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与端点

中学语文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与端点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最终和根本的目的是培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代新人。在中学阶段,各科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个长远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创设良好的端点。因此语文学习更应当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在校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端点。

中学语文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与端点

中学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最终和根本的目的是培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代新人。在中学阶段,各科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个长远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创设良好的端点。按照奠定基础和形成端点的要求,中学各科教学必须按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把握恰当的度和量;教学内容和训练也必须适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状况,不应降低或超越大纲的基本要求,更不可脱离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当然,这个基础和端点是扎扎实实的,它的能量和效度是较高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各类学生(包括智商差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形成良好的基础和端点,各科教学都要努力找准自己的坐标点,与其他学科“君臣佐使,配合得当”,从而形成各学科共同的基础和端点,以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质量的辩证统一。

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的基础”。从纵向看,语文学习是个长过程;从横向看,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工具,“发射”到方方面面。因此语文学习更应当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在校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端点。在这个端点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习惯,而且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必须压缩体积、增大容量,提高密度,简化头绪,轻装上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守住“一堂课”“一本书”,而要着眼未来,从人的无限发展的高度,努力奠定基础,形成端点,要使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的学习,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端点、一个扩展点;要充分考虑语文教学体系的合理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以及教学的容量和密度的合理性。评价语文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完了一套中学语文课本,或者教师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安排了多少语文训练,变换了多少教学方法,而且要看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这个端点上,为未来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在未来从事工作中,继续学习中,运用语文工具具有多大的潜能。(www.xing528.com)

提出“五说”语文教育观,就是试图对语文教学作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关系作辩证分析,谋求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结构体系和理论体系。它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目标是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和综合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