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进教育史学引发文化战争故事

激进教育史学引发文化战争故事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斯普林的《美国学校》,美国教育史学才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斯普林对美国公共学校运动塑造美国现代教育体系的贡献是同意并认可的,这是美国教育史的一个常识。斯普林对美国四大少数族群教育问题的历史探讨是《美国学校》的重中之重。

激进教育史学引发文化战争故事

从卡伯莱到克雷明,从《美国公立教育》到《美国教育》,美国教育史故事由简单变得复杂。美国教育史多元文化世界的肤色界限发生了变动,但美国教育史的连续性与方向性并没有因为传统教育史学嬗变为修正教育史学而断裂或扭转。到了斯普林的《美国学校》,美国教育史学才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斯普林的《美国学校》不像卡伯莱的《美国公立教育》那样聚焦于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众多的章节难以形成“七大战役”之类的紧密叙事,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更为松散,最直接的线索变成了时间链条。在斯普林笔下,从1642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史似乎只是简单地按时间顺序排列。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国学校》没有《美国公立教育》那种明显的叙事性和故事性。斯普林只花了一两个章节介绍美国公共教育运动的内容和地位,主要从意识形态角度讨论了美国公共学校的问题。他大力压缩了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的历史篇幅,部分的原因可能在于斯普林要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史的新进展。或许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斯普林的《美国学校》要为少数族群的教育史留下足够篇幅。爱尔兰天主教徒和之前的非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在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的历史成为其基本的叙事要素。斯普林对美国公共学校运动塑造美国现代教育体系的贡献是同意并认可的,这是美国教育史的一个常识[19]但斯普林的历史撰述不是要谱写一曲学校赞歌,而是想揭示和强调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的动因,即当时的美国PAAC支持者尝试阻止美国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社会的趋势。斯普林指出,在美国公共学校运动前夜,诺亚·韦伯斯特的统一民族文化除了面临非裔美国文化和土著美国文化的威胁之外,爱尔兰人的大移民带来的新的文化多样性也成为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重大焦虑。当时的欧洲白人主流群体担忧土著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会玷污他们的白人血统,许多新英格兰定居者希望公共学校能够根除那些野蛮文化。[20]

不同于卡伯莱等传统教育史家对美国公立学校的撰述如此浓墨重彩,斯普林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美国少数族群在教育历史进程中的遭遇。少数族裔与美国学校历史的关联成为斯普林美国学校故事的重要因素和内容。斯普林笔下的土著美国人、非裔美国人和以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代表的白人少数族群在19世纪美国教育史的地位始终不容忽视。斯普林使美国少数族群在19世纪的美国教育史舞台上登台亮相。随着拉美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在20世纪美国社会和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斯普林的《美国学校》在20世纪的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展开了独特的篇章,使美国的各大少数族群走上教育史舞台。(www.xing528.com)

斯普林对美国四大少数族群教育问题的历史探讨是《美国学校》的重中之重。实际上,斯普林在第一章所拟定的两大关键词“意识形态操纵”与“文化战争”正是通过四大少数族群争取教育平等的斗争而具体展开的,尤其是文化战争问题,主要的交战方正是土著美国人、非裔美国人、拉美裔美国人以及亚裔美国人。每一个少数族群专门有一章的篇幅展开他们的教育故事,而且主要描述他们争取教育机会与教育平等的事迹。毫无疑问,少数族群的教育史充满了血与泪,卡伯莱的赞美与克雷明的温情到了斯普林这里基本成了冷冰冰的面孔。在斯普林看来,美国的“公共学校”在漫长的过去从来就不曾对所有孩子“公共”过。美国各大族群围绕文化主导和优势的争夺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结束。[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