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与原因分析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与原因分析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微课的使用则要尽量补足初中生的思维缺陷,展现数学探究问题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地来引导学生对于多种可能性问题全面考虑。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微课应用的频率比较低

笔者通过对A市五所初中(3所城市中学,两所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平常在上课中也会使用一些简短的小视频来演示一些抽象的问题,或在班级群里上传一些视频给同学看,应用较为零散,也只有遇到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才会使用微课。大部分教师只是偶尔使用。基于访谈笔者了解到,当前大部分数学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苦于微课资源难以获得,自己设计又缺少设计经验,同时还花费大量的时间。除此之外,许多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已经固化,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新潮的教学方式。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师使用微课进行复习的频率。

2.微课教学效果难保证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一些教师在微课教学效果上还有顾虑,如有教师直言微课的学习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认为首先学生得是自己想学习的人;有教师觉得虽然微课看起来好看,各式各样的,很讨人喜欢,但是真正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一个问题;也有教师认为微课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实践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3.微课应用方式局限于课堂

笔者通过对A市五所初中(3所城市中学,两所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基本上数学教师只是在数学课堂上用微课来播放一些重难点知识,借鉴别人教育经典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很少教师在课间或课后使用微课引发学生思考。总体来说,当前在数学复习课中微课的使用方式过于局限、呆板,许多教师只是换了一种模式进行知识的灌输,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很难起到思维导向作用,因此微课的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4.缺乏系统的微课教学设计

笔者通过对A市五所初中(3所城市中学,两所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微课的使用难以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部分教师在使用微课时有一搭没一搭的,难以系统化使用微课。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在课堂中或多或少地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然而缺少精心的设计,更多只是将微课机械地插入原有的教学内容中,以替代自身教学的局限性。大部分教师在微课的系统教学设计方面较为茫然,无从下手。

(二)原因分析

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淡薄

虽然已经步入21世纪,但是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体现并不明显,现代课堂教学软硬件设施较十多年前并未产生明显变化,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迫于教学经费的压力,在教学设施上并未有明显改善。尤其当前学校中还有许多有编制的老教师,他们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惯性较大,很难在一时之间学会并使用这些新奇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教师队伍的教育技术意识淡薄,在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中进步缓慢。

2.相关教育新技术培训机构少

微课模式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如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火热开展了微课作品征集大赛。但是就笔者调查的五个学校而言,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课都比较熟悉了,但是真正的实践较少,也缺少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关于微课制作只能由教师在课余时间积累知识经验,从而导致微课新技术发展与教师实践水平不能很好吻合。

3.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深蒂固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许多教师都是从网络上下载微课视频进行课堂中的播放,还有教师将微课传播到学生网络空间上进行交流,缺少基于系统理论知识的微课设计,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4.作业量繁多,教师负担重

作业量繁多,教师负担重也分散了教师制作、设计微课的精力。数学教师需要批改家庭作业本、同步练习册、试卷,还要跟进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情况,学业课业压力非常大。如果某一天教师布置的作业量突然变少,反而让学生从网上下载视频进行观看,可能会引起家长的质疑。

(三)对微课教学的反思与建议(www.xing528.com)

1.微课教学应用的维度分析

微课凭借其“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下学习”“很有新意”“教学内容短小精悍”“学习效率更高”等优势,可以较好地适应内容多、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数学复习课的需要。本书将微课引入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基于微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可视化理论,试针对当前教师在微课设计中的薄弱点进行优化,主要突破教师使用微课时的机械插入模式,使得微课与教学设计有机结合。

第一,针对单维数学知识点,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进行理解与记忆,从而实现对单维数学知识点的复习。使用微课进行单维知识点的复习,切记要克服传统复习中知识灌输的弊病,加强引导,“少讲、多引”,使得微课成为一种思维的引导工具,而不是知识灌输工具。

第二,针对多重数学知识点,尤其是数学复习课中的多种知识点,更需要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把握。利用微课可展开对多重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对相似的、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区别,以此来解决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微课也不要一味地进行习题讲解,微课也不是习题的讲解工具,而应该发挥其对思维的引导作用,清晰呈现出抽象的数学分析过程,锻炼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本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第三,针对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微课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解决探究性问题。这就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而微课的使用则要尽量补足初中生的思维缺陷,展现数学探究问题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地来引导学生对于多种可能性问题全面考虑。

2.微课教学的结构化程度分析

微课的适用性较为广泛,适合数学复习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抽象过程演示、课后探究、解题过程演示、知识点汇总梳理、在线测试、重难点讲解等。微课作为一种科技时代下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学生思维引导目标等,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然而,对于不同的微课来说,其知识结构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微课的应用组织形式、应用类型及不同的教学阶段决定的。一般来说,结构化程度越高的微课,越适合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反之,结构化程度越低的微课,则更适合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或学生集体学习。从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上看,由于课前学习与课后学习的微课也有较大的差别,由于课前与课后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所以这两阶段的微课设计对结构性的要求较高。而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中,还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对微课的结构化程度及完整性的要求较低,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环节,还可以由教师辅助进行指导。

3.对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建议

结合访谈结果来看,当前初中数学复习微课的使用仍存在微课应用的频率比较低,微课教学效果难保证,微课应用方式局限于课堂,微课的使用难以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缺乏系统的微课教学设计,难以系统化使用微课等不足。为促进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发挥最大的作用,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给出如下建议。

(1)微课开发设计准备

与以往课程相比,在基于微课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显现。教师在课前需要做足准备,将实用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其他网络资源给予学生,这对于教师获取相关教育资源及微课设计制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课开发之前,教师需要先进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及时补足微课制作技能低的短板,学会使用几何画板、微课制作等必备软件,提升微课质量。

(2)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微课”中的学习任务单可以起到一种向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思考。在课堂中,“微课”学习任务单可配合微课一同使用,使学生明晰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课程的微课解构、知识重点进行介绍,最后还应附上课程相关练习及学生自我测验评估标准,并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师的建议。教师需要将每个“微课”课程的学习任务单在上次数学课结束的时候和微课的网址一起给学生,以便学生可以在微课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回顾学习。

(3)教师授课与指导

微课着实替教师分担了讲授知识要点、难点的部分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削减,反而对教师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微课的多模态辅助教学优势得到体现,教师利用微课资源中的动画、视频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抽象的思维,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微课更富有趣味性,这也比较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特征。在课堂实践任务中,教师则需要在教室中巡视,回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非大众化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从而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4)课堂检测反馈

课前检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启发式交流学习。从教师角度而言,该环节应围绕技能课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回顾知识点内容。由于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属于单方向的知识传播,视频中的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笔者建议在课堂中教师补足这个缺陷,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将学生薄弱点作为切入点进行知识点讲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举手提出自己学习微课时遇到的疑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