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口,即水闸,闸门打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是水利设施的专用名称。闸口是具有挡水和泄水双重作用的水工建筑物。
闸口
襄阳城,北临汉江,其他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外还有襄水等河流(溪流)。为防洪和排涝,闸口是襄阳城少不了的水利设施。
襄阳城的闸口不止一处,而长门杨泗庙处水闸比较特别,它北临石堤驳岸和汉江,南依护城河水,东接襄水土堤(今已毁去),西靠长门城墙。由于此泄水闸连接护城河和汉江,作用和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是以,后来人们习惯称此处水闸叫闸口。
闸口历史悠久。明天顺《襄阳郡志》记载:“汉江闸,在县北大北门外。宋景定甲子季夏帅程太元创此,引汉水以壮金汤,有碑存焉。”
朱元璋的名将邓愈镇守襄阳,他为了加强襄阳城的防守,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组织将士和百姓在襄阳城东北角兴建新城,俗称新城湾。
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明取襄阳,以平章邓愈镇其地,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修之。拓东北角,由旧城大北门外东绕今长门,环属东城。”“(城)东、南、西凿濠,共2112丈3尺,阔29丈,深2丈5尺。”护城河“设二闸,水涸时,导之入濠以卫城;水涨,放之入汉以杜冲溢”。
邓愈在护城河所设置的二闸,即襄水(南渠)处进水闸,长门杨泗庙处泄水闸。这两道水闸管控着护城河的水位。每遇暴雨或护城河水充溢时,就开闸放水,让护城河水泄入汉江;每当护城河水干涸时,开闸引水,让南渠之水进入护城河,以护卫城池。两闸不仅在调节护城河水位、防洪、蓄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南渠洪灾隐患问题,同时,流水不腐,保持了护城河的水质良好。
明正德十一年(1516),巡道聂贤将自大北门至东长门杨泗庙间河堤改建成石驳岸,在护城河与汉江之间新建泄水导渠和泄水闸,并形成了闸堤。闸堤长十余米,由闸体、闸柱、闸槽、迎水、雁翅等部分组成。整个闸口有十余个闸板,闸板高2米、宽40厘米、厚10厘米,两边装有铁环,利用铁环提升、降低、关闭闸门,由此控制流量,调节水位。(www.xing528.com)
闸口是构成“铁打的襄阳”重要节点,是进入襄阳城无吊桥的陆路通道。在城市防守上,闸口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因此,过去在其附近的长门设置了三道城门。史料记载,这里发生过不少战事。清嘉庆年间,白莲教义军由此攻城未果。清咸丰六年(1856),红巾军首领王喜率士兵从这里过闸攻城,连战四天不下。解放战争时期的襄樊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了三个攻克襄阳城的突破口,其中陕南十二旅将长门作为破城的主要目标,闸口成为攻城的必夺之地,从这里攻破了襄阳城。
闸口所处位置,在还没建闸口时,已是比较重要的渡口。它是渡江码头所在,是荆襄古道起点,是汉江水运及襄、樊二城往来的交通枢纽。三国时期,刘备败新野、走樊城即由此处码头经过。
20世纪30年代,湖北省第一条公路——襄沙公路延伸至闸口。闸口成为襄沙公路北端的起点,大批抗战物资从这里转运到鄂西北山区与沙市、宜昌等地。1970年前,闸口码头是人、畜、汽车过江的综合码头,是襄阳城最大码头,占地2475平方米。
明清时期,闸口周边有庙、庵、园、巷等。闸口正南百米,隔护城河相望是医疗慈善机构——漏泽园;东南几十米处,有尼姑庵,名目连庵(后称牟尼庵);东边有祭祀杨泗将军的杨泗庙及居民小巷。
历史上,闸口码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闸口平时具有调节护城河水位的重要功能,战时又是城市攻防的关键节点。因此,闸口成了具有指向性的地标。
现在,闸口一带已成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车水马龙的繁华地带。有以闸口命名的社区居委会(其管辖范围:东接湖北省建安公司四建家属院,西邻闸口路,南连建锦路,北靠汉江),有以闸口命名的闸口路,用“闸口” 命名的商铺、店堂等比比皆是。近几年火爆襄阳的闸口大虾,使闸口之名更加远播。
今闸口不仅是水流通过孔道的水利设施名称,还是远近闻名的地标性片区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