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及平衡之道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及平衡之道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天道,人们总觉得它是那么神秘莫测;说起人道,也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世俗规则,人们倒是很熟悉。走人道的人必然违反天道。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心中总是有自己的念头,思考与行动又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这就是老子在此处提到的“人道”,也就是人主观上的道理。能够领悟这一点的人,就会对天道有敬畏之心,就会按照天道的意志去主动地平衡自己的人道。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及平衡之道

说起天道,人们总觉得它是那么神秘莫测;说起人道,也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世俗规则,人们倒是很熟悉。有四个词语跟这个话题紧密相关:第一个是“锦上添花”,第二个是“雪中送炭”,第三个是“落井下石”,第四个是“无私奉献”。现实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大部分人可能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个别的小人就会去做落井下石的事情,而能做到无私奉献的人可能就是非常少见的了。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命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当然就要从改变自己的内心模式开始。

经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释意】

大道的规律,不是很像搭弓射箭吗?弓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大道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可是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俗人之心是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充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核心要义】

三种人生模式。

天道与人道。

老子提出了以下三种人生模式。

第一,均衡模式。均衡模式是天道的模式,难怪人们在现实中总是有一种感觉,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执掌着人间的平衡,这就是天道的力量吧!

第二,失衡模式。失衡模式是人间的模式,是现实中的世俗模式,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小人的模式。它是一种加速两极分化的模式,会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第三,圣人模式。圣人模式是一种超越俗人的模式,是一种领悟天道,并按照天道的规则去做事的模式。

作为圣人的老子,不愧是洞察天机和人心丑恶的大师。天机也就是天道,执掌着世间的一切平衡,那些试图违背平衡法则而刻意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失衡状态的人,本身就会被天道平衡掉。因此违背天道而获取的个人的利益,也就全部成了泡沫。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只是人们执迷不悟,因而导致一切算计都是空忙一场。(www.xing528.com)

想想看,在物质利益上,我们是不是想多了再多呢?在个人的地位上,我们是不是想高了再高呢?我们知道,治病的药剂量大了就是毒药。我们也知道,付出、施予、奉献,都是美德,这是在物质利益增长的同时来增进我们的精神力量和高度,以使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保持平衡。可明明知道这样的道理,又有几个人心甘情愿地付出、施予和奉献呢?

从老子本章所阐述的思想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以下四个人生中重要的规律。

天道执掌着人间的平衡。若是你太高了,就给你压一下;若是你太低了,就给你抬一下。若是你拥有得太多了,就给你剥夺一部分;若是你太少了,就给你补充一点。总之,天道的规律就是,你多出的部分就给你剥夺,你欠缺的部分就给你补充。

走人道的人必然违反天道。走人道的人就是被自私的和物质的欲望绑架了的人,自己总想获取更多更大的物质利益,从而导致自己生命中的物质和精神失衡。最终,自己所获又被天道法则平衡掉了。

走天道的人必利天下。行走天道的人都是主动平衡自己的人,这样的富人会用自己的财富帮助穷人,这样的智者会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愚昧的人,这样的普通人会用自己的友善来帮助和鼓励人。

圣人有道,利而无私。悟道的圣人一切遵道而行,所有的行为都遵循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原则。正因为遵道而行,无我无私,所以才成为了圣人。

老子在这一章中的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诸多的启迪。

第一,心有私念,莫忘天道。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心中总是有自己的念头,思考与行动又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这就是老子在此处提到的“人道”,也就是人主观上的道理。人走上这条路,很容易忘记天道的存在,进入到自高自大、唯利是图、痴迷不悟的状态。即使如此,天道也会以多种无言的方式来提醒人们,只是人们肉眼凡胎,无法识别各种人、事和事实对自己的提示和启示,从而一错再错。最后不得已,天道只能从结果上处理:剥夺人们多余的,补充人们欠缺的。能够领悟这一点的人,就会对天道有敬畏之心,就会按照天道的意志去主动地平衡自己的人道。

第二,两类利益,协调共进。人都是追求利益的,这本身并没有过错,圣人们也并不反对。只是要明白,必须处理好世间利益两维空间的平衡,才能进入生命的高维空间,也就是悟道、合道和精神的自由。处理好两维空间的利益平衡,是每个生命平安健康的核心所在。例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平衡,等等。

经济学的词汇来说,若是以物质利益损害精神利益,就是亏损。若能以精神利益战胜物质利益,就能赢得人生的利润。若是以个人利益而成全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就会富足。若是牺牲眼前的利益成全未来的利益,就是人生的大赢家。只是,很多人只盯着物质利益、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从而导致利益格局的失衡,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危险。之所以导致这种危险,是因为人们在两维空间里制造了对立和割裂,看起来物质利益得到了满足,但精神利益严重受损,你看那些贪小便宜的人被人看穿,从而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未来的机会,就是明证。看起来在眼前的事情上占了便宜,却永久性地失去了未来的利益,这岂不是亏大了?若是损害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就可能犯法,犯法的人定是人生的输家。

第三,强势和弱势,各有难题和出路。已经处于强势的人们,已经取得了成就的人们,已经身处高位的人们,是人生中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最可能违背大道:他们的主观已经非常的强大,很容易忘记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大道的存在;他们心中有了强大的证据和资本,所以最容易产生自我强大的幻觉。至于那些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就固执己见的人,他们就如同生活在人生的牢笼中,用自己的浅见、偏见和成见锁住了自己的手脚,这样的人必然穷命和苦命。只是他们可能不知道,正是自己的无知束缚了自己,还在抱怨别人对他不公,还在怨天尤人,不知内省和反思,因而无法打开自己生命的空间。

第四,认识天道,悟道得道。天道就是你所遇到的人和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有人对于天道不以为然,甚至以为这是人们拿来吓唬人的。实际上,我们个人主观之外的人和事都是天道的呈现。你若是领导,你的部下就是天道的呈现,他们若是有怨气,没有积极性就是在昭示你的弱点。这是天镜,也是道镜。若能领悟这种境界,看到别人就如同看到自己,并去改正自己的不足,也就悟道上道了。若是一方面忽视这种天道的特殊启示,另一方面又去求神拜佛,就是徒劳,就是痴迷,就是在违背大道的同时又犯了另外一种错误,当然也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生活中遇到小人,工作中遇到对手,事业中遇到挫折,这都是天道这本无字天书给我们的启示,若能借此看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也就是开悟了。众人皆是老师,万物都是启迪,能明白这一点,就能够修正错误而走上正道。若是执迷不悟,憎恨对手,打压部下,排挤有不同意见的人,遇到挫折又怨天尤人,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直至自我的毁灭。

总结一下,老子在本章中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主观的道理是俗人之道,我们主观之外的规则皆是天道。顺着自己的私人之道走下去,就是绝路。领悟天道,顺应天道,就能事事合道,一切就会自然而成!

【悟道箴言】

莫要自大,天道执掌着一切平衡。

主动平衡,就是悟道的觉悟智慧。

被动平衡,若领悟即能重回正轨。

若能开悟,所遇的一切都是启示。

莫要自满,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