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基本扫除文盲的措施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基本扫除文盲的措施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扫”即通过基础教育扫除现有的大量文盲。该项目由省项目办全权委托省教科所组织实施。省教科所成立了“科推计划”项目执行小组,各项目县、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案例3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一项教育援助合作项目。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此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项目主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4 个最贫困县实施。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基本扫除文盲的措施

“一堵、二扫、三提高”。“一堵”就是努力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及普及率,减少新生文盲。“二扫”即通过基础教育扫除现有的大量文盲。“三提高”则是通过实施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减少“复盲者”。

1.普及初等教育,减少新生文盲。1990年甘肃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94.4%,民族地区儿童入学率只有83.4%,每年都产生大量新文盲,这些新生文盲主要集中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因此,甘肃省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省教育厅针对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分别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在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帮助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项目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扶持贫困农村、少数民族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表2 甘肃省近年义务教育主要项目一览表

续表

为了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甘肃省政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将国际机构的援助作为教育投资的一个有力补充,推动普及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甘肃省开展教育扶贫的国际机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国际发展部以及欧盟等许多国际和双边发展援助机构。

案例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JIP 项目

1986年—1993年,由甘肃省教委领导的、甘肃省教科所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合作项目“甘肃省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综合革新实验”(由于革新实验的综合性和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被简称为“JIP 计划”),在全省14 个地区,1 000 多所小学开展了一项由亚太地区9 个国家共同参与实施的革新实验。它从加强儿童入学前的有效准备,开展各类教育人员(如教师、校长和教研人员)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研工作以及争取家长、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等四个关键因素入手,有效地改善了不发达地区制约初等教育发展的内外不利儿童的学习质量,使他们达到了国家要求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方法是:

1.从分析边远、落后和不发达地区小学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入手,进行追因研究。在此基础上,吸取各国和各地区已有的教育实践经验,制订出符合甘肃省农村小学教育实际的综合教育革新实验方案。

2.把影响教育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学前准备、师资培训、教材教法改进、社区支持)作为实验因子和革新活动的重点活动领域

3.以革新教育思想为灵魂,以人员培训为手段,以“双向参与”为特征,着重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求得观念的转变,增强参与实验人员的革新意识,从而激发全体教师进行教育革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以研究为机制,结合革新实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研究专题,举办和组织校际间、县际间、省际间和国际间的交流研讨和成果,合作开展教育革新。

5.建立以“研究—规划—培训—实施—监控—评价—扩散”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各级实验工作领导机构,协调教育行政、教学研究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推动革新实验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滚动发展。

6.运用多种教育评价技术,对于实验方案及其实施成效进行测查和评估,并据此调整实验方案,指导实验活动。

7.建立以国内外专业机构和学者组成的专家咨询系统,在方案设计学术研究和成果鉴定等方面为实验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其成效:

1.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的效益;

2.建立和应用了多种评价的方式;

3.促进了儿童入学前的有效准备;

4.通过培训交流,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教育革新队伍;

5.改进了教学方法;

6.形成了农村社区与小学教育双向参与的新局面。

这项综合实验为时八年,涉及省内一千多所学校,参与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万余人,进入实验的学生达十多万人。

作为我国教育综合实验的成功范例,此项目不仅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学科组的鉴定,同时还荣获了“甘肃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贾·拉伊·辛格奖”。

案例2

甘肃省世界银行贷款“贫三”项目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计划

甘肃省世界银行贷款“贫三”项目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计划(简称“科推计划”)为省级执行项目。该项目任务书经原国家教委、世界银行中方专家组和项目执行单位反复商讨修改,由世界银行审核同意,与1997年下半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分为“女童和少数民族教育”“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两个子项目,覆盖了全省10 个地、州、市的23 个县,并在原来的兰州天水、庆阳三所师专建立了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该项目由省项目办全权委托省教科所组织实施。省教科所成立了“科推计划”项目执行小组,各项目县、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该项目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做好前期准备,包括建立机构、制订方案、布局定点;组织基础调查与研究和项目人员培训,校长、教师培训,国内外专家咨询及考察;编写了各种实用教材、教学管理手册及教材、方案的使用和推广;召开了国际研讨会;开展扶贫移民教育、女童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初中创业教育等专题研究;进行项目评估、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学设备购置等。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科推计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从实施到总结推广全过程中各个阶段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省级培训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成果等,内容全面丰富、事例典型突出、理论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案例3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是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一项教育援助合作项目。项目由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提供援助资金1 12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5 亿元),项目启动于1999年12月,原计划5年,后决定延期一年,并增加经费13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 750 万元),计划于2005年结束。

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此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将在全省、全国以及国际上进行推广。项目主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族地区)的4 个最贫困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实施。项目管理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英国剑桥教育咨询公司(CEC)通过一支包括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针对四个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低入学率、低巩固率、高辍学率,尤其是女童入学率很低;(2)女童入学率低,女教师的比例过低;(3)高昂的收费和直接成本;(4)教育质量低下;(5)教育管理水平落后等开展研究。其基本策略是:针对体制变革入手,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强调干预行动的系统性、连贯性。在项目设计初始,就针对项目县教育体制中的实际问题采用一系列新的解决方法,并且期望这些经验能够在中国其他贫困地区推广。

整个项目由十余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几乎囊括了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既互相依赖又彼此加强。其中,项目的两个关键领域是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而所有的领域都围绕学校这个核心来展开。

项目中的其他12 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包括:早期教育特殊教育需求、校长培训、教育财政预算改革、新的督导制度、开发补充读物帮助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提高入学率的策略、学校布点规划、土建工程、教育规划、研究课题、监测与评估。

项目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特别关注贫困儿童、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等弱势群体,入学率大大提高;开展教师培训,开发补充读物,关注早期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实施学校发展计划,州、县、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

案例4

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

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中国政府与欧盟欧洲委员会合作的教育扶贫项目,也是欧盟在中国实施的唯一大型基础教育项目。项目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负责执行。项目于2001年9月1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启动,计划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执行期为5年半。项目分布在甘肃省原41 个国家级贫困县。

项目的基本理念:

利用信息资源,促进教师发展,关注贫困地区,体现教育公平。

项目目标:

帮助甘肃省政府实现教育改革及支持在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此,项目将在可承受的基础上减轻农村的贫困程度以及在甘肃41 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普遍接受基础教育的目标。

项目的特点:

1.关注推进素质教育中最需要帮助的地区和人群,强调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教育的平等和公平,保障适龄儿童依法入学的权力。

2.注重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把80%以上的资金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校长能力开发、教育管理人员水平提高上。

3.注重教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以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为平台、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区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校本培训体系。

4.重视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师培训理念,中外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密切合作,携手促进项目发展。

2.认真开展扫除文盲教育

强化政府行为,落实各级政府对扫除文盲教育的责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对开展扫除文盲工作的认识,把扫盲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并落实县、乡(镇)、村三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规划、计划,把实现扫盲教育目标列入县、乡两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普遍实行扫盲工作责任制,把工作落实到乡村。各乡(镇)配备的成人教育专干重点负责扫盲工作的开展。成人教育专干除每周兼任2~3 节普通教学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扫盲工作和业务指导上。深入扫盲夜校点,指导扫盲班教师的教学,具体落实扫盲任务,加强扫盲工作教学管理,建立和管理扫盲档案。(www.xing528.com)

案例5

甘肃省天水市扫盲工作获“世宗国王扫盲奖”

2001年国际扫盲日,甘肃省政府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将“世宗国王扫盲奖”授予天水市政府,以表彰天水市在扫盲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世宗国王扫盲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扫盲最高奖项,旨在奖励在国际扫盲领域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中国自1995年世界妇女联合会上全国妇联首次获得此奖外,天水市教委是第一个地方性组织获得该奖项的部门。

天水市经济以农业为主,338.49 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294.54 万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三多三大”的特点。“三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市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市文盲的一半以上;三是少数民族文盲多,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盲在全市比率最高。“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天水市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逐步形成独特有效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天水市扫盲工作从两条线展开。政府系统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教育系统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工作扎扎实实,效果十分明显。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赶快上夜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妇女扫盲工作。天水市42 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24.43 万人,占文盲总数的58%。市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市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创办春蕾女童班20 个,成立妇女脱盲班25 个。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她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文盲妇女杜秀珍曾交了一个月的学费学习服装裁剪,但只学了16 天,就因不识字终止了学习。通过妇女脱盲班的学习,她认识了字,一些实用技术书籍能读懂了,再去学裁剪,两期下来,就熟练掌握了服装裁剪和加工技术。她用学到的技术开了个服装加工部,使家庭步入了小康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突破少数民族扫盲难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回族聚居区,开展扫盲时,动员文盲入学很难,动员妇女入学更难。当地教育部门与统战部门协作,请有名望的阿訇出面,先动员自己的亲属参加扫盲班,再召开大会,号召家中有文盲的党员、干部带头把文盲家属送入学习班。由于尊重民族感情,工作到位,扫盲班一下子来了许多学员,少数民族聚居区扫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天水市使用了适应新时期扫盲特点的教材《读、写、算》,北道区教育局印发了《劝世良言五字歌》一万余册。一些扫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不同扫盲对象的特点,编写了乡土教材。有的乡村还组织有技术特长的脱盲者,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脱盲经验贯穿于教学中,教者和学者相互沟通,大幅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梅花香自苦寒来”。天水市政府全力以赴,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广大干部、教师呕心沥血。“九五”期间,天水市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37.600 6 万人,文盲比例已从1985年的40%多下降到5.6%。秦城、北道、武山、甘谷、秦安两区三县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国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清水、张家川两县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和省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全市7~12 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3%,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8.96%,基本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工作提高了公民的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天水市贫困人口下降到4.5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 元。正是这些令人鼓舞的数字,铸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枚闪闪发光的奖牌。

甘肃省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缺口大,全省87 个县(市、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问题属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扫盲事业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主要有三条渠道:中央政府专项扫盲经费支持;省级政府从教育事业一次性补助费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扫盲教育;各级地方政府在切块教育总经费中要拿出1.5%用于扫盲教育。

表3 甘肃省2000年—2004年扫盲经费投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农村小学与社区“双向参与”。在农村扫盲工作中,遍布各地的小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明确规定由农村中、小学承担服务区范围内的扫盲工作。村长、校长共同负责扫盲教学工作,白天孩子在学校上学,晚上学生的父母在学校学习文化,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可以广泛参与社区文化、科技、服务活动,社区可以参与学校管理、指导与监督。为此,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或办学委员会,从中协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达到了“双向参与,双向受益”的效果。

案例6

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农村小学与社区“双向参与”的成效

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充分利用社区学习中心挂靠中心小学东果园学校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其具体做法是:1.中心利用节假日对社区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如地膜种植技术、塑料大棚技术、养殖技术、铸造技术等培训。2.中心组织实施对三个辐射村的扫盲后的继续教育,利用夜间包教的方式使29 名青壮年脱盲,并进行扫盲后的巩固和农业实用技术的继续教育。几年来,全村农户文盲率由五年前的30%降到0.8%。3.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他们除了授以正常的家教知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与学校保持同步外,特别开设了信息课,引进信息,开阔了家长办大教育的眼界,提高了家长办大教育的认识水平。4.学校与村、乡信息联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交流活动:一方面进行内部的教研活动,比如在学校之间进行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城区学校进行城乡对口教学活动,或进行专题研究、专项评比和业务练兵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家长学校、板报专栏广泛宣传,使获得的信息传到每家每户,由各村村长出面帮助村民把它转化为生产力。比如正大集团为推销自己的产品,提出包饲料、包种鸡供应、包销路的举措,中心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岘口子村,村里立即行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乡、村的帮助下,建成了18 家养鸡专业户,每40 天可出笼肉鸡近2 万只,获利近两万元,户均纯收入6 000 元之多。学校服务于农、致富一方的思想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1.各村派遣技术人员和科技“明白人”给学校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当地的拳头产品铸造、支柱产业肉鸡养殖和一系列的家庭手工业劳动技术,通过劳动、劳动课渗透于教学。2.社区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积极支持教育事业,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设备,使学生有了实践的场地,为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将来谋求职业和生存能力提供了方便之门。3.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形成了集体集资、个人捐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办教育的大好局面。几年来,三村村民集资93 400 元,乡拨60 000 元,村民出义务工1 800 个(计21 600 元),翻建校舍330 平方米,新建校舍210 平方米,使原来破旧的校舍焕然一新。东果园村为学校投资2 200 元,增添和更换了冬季师生取暖设备;1999年又为学校投资安装自来水,解决了全校700 多师生的饮水困难;三村投资10 万余元,硬化校园400 平方米,整修危房60 平方米,打混凝土墙500 平方米。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产生了双向受益的效果。

扫除文盲教育的社会参与。除教育部门外,科技、农业、农垦、乡镇企业等主管部门及妇联、青年团、工会等非政府机构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扫盲教育。2000年以后,农、林、科技、文化部门先后派出18 500 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扫盲和科技推广工作。妇联组织妇女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活动,有228 万名妇女文盲、半文盲参加。各级妇联实施“春蕾计划”,举办了21 个失学女童班,让300 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团省委组织大中专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宣传服务队,有8 000 多人参加,在边远山区组织了130 多个扫盲班,办了1 000 多期科技培训班,发送宣传资料30 多万份,播放录像900 多场次,捐书5 万多册,既开展了农民教育,也培训了扫盲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动员宗教界上层人士参与扫盲动员与教学活动,形成了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参与扫盲的氛围。

案例7

民族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扫盲活动

临夏回族自治州注意动员民族宗教人士参加扫盲活动。永靖县王台乡阿訇马绍武、街道寺阿訇马金红、广河县上古城阿訇马武等人利用清真寺办起了扫盲班。甘南藏族自治州动员活佛用藏语开展扫盲教育,由政府民族宗教部门与寺院签订合同,寺院派人任教,教育部门提供教材,并负责考核验收、发证,效果很好。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碌曲县活佛依拉久买喇嘛寺办起了扫盲班,使200 名文盲脱了盲,32 名小喇嘛退寺入学,300 多名家长送子女入学。甘南州由宗教人士担任扫盲教育的扫盲点已发展到15 个,接受扫盲教育的学员1 093 人,他们还把宗教上层人士从事扫盲教学的内容录成磁带,带到边远牧区播放,为民族地区开展扫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案例8

私人办学扫文盲

一直在贫困山村长大的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乡湾头村青年常世民,1984年高中毕业回到家乡,看到村里一些孩子,尤其是因在家照看弟妹、干家务、种田放牧、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心情十分沉重。他为了不让新一代的姐妹们成为跟上辈一样的文盲,决心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村里创办一所私学。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全家腾出一孔6 平方米的小土窑,用父母的棺材板搭在泥墩子上当桌子,把自家的树砍倒打制了几把凳子,用妻子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买来粉笔、学生用的本子、铅笔。他无数次地串家走户,动员家长把没上学的子女送到私学读书,免费为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就这样,常世民先后动员了十几名女孩子上了私学。到1996年,私学学生增加到了25 人。小窑洞里坐不下,就借用邻居的一个大窑洞,并开始了复式教学。常世民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根据各自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而长短不一。这里学习气氛活跃,常老师教文化知识,教唱歌跳舞,还教科学种田的知识,教给学生编草辫、服装裁剪等脱贫致富的本领。常世民的学生常银勤在私学学了5年,毕业后,每年养羊1 000 多只,成了村里有文化、自强、自立、科学致富的能人,并热心捐款修建私学教室。

常世民开办私学已整10年,先后有166 名学生参与学习,其中女生143 人,有65 人先后结业,其中4 人进入全日制学校,13 人搞劳务输出,15 人搞种植业,4 人搞缝纫裁剪,22 人搞草辫加工,2 人做生意,85%的人成了当地致富的能手。

在常世民的带动下,通渭县部分贫困山区的这种私学最多时达到57 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 079 人,其中女生997 人,私学学生占当时全县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

通渭县私人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全日制,又有半日制,还有短时制,招生对象面向社会各个年龄层次,只要愿意上学的都可以报名入学。其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按学生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进行分类教学。教材分学前儿童教材,小学1~3年级教材,还有裁剪缝纫、草编加工等职业技术教材。

3.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减少“复盲者”

扫盲后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甘肃省政府在大力开展扫盲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地推进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发展。1991年制订下发的《关于加快农村扫除文盲的指示》和《甘肃省基本扫除文盲单位验收办法》把“组织脱盲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防止出现复盲现象”作为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之一,并要求各地、县、乡对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要做出规划,把任务落实到村、到人;要组织青年和有学习条件的壮年参加业余小学学习,使其在语文、数学方面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对于其他脱盲学员,要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技术学习;要大力发展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作为扫盲后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全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全省扫盲及扫盲后的基地建设有了显著进展,基本适应了扫盲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需要。

扫盲后续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1996年,甘肃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农村成人文化技术读本》一书,全书共82 课,包括公民教育、生活常识、卫生保健、家电使用、打工常识、实用技术等。该书主要针对脱盲人员和相当于小学肄业水平人员,进一步培养学习人员读、写、算技能。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价值观的结合。同时,甘南州编写了藏文扫盲课本,肃北县编写了蒙文扫盲课本,敦煌市编印了《白兰瓜栽培技术》《食用菌技术》《三喷技术》《火鸡饲养》等多种乡土教材,满足了脱盲学员继续学习的需要。

20 世纪90年代后期,扫盲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识字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会教识字”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扫盲学员的学习需要。为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甘肃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读、写、算与实用技术融为一体的扫盲教材,内容以种、养、加工为主,并录制了电视教学片,编写了扫盲工作人员培训教材;还编写了相应的汉藏、汉蒙“双语”教材,为扫盲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

2000年后,甘肃省许多乡中心小学、初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都配备了电视机、VCD、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使远程教育教育成为可能。2001年,甘肃省电教中心受甘肃省教育厅委托,组织教材编写专家和长期从事扫盲教育的各级扫盲专干、扫盲教师及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甘肃不同地域的生活生产实际,编写和制作了一批适应甘肃省实际的农村实用技术教学录像带及VCD,在78 个县(市、区)发放上述20 套新教材共1 567 盘,供扫盲和扫盲后巩固提高及学技术教学应用。在使用新教材和新手段前,每年全省需动员专职和兼职扫盲教师约15 000 人,每年可扫除文盲约15 万人,扫除一个文盲约需300 元。使用新教材和新手段后,每年只需专职和兼职扫盲教师约1 500 人,扫除一个文盲约需200 元,每年扫除文盲约22万人。

案例9

功能性扫盲培训活动手册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依据《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项目的功能性扫盲培训要求并结合甘肃省的实际,编写了《功能性扫盲培训活动手册》。在手册的编写中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观念更新、知识学习寓于扫盲培训的参与式活动之中。在培训手册的结构设计上,力图通过用组织主题活动的方式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手册的内容方面,充分关注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和生活技能综合能力,从而确保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掌握最基本的识字及简单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功能性扫盲培训活动手册》由三十个主题组成,主要内容有:识字和查字典、我爱我家、我们的村庄、远亲不如近邻、水和我们的生活、社会生活和交往、城镇生活、认识人民币、家庭理财、常用条据与合同、个人卫生和社区卫生、孕期保健常识、免疫接种、求医问药与照顾病人、卫生保健与自我保护、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关爱艾滋病病人、拒绝毒品、相信科学和破除迷信、一般事故和受伤的紧急救护、灾变自救、家用电器、关注信息社会、保护环境、科学种植。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近几年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甘肃省的实施,促进了甘肃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建设,也为农村中小学所在社区的扫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受到诸多制约,但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使大量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送到农村贫困地区,从而使这些地区的学生和社区成员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居民一样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

案例10

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模式

甘肃省武威市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努力探索农村中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新途径,强调“以校领乡”,对当地的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供数据服务,使得农民在通过信息技术传播获得实用知识、技术的同时,对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创出了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模式,收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1.学校中心模式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心模式就是以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心,开展整个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农村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把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承担起来,使学校成为当地农村普及教育、科技教育、信息交流的中心,建立以学校为基础、核心的信息中心,形成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学校教育为依托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新体系,包括学校为当地政府、个人提供各种常规信息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甘肃省武威市黄羊川职业中学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

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职业中学是一所县办C 级中学。近年来,学校在千乡万才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建成包括一个微机室、两个校园网吧、共110 台电脑的校园局域网系统,联通了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并于2001年10月挂牌成立了“黄羊川网络培训中心”。2002年4月,甘肃省教育厅又为学校架设了中国教育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具备了对外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技术实力和有利条件。学校除了满足师生教学的需要外,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开展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黄羊川职业中学根据学校作为网络培训中心基地以及学校面向当地农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面向全乡举办了“黄羊川数码化到位初级培训班”,目的是通过培训,让当地农民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以后开展中、高级培训班奠定基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到现在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初级培训班4 期,培训人员160 多人。参加者主要是当地农民和个体户,年龄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不等,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按学员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分组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则根据农时与季节灵活安排。

针对学员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知识接受缓慢的特点,学校制订了“前线明白,直观形象”的教学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案,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每位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有所获,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其使用、打字、网络初步、产品供求信息的搜索保存、E-mail 收发、网页制作、网上信息发布及医疗保健知识、农业科技等。

通过培训,学员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培训结束后,95%的学员能够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部分学员购买了微机,联通了互联网。有的个体户利用网络做生意,获取或发送了百货、服装、布料、中药等方面的信息,拓宽了经营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电脑操作知识的培训和上网实践,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改过去农闲时间无所适从的习惯,开始积极接受培训,主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活动。为了给农民学习网络提供条件,学校的“校园网吧”全天对外开放,定期下载比较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对外发布,从而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2.乡镇网络信息站模式

乡镇网络信息站模式就是以乡镇网络信息站的建立和管理为核心,各乡镇网络信息站所在县、乡镇、学校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网络信息站的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

武威市在2002年4月建成了以武威市古浪县黑松驿镇中、古浪镇中、天祝县华藏镇中、天祝县安源镇中等四所学校为基础的甘肃省乡镇网络信息站(试点)。该项目由省、市合建,共筹资104 万元(其中省40 万,自筹64 万),为四所学校配备了网络主控设备、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双向教学闭路系统等设备,项目设备安装已于5月份调试完成并交付使用。近半年来,四所乡镇信息站共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1 期,参训农民达2 060 人次。其中古浪培训21 期,参训1 050 人次;天祝培训20 期,参训农民1 010 人次。如华藏网络信息站,重点抓了9 项农业技术培训:(1)日光温室技术;(2)农作物高产高效模式化种植技术;(3)棚地膜栽培技术;(4)优质蒜苗栽培技术;(5)优质油菜杂交制种技术;(6)露地西兰花、荷兰豆、甜脆豆栽培技术;(7)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8)肉狗养殖技术;(9)中药材种植技术。安源镇中举办了以村干部、农牧民为对象的WTO 知识、法律知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大棚种植、养殖等内容的培训。古浪县的两个网络信息站进行了蔬菜大棚技术、以色列滴灌工程、果树栽培、香菇种植、芹菜保鲜、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介绍等内容的培训。上述培训工作已初见成效,如古浪县暖乐村30位接受培训农民的大棚芹菜、黄瓜、西红柿等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

3.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教育扶贫模式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是为继续教育和正规教育以外的青少年儿童和社区群众的扫盲、脱贫致富提供非正规教育机会的机构。通常由当地社区建立和管理,同样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更多地借助于当地的正规学校,发挥社区正规学校的作用和多功能。通过在贫困农村地区建立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中心,发动当地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进行农村贫困地区的智力开发,促进农村社区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为摆脱贫困服务。既然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方式,必然会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在社区学习中心中应用信息技术,对社区学习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非常关键,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对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具体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中,又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第一是自然村落型。以一个自然村落地域为范围建立一个学习中心,由村民委员会全面组织,协调本村内学校与其他村民群众组织,共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第二是乡镇中心型。以一个乡镇范围建立一个学习中心,依托乡镇的职业中学或农民技术学校,组织乡镇各界联合协调参与其管理。乡镇各界力量为改善办学条件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学校则充分利用智力优势,发挥场地、设备的作用,为当地农民扫盲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如甘肃永登县苦水乡和秦川乡分别在各自乡镇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分别依托苦水乡农职业中学和秦川中学。第三是学习中心型。在农村社区,小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心,也是整个村庄文化科技的学习中心。它有责任也有能力把学校教育、农民科技教育都抓起来,使学校成为当地农村普及教育、扫盲教育、科技示范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如甘肃静宁县城川乡高湾村和大寨村,分别以高湾小学和大寨小学为核心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研究表明,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建立,对农村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在原有社区学习中心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对社区教育、社区信息技术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