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自然资源而言,显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自然资源永远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但是也有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会非常悬殊,而有些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却较高。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共同构成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财富的源泉。

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狩猎——采集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主导发展要素,在农业文明时代,土地(自然资源)取代劳动力成为主导发展要素。在工业文明初期,资本以其稀缺特性和经济效益成为主导发展要素;在工业文明的中期,技术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主导发展要素;到了工业文明后期,信息的作用凸现出来。

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迫使人们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必要性。这一观念变革使人类社会可能进入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发展要素的地位。

虽然主导发展要素不断更替,但先前的主导发展要素仍会发挥作用,且其作用形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例如,狩猎采集文明时代的主导发展要素是劳动者的体力;工业文明时代劳动力的作用依然重要,但不仅是体力劳动者,更重要的是脑力劳动者;农业文明时代的主导发展要素(土地)主要作为劳动对象,在工业文明时代土地依然作为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和作为经济资源的重要工具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生态等多个主导要素的作用及其更替。

就自然资源而言,显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自然资源永远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自然资源只是提供了人类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它只有与人类劳动结合,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和类型,世界上很多经济大国都是自然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类型多的国家综合国力一般也较强。但是也有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会非常悬殊,而有些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却较高。

(一)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自然资源对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且不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食物等自然资源,仅就自然资源的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看,就能清楚地看出自然资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例如,大气中含铅灰尘经消化系统摄入体内,会导致人体血铅浓度超标。血铅超标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过高,就提示发生了铅中毒。它会引起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

2.自然资源在物质文明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稳定的、长期的自然资源保障,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离开了自然资源就谈不上社会生产,也就谈不上经济发展。因此,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说是“无此必不然”的条件,即没有这个条件,就绝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例如,没有油田、气田,采不出原油和天然气;没有足够的积温、营养、水分,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成熟;夏季最热月气温11℃等温线成为春小麦分布的北界。橡胶在冬温降到2℃时会受到严重的冻害。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共同构成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财富的源泉。在干旱地区布置工业时,充裕的水资源往往是决定性的条件。“以水定厂”“以水定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崎岖的山地布置生产时,平坦的土地往往是决定性的条件。

3.自然资源在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精神生产,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这是因为精神生产必须依赖于物质生产者所进行的劳动及其所提供的剩余产品(超过直接生产者本身实际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也就是说,必须先有农民、牧民、渔夫、伐木者、矿工、猎人、手工业者提供的剩余食物、布匹、住所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才能有精神生产。这些剩余产品的存在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必要条件(剩余产品供养精神生产的“闲人”)。而物质生产者生产剩余产品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界资源提供劳动的素材,劳动把自然资源素材变成财富。换句话说,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提供出剩余物,工匠、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和其他文化的生产者才能够存在并发挥作用。另外,精神产品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有较高的价值,因而才会增加其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二)自然资源禀赋能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会有显著的影响,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影响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开发布局,一般都是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相一致的。多种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也可影响生产力布局,例如,土地的开发离不开水资源;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有充足的能源。自然资源与消费地的距离常常是资源开发布局的决定因素,特别是用量大、运输难的资源。(www.xing528.com)

2.影响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和组织、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社会制度、国民素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背景等。诸种因素中很重要而且不易改变的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主要方面则是自然资源。

目前,世界各国受自然资源自给情况影响形成的经济结构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①以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这类经济结构的国家一般都是本国资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或资源比较贫乏,主要靠进口资源来发展经济。②以矿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③资源生产和加工工业并重的经济结构。这些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经济结构建立在资源基本自给自足的基础上。

可直接出口的自然资源产品主要是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而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以其生产力和产品(例如农产品)等资源载体间接形式出口的。自然资源的存量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广泛和紧密,许多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并因此趋向集团化和区域化。这种经济关系,虽然具有不平等的性质,但对各国都存在有利的一面。

3.影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资源的质量好,开发利用流程短,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高;反之,生产流程就长、复杂,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就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发能力的增强,对资源质量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看,应尽可能利用高质量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竞争是对高质量资源的竞争。谁首先利用了高质量的资源,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要优质优用,要“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否则就是资源浪费。

例如,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金属矿石的品位对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值有决定性的影响。品位小于30%的贫铁矿采出后要经过选矿才能入炉冶炼。选出的富矿成本比天然富矿高4—5倍。铜矿品位相差更大,富矿含铜10%以上,贫矿含铜只有0.5%,导致经济效益的显著差距。油田的丰饶度对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波斯湾每口油井每天可喷油1000t,而很多地方的油井每口每天仅产油2t。由此可见,资源开发条件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4.影响产品质量

自然资源禀赋是影响产品质量的自然基础。许多地方特殊农产品,都是与当地特殊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有关的,如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章丘大葱等特产的优良品质都主要由土壤条件决定,新疆哈密瓜吐鲁番葡萄等特产的高含糖量则主要由当地大陆性气候条件决定。干旱地区小麦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也高,适合制作面包,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也高;潮湿地区小麦淀粉多,则适合制作面条

(三)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其变化是有规律的。制约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左右着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越大。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越低,人们利用自然的程度越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并不是人们可以离开自然,而是更深入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更恰当地对待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自然因子是有变化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不断转移?为什么文明古国出现在亚热带地区,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在温带地区?为什么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口和经济出现新的再布局的趋势?如果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必须研究不同阶段影响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主导自然因子的变化。

新的技术革命出现后,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又有新的转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普遍要求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或依山傍水,或面临海湾,同时,新型工业对原料、燃料的依赖性较小,布局上的机动性较强,对自然条件的主要追求是温暖的天气、新鲜的空气、纯洁的水源。新型工业要求接近科学教育中心,而科学教育中心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更高。

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所起的作用却不尽相同。随着发展阶段的提升,自然资源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而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