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企业管理:物资存储定额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物资存储定额管理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存储管理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②存储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量大,可保证生产或销售,但资金占用多;存储量小,资金占用少,但易引起生产过程中断,或流通过程脱售。企业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物资存储数量。物资存储时间控制方法,常常采用存储时间定额控制法。

现代企业管理:物资存储定额管理

1.物资存储的意义

物资存储是指物资短期的储藏和保管。物资存储管理不论是在流通领域,还是在企业运营管理及经济建设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资存储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存储保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①现代存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②现代存储是国家满足急需特需物资的保障。

国家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社会存储,主要用于应付自然灾害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的突发事变对物资的急需特需。否则,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2)现代存储管理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

①存储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及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流通存储可在供过于求时吸纳商品,增加存储;供不应求时吐放商品,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缓解矛盾。这样既可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又可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避免生产供应的恶性循环。

②存储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储活动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物资从实物形态上一直到确定分配供销的经济关系的实现。

③存储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3)现代存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存储使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存储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变化,使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2.物资存储的合理化原则

(1)物资存储量合理化。这是合理组织物资(商品)存储的关键。存储量大,可保证生产或销售,但资金占用多;存储量小,资金占用少,但易引起生产过程中断,或流通过程脱售。这些情况都是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企业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物资存储数量。

合理的存储量,要由供货难易、采购运输顺阻、市场需求大小、销售快慢和物资自身特点(是否易生锈易老化易腐烂)等来决定,生产企业还要考虑投产的批量和进度等因素。

补充阅读资料6-1如下。

1962年,山姆·沃顿在阿肯色州罗各斯城办起了一个折扣店。30年后,该店发展为世界销售额最高的零售企业——Wal-Mart连锁帝国,成为全美仅次于通用福特和埃克森的第四大公司。该公司制胜的法宝之一是其独特的配送体系,是其创造的交叉装卸法。

该公司现已有20多个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一般有11万平方米,员工约1000人,每天可装卸和配送150卡车货物,将其分送到150家分店。公司运用交叉装卸法补充存货:商品持续装运到公司仓库,仓库迅速地分类,再包装,几乎没有什么停留就被发送到分店。商品从进入仓库到分送入各分店,不超过48小时。如此快的周转速度,使公司大大降低了常规库存和操作的成本,又得到整车购买带来的经济性。该公司导入这种方法的初期,其配送成本竟比同行业平均配送成本低50%。这种成本差异,为该公司商品的天天低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配送系统,要求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和每个分店每时每刻都保持着联系,确保从订单开出到订货完成在几小时之内完成。为此,公司配备了一个私人卫星通信系统,以便每天直接把销售情况传送给5000家供应商。同时,从分店收银机、销售统计到自动存货控制,再到自动订货,也做到高度协调。

为适应迅速的卸车、分类再包装、装载和配送这种交叉装卸法,Wal-Mart公司还拥有一个快速反应的运输系统。公司20个配送中心拥有2000多辆卡车,组成美国最大的私人商用车队,使公司能够在48小时内把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往任一个分店,并使整个连锁店达到平均每周两次补充货架存货的水平。

该公司这样做,实际是让顾客在其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把商品拉向自己。该公司坚持天天低价,坚持以顾客为导向,吸引了大量顾客。由于客源稳定,销售量也便于预测,所以有利于削减不必要的存货。

(2)物资存储结构合理化。这是保证生产流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物资存储结构是指不同品种、规格与质量档次的物资之间的存储组合与数量比例关系。如一般商品,其总成件与附配件的销量是不可能相同的,耐用商品与易损易耗商品的销量也不会相同。因而,商品存储应该与商品购进和销售相协调,保持适当的存储结构比例。否则,不是这些商品脱销,便是那些商品积压。

实现存储物资结构合理化,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合理调整库存物资的资金占用比例,短、平和长线物资的比例和相关配套物资间的比例。单就工业物资而言,必须以适应正常生产为原则,使必储物资品种配套、数量适宜、质量良好。

(3)物资存储时间合理化。讲求存储时间合理化,是为了保证物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存储时间定得短,难以保证生产与销售。存储时间定得长,既占用资金,增大存储费用,又会增加库存损耗,影响物资质量,还会与仓库容量发生矛盾。显然,这两种情况都要影响企业的经营与效益,还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害。

要使存储时间合理化,也要看供货、运输、市场、销售、生产的季节性、消费的季节性、物资的保质期等,工业企业还要考虑生产的组织等,由此确定最低存储时间和最高存储时间。

3.物资存储时间控制

合理的物资存储时间,是保持物资质量,满足流通或生产需要,节约流动资金的保证。影响物资存储时间的因素很多,如物资的再生产周期、供货运输状况、销售速度或生产批量与进度、物资的自然属性、季节变化,等等。因此,控制物资存储时间,应充分考虑各因素后再决定,如季节性生产的物资,储备应多一些,让其存储时间长一些。物资存储时间控制方法,常常采用存储时间定额控制法。

(1)最低存储天数。最低存储天数是指正常周转情况下企业的物资库存,最少要保证销售或生产多少天。

最低存储天数=进货在途天数+物资准备天数+保险(机动)天数

上式中,进货在途天数由运输状况决定。

物资准备天数包括验收入库、作价记账、挑选整理等所需时间,及售前在营业场所的柜台货架摆放陈列的时间,或产前车间领料的时间。

保险天数是预防采购困难、运输受阻或产销量需要突然增加时为了避免缺货的一种机动天数。

(2)最高存储天数。最高存储天数是指正常周转情况下,企业的物资库存允许最多能供应多少天,以免积压。

最高存储天数=最低存储天数+进货间隔天数

进货间隔天数,指正常情况下两次进货的间隔天数,即平均每次进货可供产销的天数。

(3)平均存储天数,指在正常周转情况下,物资存储平均可以保证销售或生产的天数。

平均存储天数=(最低存储天数+最高存储天数)/2(www.xing528.com)

从以上可知,起伏于最低存储天数和最高存储天数之间的存储时间,是合理的物资存储时间。最低存储天数是防止物资供应中断的警戒线,最高存储天数是防止物资积压的警戒线。

4.物资存储量控制

影响物资存储量的因素与影响物资存储时间的因素基本相同。物资存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制定物资存储数量定额,即在具体条件下,为保证正常产销制定合理的物资存储数量标准。

(1)经常储备。经常储备又称周转库存,是企业为了保证日常销售或生产而建立的储备。

经常储备定额=(前后两次进货间隔天数+物资用前准备天数)×平均每天需要量

(2)保险储备。保险储备又称安全库存,是预防物资供应过程发生意外而建立的储备。

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平均每天需要量

意外情况下动用保险储备,可使产销正常。

(3)季节储备。这是因季节更换、冰封雨汛来临,自然条件变化引起产销状况变化,而促使企业建立的物资储备,或者单季生产常年消耗的物资(农产品)在收获季节建立的储备。

季节储备定额=季节储备天数×平均每天需要量

季节储备天数可以不包括收获季节期内那一部分时间,做计划时可依具体情况来确定。

(4)最高储备量与最低储备量。最高储备量和最低储备量是通常情况下的两条警戒线。

最高储备量=经常储备+保险储备;

最低储备量=保险储备。

物资超过了最高储备量便是积压,必然要多占用许多流动资金;物资低于最低储备量就容易造成脱销或生产中断,影响正常经营。这两者都是有损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物资储备应保持在这两条警戒线之间。而在特殊的情况下,警戒线又应是可以逾越的。当市场明显趋紧、价格将暴涨时,可按需要超过最高储备量进货;当供应渠道极其顺畅,有条件实现供需同步时,则可减少库存,乃至达到准时化生产方式(JIT)中的“零库存”状态。

(5)订货点。订货点是一个用来决定订货时机,使库存得到及时补充的物资存储量。它是为了保证生产及销售的正常需要而确定的。当库存物资数量降至这个点时,即需订货。订货点定得低,会影响生产或销售;订货点定得高,则要多占流动资金,并增加保管费用。

订货点的相关关系如图6-1所示。

图6-1 订货点与各储备量关系

订货点的确定,用下列公式计算:

订货点库存量=订货周期×平均每日需要量+保险储备量

R=t×D+M

式中,订货周期t又称为备运时间,指从订货之日起到收到物资且能投放于产销所需要的总天数,包括办理订货单的时间,以及运货时间和物资验收及整理的时间;平均每日需要量D又称耗用量。

5.物资存储结构控制

影响物资存储结构的主要因素,就工业企业而言是生产的产品结构;就商业企业而言是市场的需求结构。物资存储结构应以物资自身特点及存储特点为基础,做到与物资的产销结构相适应。

物资存储结构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补充阅读资料6-2如下。

上海电表厂是个品种多,批量小的生产企业,生产计划变动大,外购物资繁杂。该厂采用ABC分类法,把827.5万元的储备物资金额分别归6个采购计划员专管。其中份额占33%的重点物资金额为274万元,领导将其划归一号采购计划员管理,并重点抓这个计划员。

一号计划员对自己掌握的财物也做ABC分析,并确定自己的重点控制对象。晶体管这一物资的品种在其物资品种中只占15%,但其资金却占76%,于是他抓住了晶体管这一关键。

使用重点控制模式后,上海电表厂的产值占用储备资金的数量显著下降,受到部级嘉奖。

(1)ABC分类控制法。这是确定合理的资金占用比例关系的方法。从资金占用的角度看,全部存储物资可分为三种情形:有的占用大量的资金;有的占用较多的资金;有的占用少量的资金。这三种情形的存储物资可分别定为A,B,C三类,它们每一类都包含着许多品种。这三类物资占存储物资全部品种的比例各不相同,每一类物资所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也各不相同。人们出于有效管理的需要,用种种方法对这三类物资的品种与资金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合理的存储结构,便称为ABC分类控制法(表6-1)。

表6-1 ABC分类控制法

从表6-1可以看出,A类物资品种少,但占用资金多;C类物资品种多,但占用资金少;B类物资则介于A和C两类物资之间。因此,从经营实际和企业效益考虑,A类物资要重点控制,少储勤购,尽量压缩存储量,减少占用资金;C类物资可适当放宽控制,延长采购周期,减少进货费用;B类物资则应做一般控制。

实际运用中,具体品种的归属,可适时调整。

(2)短、平和长比例关系控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销售。短线物资应大力组织购销,保持相当存储;供需大体平衡的物资正常购销,保持少量存储;长线物资应积极推销,控制进货,压缩存储。

(3)相关物资和配套物资的比例关系控制。相关物资存储要配套,如发动机曲轴与连杆,学生用的桌与椅;相关物资存储要成比例,如文具店的簿本、钢笔、铅笔、圆珠笔墨水等,要按以往的销势保持一定的比例。存储物资配套,对于企业组织正常生产有着特殊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