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关键内容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关键内容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关键内容

目前大家一致认可的智力定义是: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G因素代表一个人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S因素代表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如绘画、唱歌等)表现出来。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有G和S因素的共同参与。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因素)。

(二)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种。

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五种。

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涵六种。

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构成一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150种(5×5×6),其中每一种智力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

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个人针对引起思考的情境,在行为上表现出思考结果之前,所经过的内在操作历程,即代表个人的智力。操作中的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概念引起了心理学家们广泛的注意。有些心理学家为研究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创造力测验,就是以该理论中的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

(三)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问题等。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1999年,他又提出了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这九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九种智力是:

(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言语智力高的表现。

(2)逻辑—数理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www.xing528.com)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多来自天赋。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指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

(9)存在智力,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2.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

(2)科学的智力观。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言语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和培养。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是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读了大学的人才是人才,也只有通过上大学这条路才有可能成才。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五)三元智力论

1985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的能力。

1996年斯滕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