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炒鱿鱼的原因与高中课堂改革问题分析

教师炒鱿鱼的原因与高中课堂改革问题分析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听后一怔,给她们说:“具体说说张老师是如何不好好上课的。”我安慰学生并承诺尽快调研解决问题。送走了学生,我陷入深思:张老师为什么会被学生“炒鱿鱼”呢?通过调研评教,张老师的课也没有学生反映的那么“糟糕”,也不是学生说的那样“无所作为”,但张老师上课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样何愁学生不认真听课,又怎能被学生“炒鱿鱼”呢?

教师炒鱿鱼的原因与高中课堂改革问题分析

一天下午自习课的时候,有两个学生来找我。我抬头一看,学生满脸的委屈,问她们怎么了,有什么急难事,其中一个心直口快:“校长,我们是高二(2)班的学生代表,我们的化学张老师不好好上课,给我们换一个化学老师吧,否则我们这一班学生就没希望了!”我听后一怔,给她们说:“具体说说张老师是如何不好好上课的。”“他上课总爱迟到,总会布置大量的作业,我们做不完,他就会严厉批评我们。”“他上课不写板书,讲得少,讲得很肤浅。”“他上课根本不讲核心知识点,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留给我们自主探讨,自主解决问题,还说现在的教育模式就这样。可面对高中这样深奥的知识,我们哪能自主探究清楚啊!老师讲了我们都不一定能听懂。”“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实在是接受不了,我们全班同学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样下去,我们怎样才能考上大学……”学生一肚子的苦水喷涌而出,仿佛压抑了很久的心情在此刻得到了释放,从她们的诉说中我可以体会到,今天她们多么渴望我能够解决问题,调整张老师的教学状态。

我安慰学生并承诺尽快调研解决问题。送走了学生,我陷入深思:张老师为什么会被学生“炒鱿鱼”呢?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呢?如今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到底能不能适应于我们的学生?怎样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通过调研评教,张老师的课也没有学生反映的那么“糟糕”,也不是学生说的那样“无所作为”,但张老师上课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以此为例,归纳总结,教师不受学生欢迎主要有以下因素。

1.教师的学科素养偏低。某些教师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足以应付高中生,所以平日里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放松了对备课的要求,在课堂上只要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了,殊不知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给讲的一道题,而是要用其所讲知识点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充当组织者的角色,更应该是课堂的引领者、促进者,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才是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然而,个别教师不思改革、不求创新,要么课堂上满堂灌,进行填鸭式教学,要么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探究。而高中课程难度大,如果缺乏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的探讨几乎是无意义的,课堂氛围要么是死气沉沉、索然无味的,要么是闲谈乱扯、混乱不堪的,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收获什么?学生当然不会喜欢了。作为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深得学生喜欢,自己必须有较高的学科素养。在知识体系上要不断地更新补充,夯实专业基本功。在备课上要深钻细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时时刻刻把学生所需放在心上。在课堂上不能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而要巧妙地运用一些艺术手段,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学习欲望的保持与增强,重视课堂调动,重视课堂情感交流,以自己高超的教学水平去吸引学生。这样何愁学生不认真听课,又怎能被学生“炒鱿鱼”呢?

2.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学生不喜欢教师,根本上还在于教师没有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作事业去追求,因此心中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体会不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乐趣,于是更多的是职业倦怠、得过且过。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便是无精打采、蜻蜓点水、迟到早退、大搞题海战术、课堂死气沉沉,有时学生稍有不满,教师便大发雷霆,师生关系紧张。高中生已处于青年前期,他们的独立性、批判性很强,他们怎会装聋作哑,任凭教师误人子弟!

3.家长和孩子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由学校最好的教师来教,一旦家长听到有关哪个教师课上得不好、成绩不突出的言论,很容易就会相信。如果把这种负面的信息透露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对教师有一些看法,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其有所质疑,在课堂上就会有抵触情绪,总会给自己暗示:这个老师教得不好。学生处在这样的阶段,想问题、做事情都很感性,他们认为不好就是不好,缺乏对教师的全面评价。而且,学生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与教师沟通交流,总是一味地讨厌这个教师,全面否定这个教师,最后导致该学科成绩上不去,然后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教师教得不好。(www.xing528.com)

4.高效课堂模式如何推行?我认为应该慎重对待,稳步实施,灵活运用。去年教育局对我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他们反映一中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不符合高效课堂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随后学校针对这一问题做了调整。教育局要求教师课堂上少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虽然这样的要求教师们嘴上不说,可心里的想法却很多。说实话,我对很多教育理论和现在层出不穷的改革理念,粗略做了研究,基本理解了其要义,那就是先学后教、精讲多练、重在辅导。基于此,我提出了高中新授课“学、议、导、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只给教师提供一种范式,但并未强制推行,而是要求教师在这一模式指导下创造出符合本人本学科的有特色的教学流程。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统一模式去要求教师,其实课堂就是师生一起感受、一起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生发,在融洽的气氛里有着最平等的交流、最自由的表达,无须任何模式的装点,无须任何矫情的设计,一切真实而自然。与其绞尽脑汁翻新模式,不如就遵循早被大家发现的教育常识和规律;与其去追寻一轮又一轮的高效,倒不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弄通知识点。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所以,在教学管理中,还是应该少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让教师们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教学艺术。

——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不要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我的生活很安静,自己做主挥洒任意的自我。悲伤时,狼狈的哭相也很精彩;泪干后,仰头狂笑的是那样的灿烂;失意时,默默地寻找心灵久违的归宿;高兴时,勃发全身所有的激情。永远地,让自己活得很漂亮,很漂亮!

【注释】

[1]此案例发生于2017年10月。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中普遍都使用学生评教这一评教手段,促使教师不断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本案例启示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