲测组分,通过测定吸收前后气样的体积变化计算欲测组分的含量。用仪器分析法可分别测定烟气中的组分,其准确度比奥氏气体吸收法高。

13.C。解析:同第2题。

14.A。

15.B。解析: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

16.B。解析:网格布点法是在地面上划分网状方格,在线与线交点处或方格中心布点,此法适用于分散且较均匀的污染源。(www.xing528.com)

17.A。解析: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18.B。解析:二氧化硫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电导法、库仑滴定法和火焰光度法等。国家制定了两个标准方法:一是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T 8970—1988),另一是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1994)。

19.D。解析:烟气组分包括主要气体组分和微量有害气体组分。主要气体组分为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测定这些组分的目的是考察燃料燃烧情况和为烟尘测定提供计算烟气气体常数的数据。有害组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硫化氢等。所以选项D正确,其余三个选项均不全面。

20.B。解析:二氧化硫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电导法、库仑滴定法和火焰光度法等。二氧化铅—重量法是硫酸盐化速率的一种测定法。

21.B。解析:所采氮氧化物样的质量为

m=(4.0×10)μg=40.0μg

当采样点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kPa时,气样的体积为

此时,气样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为

22.A。解析:

气体质量:m=(0.5961-0.3526)g=0.2435g

气体体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则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为

23.A。

24.B。解析:

重量法测定TSP的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阻留在滤膜上的TSP质量(mg);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1);

t——采样时间(min)。

本题中 978-7-111-46641-3-Chapter03-89.jpg

25.A。解析: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本题中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所采样中SO2总量为

则大气中SO2在标准状态下的浓度为

26.A。解析:网格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布点是以污染为中心画出同心圆,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扇形布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画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功能区布点法采样点数目的设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应多设采样点。因此,本题选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