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龙位于襄阳古城南偏西25千米、欧庙镇西南9千米处,隶属襄城区欧庙镇。
法龙,最初名法龙寺,后简化为法龙,因此地原有法龙寺得名。法龙寺遗址位于王家新街西两里。
法龙寺历史悠久,见诸于地方志书。明万历《襄阳府志》卷之三十二《寺观》记载:“法龙寺,在县南八十里。”清同治《襄阳县志》卷二《建置·寺观》记载:“法龙寺,城西南六十里。”
法龙寺规模较大。过去,法龙一带,流传有“骑马过三门,打锣喊吃饭”的说法。
法龙寺的由来富有神话色彩。
传说,很久以前,法龙境内无山、无庙,仅有一条连接襄江的小河,河里有一青一黄两条龙,时常兴风作浪,搅得人们不得安宁。一天,正果、正道两个和尚云游到这里,下决心要治治这两条龙。
当天晚上,正果、正道来到河边,向河心投去一颗明亮的珍珠。午夜时分,二龙跃出水面,争抢水面上的珍珠,不一会河水上涨,眼看就要漫过堤岸,这时,正果抽出神鞭,“叭”一声将珍珠打入水中。青龙听到鞭声,跃出水面,向南逃去。黄龙见珠子沉入水中,跃起去抢,正道抽出宝剑,刺中黄龙头部,黄龙拼命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后来,黄龙变成了一座山就叫黄龙观山,南山头酷似龙头高立翘起,正对着现在的黄龙观村,龙尾一直延伸到今观音阁。
后来这里太平了,人们为了纪念正果、正道两个和尚,决定建一座庙。
在寺庙上梁的前一天,工地上只留着一个小师傅看着,其他工匠都吃饭去了,这时来了个白胡子老头。白胡子老头说:“小师傅,帮我找点活做,混碗饭吃好吗?”
“等我向工头说说。”
工头听后随口说道:“那就叫他砍别门闩吧。”
小师傅回来传了工头的话,白胡子老头说:“帮我找一个墨斗盒。”
小师傅找来墨斗盒递给他,只见他在一棵大榆木疙瘩上,横七竖八打了许多线条就走了。
等工头吃罢饭赶来一问,小师傅说:“那老头已走了,只留下这个榆木疙瘩。”工头气得用脚狠狠地踢了一下榆木疙瘩。这时,奇迹出现了,榆木疙瘩变成了一个个别门闩。工头慌忙跪在地上惊呼:“祖师爷鲁班来了。”众工匠一听,都欢呼起来了。
原来,正果、正道为民除害,感动了鲁班,鲁班就下凡来助一臂之力。第二天,上大梁时,个个别门闩都合适,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刚好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寺庙建成,三道殿门,亭堂楼阁,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寺庙建起后,起名叫法龙寺。(www.xing528.com)
法龙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约始于清末。其为襄阳县南乡七方之一,时全县有七十二方。民国法龙与邻近的潼口称法潼乡,设联保。1949年后,历为小乡、小公社、管理区等;1987年,设乡镇级建制法龙乡;1997年,改设法龙镇;2001年,撤销法龙镇并入欧庙镇,成为地片名称。现今有法龙社区,管辖原法龙镇(街)居民。
法龙社区
清同治《襄阳县志》卷一《地理·里社》记载:“现编坊里共四十,附县柜征收七十二方,……三塘碑,三十里;法龙寺,六十里,以上西南。”
法龙(寺)成为行政区划名称后,其治所驻地设在王家新街。王家新街因王姓建街而得名。据说其来历与一个绰号叫“王钩环”的人有关。
王钩环是老实巴交、勤劳为本的农民,有点口吃。有一天,他喝了些酒,迷迷糊糊赶着黄牛,扛着步犁去犁地。犁地本是他轻车熟路的活儿,可是这天老出毛病,不是犁尖“挖黄”,就是黄牛“裹墒”,犁着犁着,犁尖一下扎进了深土,黄牛奋力使劲,把犁尾巴拽翘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犁钩环被拉断了。王钩环停下手来认真査看,连拍了几下自己的脑门说:喝高了,喝高了,怎么犁加子掉了就不知道呢?再一看,哎哟,犁尖前边卡了一块乌不溜秋、看上去有十多斤重的石头。这就怪了,自己家的自耕熟地,深耕细抄好多年了,怎么今天突然犁出一块石头来?怪事!
地耕不成了,回家再说。一个废石块,放在地里碍事,干脆带回家去。
回了家,把石块往门旁边屋檐沟处一扔,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一天夜晚,雷公火闪,下起了暴雨。每扯一回闪,屋檐处就会猛然一亮,王钩环和老婆在家睡觉,虽说隔着墙壁,二人总觉得与往常有些不同,于是起身细看,一看二人傻了眼:那块石块被雨水淋得乌黑发亮,每扯一回闪它就会反一回光,好像一个火球。二人纳闷,敢情这块石头是个宝石?王钩环把它抱到了屋内。怪,扯闪时它仍然反光。这就引起了他两口子的注意了。
第二天,王钩环抱着石头去讨教族间长者,如此这般一说,长者摇头晃脑一番形容,虽然没说出什么一二三,然而,“王钩环家得了乌金石”却不胫而走,传遍了十里八乡。
一天,一个淘宝的人,慕名而至,找到了王钩环,看了那块石头后,装着不以为然,摆了摆手说,不过是一块普通石头而已,根本不值钱。卖了个关子,道声打扰,拱手施礼而去。王钩环虽说老实巴交,但是,赶集上店,买卖交易的一些手法窍眼他还是见识了不少。再说这块石头见光反光,他认定非一般石头之所能。走就让他走吧,谁知没走出多远,那人自个儿又转回来了。口说就当买个废品,问王钩环要多少纹银。这下可把王钩环难住了。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说多了怕人家不买,说少了怕自己吃亏。
这时他的口吃毛病为他帮了大忙,因为他每和人说话前总要右手撑开五指,嘴里说个“你”字就打忍了。对方领会成五个指头是数目,“你”是让自己表态,于是说,五十两?他又是个“你”字,仍然把五指伸着,五百两?王钩环笑笑不答,仍然把手伸着,五千两?王钩环见对方不断加码,觉得再看看对方动静,于是摇了摇头,对方说五万两?太人心不足了吧!
这时,王钩环算了下账,五万两纹银,若能成交就是三千多斤,码到地上就是好大一堆。对方还了四万,王钩环还是摆头。淘宝的人是行家,当然不会吃亏,于是五万两纹银买走了那块乌金石。
王钩环有钱以后,在那以农为本的时代,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买田置地,因为他住的那个岗上,人烟稀少,他就把那一片几百亩地买了下来,尔后动员一脉相传的王氏宗亲都搬到岗上去住。此后,那岗便叫王家岗了。
因为成了暴发户,王钩环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有了重新认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大兴土木,盖“文昌宫”,聘老师,办学堂,让子孙们攻读四书五经。到了他的孙子辈,明末清初时,他家出了个“海四”,因小名叫海娃,排行老四,人称海四。王海四聪颖过人,书读得好,一路参试,直到殿试,名中“榜眼”,官居四品,在京城为官,因地位显赫,乡亲们称其为“海四爷”。海四爷荣归故里,他觉得王家岗是襄阳、宜城、南漳三县毗连的地方,在这里建集镇既能方便百姓赶集上街,又能就近贸易、富裕一方百姓。他便鼓动王氏族人在王家岗南半里处建镇兴街。他自己率先捐钱捐物,有了他的威望和带头,王氏家族其他人也积极响应。不出三年,东西走向的街道形成,街的两端各建一门楼,街道的四周挖了三米多宽的濠沟。海四爷又联络当地富豪、绅士,动员当地的百姓,有钱的捐钱,无钱的出工,修路建桥。因为这条街是王家牵头新建的,故叫王家新街。
多少年以后,王家新街往北过瓮子桥连通渭水,经潼家店、螺丝铺、关路口、麒麟店直达襄阳城;向南经下王家岗、龙家桥、梁家垴到砖庙至宜城;向西经老店子到九仙观,至南漳进保康;向东经陈家新街,过汉江到王家集直至随县新街的官马路。王家新街成了襄阳城南连接襄阳(今襄城)、宜城、南漳三地交汇处的重要集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