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资酒店管理费成本过高,国内合资收购案例分析

外资酒店管理费成本过高,国内合资收购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外资酒店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费1%~3%,另外经营利润提成、比例随着利润额度的增加而提高,外资酒店管理公司的总体管理成本占酒店总盈收超过10%。根据协议,Cendant将从黑石集团旗下的温德姆国际公司得到82家酒店的特许经营协议以及29家酒店的管理合同。2010年3月18日,锦江国际集团联合美国德尔集团收购美国州际酒店与度假村集团。

外资酒店管理费成本过高,国内合资收购案例分析

这次收购对于锦江国际集团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决定。那么锦江国际集团收购后如何增值呢?

第一,把美国州际酒店集团看做一个酒店管理培训机构,利用我国廉价酒店管理人才推上全球酒店业。州际酒店集团有三项主营业务:酒店运营管理、自营酒店管理和商业楼市租赁管理。过去12个月该公司营业收入4.87亿美元,毛利率高达92.9%,但是却整体亏损4600万美元,且负有长期债务2.24亿美元。而2009年上半年国内外酒店业入住率普遍下降13%左右。在酒店业萧条时期,节约成本成为关键,利用廉价酒店管理人才将其推上全球酒店业,竞争管理市场,这不失为一步妙棋。目前外资酒店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费1%~3%,另外经营利润提成、比例随着利润额度的增加而提高,外资酒店管理公司的总体管理成本占酒店总盈收超过10%。实际上,锦江国际集团可以利用中国培训后的酒店管理人才取代西方酒店管理人才,而且可以在利润提成上降低比例,这样接单机会就大。

第二,盘活锦江旗下管理的各国酒店的信息资源至关重要。目前,州际酒店集团作为北美最大的独立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着美国、印度、俄罗斯、英国和墨西哥等国的228家酒店,使用33个酒店品牌,其中包括希尔顿、威斯汀、喜来登、万豪等诸多国际一线酒店品牌。如何让客户在进行全球商务旅行、旅游、会议、参展、投资、考察、采购时选择入住自己旗下的酒店,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全球一体化的宣传、包装、营销就显得很重要,这还牵涉到客户的汇兑风险、经济顾问、劳工法律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等全方位的服务咨询,如果进入这一块,变成锦江一站式搞定客户,这便是永远吸引客户的关键。

第三,让锦江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国发行股票,在全球市场上融资,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随着资金的日渐雄厚,可以从围绕着酒店客户的咨询向全球经贸咨询扩展,打造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然后利用各种会议、论坛、发布会等活动,让锦江旗下的酒店及其管理的全球就近酒店进一步开展推广活动。

第四,整合很关键。并购成功与否,后期的整合非常重要,这种整合既包括对被并购方的整合,也包括对自己企业本身的整合。首先,文化的鸿沟比地域上的距离更难逾越。人的沟通方式、行为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很多企业并购失败都是由文化冲突所致。其次,管理效率和沟通机制也是不小的难题。锦江国际集团管理机制和运营流程相对笨拙,“国”字号的“包袱”可能会降低其发展的速度。再次,品牌连锁化、营销本土化也是关键点,目前经济型酒店市场潜力很大,锦江之星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这种类型的酒店品牌会加快洗牌的进程,像美国的速8、法国的宜必思等都有全球化运作的实力,锦江如无法用好本土的营销人才,那么走出国门只会是愿景。因此,要想保持并购的成功,对企业文化的整合、管理的整合、人才的整合都显得至关重要。

附:酒店业重大并购事件

1949年,希尔顿国际公司从希尔顿饭店公司中拆分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子公司。

1967年到1987年的20年中,希尔顿国际三次被收购,最后由前身为莱德布鲁克(Ladbrok)集团的希尔顿集团买下。

1974年,雅高引进宜必思品牌。

1975年,雅高引进美居品牌。

1980年,雅高通过对杰克-槐斯-玻勒尔国际公司(JBI)的兼并,引进索菲特品牌;在巴黎股票交易中心上市融资。

1981年,大都会(Grand Metropolitan)兼并洲际酒店集团。

1985年,雅高的一级方程式汽车旅馆开张,15年里在全球开设了1000家分店。1985年,引进“佛缪勒第1”经济品牌。

1989年,英国巴斯有限公司(Bass)对假日集团(1989年)和州际集团(1998年)进行收购兼并。

1990年,雅高购买美国“汽车旅馆第6”品牌。

1995年,万豪国际集团收购丽思—卡尔顿饭店公司49%的股份。

1998年,波士顿丽思—卡尔顿饭店公司99%的股份归到了万豪国际集团名下。

2003年,州际酒店集团收购兼并了美国的蜡木酒店式公寓集团(Candlewood Suite)。

2005年9月14日,胜腾以1亿美元收购温德姆酒店品牌以及特许经营系统。根据协议,Cendant将从黑石集团旗下的温德姆国际公司得到82家酒店的特许经营协议以及29家酒店的管理合同。

2005年10月初,胜腾酒店集团购买了万豪在全球范围的内华美达品牌。

2010年3月18日,锦江国际集团联合美国德尔集团收购美国州际酒店与度假村集团。

【注释】

[1]来源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2]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3]R.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New Series,1937.4(16)

[4]梁国勇.企业并购动机和并购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1997(08)

[5]燕兴.中国旅游业的购并与资本经营战略[J].经济经纬.1998(04)

[6]张月华.企业并购动机的理论与现实分析.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6):51-54

[7]周凌霄,王禾军.全球企业大规模并购的战略动机分析.企业经济.2004(8):77-78

[8]刘阳.当前企业并购的战略动机及启示.江苏商论.2003(12):95-96(www.xing528.com)

[9]董建华、袁天荣.控股股东的并购融资动机分析.财会月刊.2006(17)

[10]孙京海、朱学义、王云龙.旅游业资本化运作研究.江苏商论.2008(09)

[11]陈爱国、袁洪飞.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并购.商业时代.2008(07)

[12]燕兴.中国旅游业的购并与资本经营战略[J].经济经纬.1998(04)

[13]郑辉.知识经济与旅游企业管理.西北大学学报.2003(01)

[14]张春琳.旅游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效应分析,商业时代.2006(25):43-44

[15]胡智超.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并购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消费导刊.2009(10):120

[16]胡春林.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5(3):50-56

[17]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1):54-61

[18]彭晓英、鲁永恒.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财会月刊.2005(4):69-70

[19]潘杰、唐元虎.治理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上海管理科学.2005,27(6):1-3

[20]Mandelke,G.Risk and Return:the Case of Merging Firm.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anlysis,1999(12):1-14

[21]Jensen M.C.,R.S.Ruback.The Market for Corporation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ournal Financial Economics,1983(1):323-329

[22]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5):1-11

[23]李善民.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11):27-35

[24]檀向球.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报.1998-09-28

[25]Singh A.Take-ov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26]Jensen M.C.,R.S.Ruback.The Market for Corporation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ournal Financial Economics,1983(1):323-329

[27]Healy P.,Palepu K.G.,R.S.Ruback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31:135-175

[28]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5):1-11

[29]李善民.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11):27-35

[30]檀向球.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报.1998-09-28

[31]梁国勇.企业购并动机和购并行为研究.经济研究.1997(8):40-46

[32]何建民.跨国经营中转让定价避税方法的利用与治理.世界经济.1996:42-45

[33]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4]胡春林.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5(3):50-56

[35]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6]本案例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