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跆拳道的认知与实践探索

跆拳道的认知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跆拳道,英文名为TAEKWONDO,它是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一项格斗对抗性运动项目。跆、拳、道是组成跆拳道本意的三个方面。在跆拳道运动中,无论是进行比赛实践,还是进行品势练习,动作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所承载的是跆拳道所蕴含的精神、意念和文化,能够将练习者对跆拳道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准确地反映出来。作为跆拳道中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礼”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三)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与礼仪1.跆拳道的基本动作拳法。

跆拳道的认知与实践探索

跆拳道,英文名为TAEKWONDO,它是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一项格斗对抗性运动项目。它将修身养性作为基础,将技击格斗作为核心,将手脚技术作为进攻武器,其目的是振奋人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参与跆拳道训练,能够使练习者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人格等方面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所以,同中国武术一样,跆拳道运动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竞技体育运动

跆(TAE)、拳(KWON)、道(DO)是组成跆拳道本意的三个方面。其中,跆(TAE)表示的用脚踢,用身体摔撞(这类动作在现代竞技跆拳道中被取消);拳(KWON)表示用上肢或拳头进行击打;道(DO)表示的是一种非常精巧的艺术方法,同时也是对练习者道德修养的要求。

传统的跆拳道包括套路、摔锁、擒拿、兵器自卫术对练以及其他基本功夫。作为传统跆拳道的一部分,现代跆拳道的技术动作简单、易学、实用,并将规范、教育和搏击融于一身。进行跆拳道训练既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器械,也不需要专门的运动场地,对于年龄和性别也没有严格的限制,同时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可以进行训练和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防身健身、修身的目的。

跆拳道比赛共有男女各8个体重级别,在比赛场上运动员必须穿着专用的白色跆拳道服,腰间系着代表不同段位的腰带;同时,还必须穿戴保护用具,如专用的头盔、护胸、护腿、护肘等,光着脚在10米×10米的正方形垫子上进行比赛。比赛分为3局,每局两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比赛采用电子记分。

跆拳道运动实行段位制,共分为初级的十级到一级和高级的一段到九段,九段最高。跆拳道的升段考试非常严格,其考试内容除了技术水平和从事跆拳道学习训练的年限外,还有跆拳道理论、历史、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

(一)跆拳道的特征

(1)手脚并用,以腿为主。跆拳道是以腿法为主的搏击对抗性项目,腿法在跆拳道运动中占70%。根据跆拳道理论来看,腿的力量要比手臂的力量大得多,而且腿法攻击威力大、攻击的路线长,能够有效地保护自身容易遭受攻击的部位,并使这些部位如头和躯干等更好地远离对手的攻击范围;此外,踢法的使用也在跆拳道的比赛规则中得到很好的倡导和鼓励,如在比赛中限制拳法攻击的部位,限制拳法使用的种类。这些都使得腿法成为跆拳道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方法和手段。因此,跆拳道因其腿法的丰富精妙和灵活多变而举世闻名。

(2)直来直往,以刚制刚。在跆拳道比赛中,以躲闪作为防守的方法是极少被采用的,大都是采用手臂、手掌、拳进行格挡防守,直接接触、以刚制刚,方法更加简练硬朗。在进行反击或进攻的过程中,直线的连续攻击是经常被采用的,并配以连贯快速的腿法组合来对对手进行击打,注重击打的实效性,增加对手的防守难度。

(3)功力测试,方法独特。从跆拳道理论来看,练习者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其四肢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所以,跆拳道测试只能拿石块、木板、砖瓦等没有生命的物体作为目标,以此来对练习者的功力程度进行检验。无论是在跆拳道表演、晋级考试,还是在比赛或训练中,功力测试都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成为跆拳道固有的特点之一。

(4)发声扬威,以气催力。不管是进行跆拳道品势练习,还是进行相应的训练或比赛,练习者都必须要有威武磅礴的气势,发声要洪亮,要具有威慑力,这样才能将自身的能量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通过发出声音,能够使自身的兴奋性得以提高,并使自身的注意力得以增强,从而使自己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或比赛之中;通过发声,可以增强身体的爆发力,达到以气催力、提高攻击力的目的;通过发声,可以促使自身的斗志提高,以使自己能够从气势上压倒对手,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演练和使用进攻动作的同时,通过发声可以使击打效果提高,以此得到裁判员的认可,从而获得较高的得分。

(5)内外兼修,身心合一。跆拳道运动既注重身体的外在训练,更注重心智的内在修炼,它要求内外同修,身心合一。在跆拳道运动中,无论是进行比赛实践,还是进行品势练习,动作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所承载的是跆拳道所蕴含的精神、意念和文化,能够将练习者对跆拳道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准确地反映出来。同时,在练习中,强调内力与外力的协调统一,以意引力,以气催力,才能使动作发挥出威力。

(6)礼始礼终,谦和恭让。作为跆拳道中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礼”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的跆拳道训练都要从礼开始并以礼结束,要求将自己对队友、师长的感激和尊敬之情,通过行礼表达出来;此外,还要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培养,如培养自己和蔼、谦虚、忍让、谨慎等良好的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跆拳道的主要功能

(1)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在跆拳道运动中,能够培养人坚毅、果断、顽强的精神,使人摒弃懦弱、软弱,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够促使人养成仁爱、谦虚、宽容、礼让的美德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说,跆拳道在对人的品行和人格的培养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2)健体防身,磨炼意志。跆拳道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紧张激烈,对于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尤其是能够促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练习跆拳道,还应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跆拳道的修炼过程,就是一个意志品质培养的过程。

(3)娱乐欣赏,陶冶情操。跆拳道是一项具有很强对抗性的运动,参加跆拳道比赛的双方运动员除了要斗勇之外,还侧重于较量技能和智慧。人们在观看跆拳道比赛时,可以欣赏到一种击打艺术的美;同时,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与礼仪

1.跆拳道的基本动作

(1)拳法。在跆拳道竞赛中,拳法主要有正拳一种,正拳又称为“直拳”或“平冲拳”;而在品势中主要有正拳、勾拳和锤拳等。

第一,正拳(也称“直拳”或“平冲拳”)。正拳将手的四指并拢并握紧,拳面要平,然后栂指压贴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使用正拳时,用拳的正面食指和中指部分击打。

第二,勾拳。勾拳法的握法同正拳手法。使用时用食指和中指关节根部的突出部分击打。

第三,锤拳。锤拳握法同正拳手法。使用时用小指和手腕间的肌肉部分击打。

第四,平拳。平拳是向前平伸拳,然后把手指的第二指节弯曲,指尖贴紧手掌,拇指弯曲紧贴食指尖,用第二指尖击打。

第五,中突拳。中突拳法是中指或食指从正拳的握法中突出,主要是击打太阳穴和两肋部。

(2)掌法。

第一,手刀。手刀法要求四指伸直,拇指弯曲靠近食指,用小指侧的掌外沿攻击对方。局限于品势中使用。

第二,背刀。背刀法的手法与手刀相对,用食指侧攻击对方。局限于品势中使用。(www.xing528.com)

第三,贯手。贯手的手形与手刀基本相同,要求微屈拇指,主要用四指指尖戳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如戳击对方的眼睛、喉部等。局限于品势中使用。

(3)臂法。

第一,腕部。腕关节的四周部位。主要用于防守格挡。

第二,肘部。肘部用肘的鹰突关节攻击。局限于品势中使用。

第三,前臂和上臂。前臂和上臂主要用外侧进行格挡防守,其中前臂的格挡在竞赛跆拳道比赛中经常被运动员所使用。

(4)脚法和膝法。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以腿攻为主,所采用的脚的部位是脚面、足刀、脚尖和脚跟。

第一,脚面。脚面击打法是用脚的正面部分攻击对方,主要用来踢击对方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被护具包围的部位和头部的侧前剖面。

第二,足刀。足刀法是用脚外沿侧蹬对方,多用于侧、推踢。

第三,脚尖。脚尖法主要用脚趾前端的部位攻击对方。

第四,脚跟。脚跟法主要用脚跟后踢和推踢对方。

第五,脚前掌。脚前掌法主要用前脚掌攻击对方,多用于劈腿。

第六,膝部。膝部法是用膝盖顶击对方。局限于品势中使用。

2.跆拳道的礼仪

在跆拳道运动中,对练习者进行的行为、精神和礼仪规范的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这是对跆拳道精神的基本体现,同时也表达出所有的跆拳道练习者对跆拳道由衷的敬意和尊崇。作为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无论跆拳道比赛或训练的对抗程度多么激烈,它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载体,是对跆拳道深厚文化内涵的承载;它自始至终是一个形式,是进行人格完善和养性修身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磨炼练习者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练习者的运动技术水平。

在跆拳道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礼始、以礼终”的思想。通过进行跆拳道训练,可以对练习者敢打敢拼、勇猛善战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还可以培养练习者坚韧向上的良好作风,以及培养练习者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其讲究修养和礼仪。

练习前,先向国旗敬礼,心中装着时刻为祖国争夺荣誉的信念,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的精神;教练与队员之间相互敬礼,体现出尊师爱生的崇高品德;队员之间相互行礼,体现了集体主义、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的高尚情操。一颗忠于祖国的爱国心,是修炼跆拳道的最高境界。

跆拳道的礼仪表现在人的一切行为规范中。在平时遇到教师和长辈要行礼问候;在训练场,从坐姿到站姿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对教师的指导、教诲,要敬礼并立正聆听;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自由对抗或踢靶练习时,先要向对方行礼,对其为自己的训练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在尊重前辈、恪守诚信的前提下磨炼技艺是对跆拳道学习者修炼的要求,也是他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1)跆拳道的站姿、跨立、坐姿及敬礼。

第一,站姿。并脚而立,使两脚脚尖正对着对方,收腹、挺胸、抬头,两手手指并拢并自然地贴在大腿两侧中间,两眼向前方平视,并保持自然神态。

第二,跨立。两脚开立略同肩宽,两脚尖外转约30°,抬头、挺胸、收腹,右手握拳,左手五指握住右手腕部置于身后腰部,两眼平视前方,神态自然。

第三,坐姿。两脚交叉,右脚放在前方,在地上盘坐,抬头、挺胸、收腹,两手成握拳或自然掌形放在两膝上,两手肘自然下垂内收,两眼向前方平视,并保持自然神态。

第四,敬礼。跆拳道的敬礼分为为三种:向国旗敬礼:保持立正姿势,右手成掌形放在左胸前,向着国旗目视约3秒钟,神态要庄严、恭敬,然后将手放下。个人敬礼:保持立正姿势,将身体向前倾并弯腰成30°~45°,同时头部向前屈45°鞠躬敬礼,将右手放在胸腹间或者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并停顿1~2秒钟,然后将身体还原成立正姿势,神态祥和。相互敬礼:保持立正姿势,使身体向前倾斜并弯腰成30°,同时头部向前屈45°鞠躬敬礼,两手自然地放在身体的两侧,停顿约1秒钟,然后将身体还原成立正姿势,保持神态祥和。在相互行礼时,双方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发生碰撞。

(2)各种场合的礼节程序。在不同的场合,跆拳道的礼节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形式。

第一,进入道馆训练时的礼节。①跆拳道练习者进入道馆(场)训练,必须身着道服,衣着整洁,神态恭敬,服从指挥,要抱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去学习、训练;②进入道馆(场)后,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师敬礼;③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时,首先相互行礼,练习结束后,再次相互行礼,以表谢意;④训练中如果有事,需先向教师敬礼,说明理由,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护具或服装脱落,应背对着国旗和教师,在整理好护具或服装之后再进行训练;⑥结束训练之后,要集合整队,先向国旗敬礼,再向教师敬礼,等到离开道馆或道场时,再向国旗和教师敬礼、道别。

第二,比赛时的礼节。①比赛开始前。在比赛开始前,运动员走进比赛场地时,要向裁判员和教练员敬礼,等听到裁判员发出“立正”“敬礼”的口令后,参赛双方运动员相互敬礼;待主裁判员发出“准备”“开始”的口令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比赛。②比赛结束时。比赛结束后,参赛双方运动员要在各自的位置站好,待主裁判发出“立正”“敬礼”的口令后,双方运动员相互敬礼,然后再面向裁判长等待其宣布比赛的结果;当比赛结果宣布之后,运动员要向裁判长席、主裁判、副裁判(边裁)以及对方的教练员、观众敬礼,到此本场比赛结束。

某些友谊赛、对抗赛或进行跆拳道品势、功力、特技表演时,在开始前和结束后,多以集体形式出场向嘉宾、裁判员、观众及对方的教练员、运动员敬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