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老级Franchise与文化Icon:跨媒介下的影像互动

元老级Franchise与文化Icon:跨媒介下的影像互动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星战》系列作为元老级的Franchise,时至今日,在蔚为大观的各门各派特许权电影中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星战》是纯粹从原创电影中生发出的Franchise,自1977年横空出世,成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奇,原创者卢卡斯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并未依托于现在的IP——已畅销的文学或漫画作品,全靠脑海里的剧本创意发展成洋洋洒洒六部曲。

元老级Franchise与文化Icon:跨媒介下的影像互动

说起系列电影,就必须提到Franchise一词,该词原指特许权,在电影产业中,则专指那些由漫画、通俗文学作品、儿童读物或者某部原创电影衍生出的一系列影片,这些影片不仅有着贯穿始终的人物和/或场景,最重要地,还具有推广相关消费产品的强大能力——包括玩具服装、公园游艺设施以及其他各种带有影片标志性Logo的物件。

好莱坞与特许权影片的罗曼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担纲的第一部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电影推出,再到20世纪70年代的巨片,如《教父》(The Godfather,1972)、《大白鲨》(Jaws,1975)、《洛奇》(Rocky,1976)、《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和《星际迷航》(Star Trek,1979),上述每一部都生成了一系列特许权影片。”[2]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电影产业的势力重组与技术变革,唯特许权是尚的风气愈演愈烈,“以流行漫画、玩具为基础的超级英雄电影和科幻动作片被认为是稳赚的押注。这类影片能够被立刻识别,容易营销,还能被电影公司各个部门充分开发。此外,他们很容易衍生出续集成为特许权影片。”[3]连片厂管理者都忍不住抱怨:“不得不束手束脚跟着特许权大片亦步亦趋,不能制作某些特殊风格的电影,哪怕那些电影很有盈利前景,也只好制作可转化成玩具的影片。”[4]

《星战》系列作为元老级的Franchise,时至今日,在蔚为大观的各门各派特许权电影中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星战》是纯粹从原创电影中生发出的Franchise,自1977年横空出世,成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奇,原创者卢卡斯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并未依托于现在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已畅销的文学或漫画作品,全靠脑海里的剧本创意发展成洋洋洒洒六部曲。近年大热的Franchise在原创性上难以与当年的卢卡斯媲美,《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依附于幻想小说,漫威(Marvel)诸侠和DC诸侠都是漫画珠玉在前,这些有能力跻身Franchise阵营的影片,共性之一是有足够鲜明特色的主人公,共性之二是要营造出庞大的故事世界,后者甚至更为重要,因为主人公形象的开发潜力有限,故事世界的广阔程度和丰富程度、其中的故事元素能否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决定了未来的Franchise能走多远。(www.xing528.com)

《星战》系列经久不衰正在于星系幻想世界与核心理念原力(Force)的丰富潜力,堪称故事世界重于人物形象的影片,不同于“XX侠”、007、《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系列那么依赖主演者的明星地位和个人魅力,《星球大战》首部曲推出时,除了个别配戏的绿叶老戏骨,大部分主演都是青涩新人,承当叙事重任的3PO、R2-D2,甚至不需要演员露脸。第一部的成功鼓励了后作延续此路线,《星战前传1:魅影危机》和最新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时隔多年开启新篇,均让新人上阵,只要银河系尚在、原力不灭,太空歌剧就可以重演一遍。这种重故事环境、不倚重明星的思路在20世纪70年代尚未被充分论证,后来电影产业界流行的“高概念”(high-concept)说法实际吸纳了《星战》系列的经验,“高概念就是与明星等值的故事”[5]。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电脑CGI技术和数字摄影机的发展,商业电影潮流已经发生了从star-driven(明星驱动)到high-concept的转向,《星战》系列的另一成就恰体现在卢卡斯和他的技术公司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通过六部曲的实践亲身推进了这场电影技术革命。新世纪初的《星战前传》曾被指责滥用尚不够成熟的CGI技术,破坏了电影的效果,使之看上去如电脑游戏一样粗陋,但卢卡斯执着推进技术革新、以身示范的精神仍可嘉。

自《星球大战》之后,幻想题材的史诗片(epic)渐成大势,从当年紧步其后的《星际迷航》系列(碰巧该系列的新世纪续作也由J.J.艾布拉姆斯操刀,艾几成经典系列续篇专业户),到近年的《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层出不穷。新世纪之初掀起了继20世纪60年代圣经史诗片之后的又一轮史诗片高潮,有趣的是,似乎每次史诗片风潮都与电影技术和观影视听体验的进化相伴,“史诗片通常有以下特征:人物多,尤其是龙套角色;场面大,尤其是战争场景;故事年代久远,最典型要数古罗马;布景壮观,无论是外景还是内景都有明显的撒银子痕迹;配乐气吞山河,交响乐和歌剧合唱团才能用上;主角情感均属于饱满型,太细腻了恐怕会淹没在背景中;长度以2个小时为起点,3小时为中间值,不足90分钟似乎会对不起片商也对不起观众……”[6]影评人周黎明在评论中如是调侃。盘点新世纪热门的Franchise电影,以迪士尼主题公园设施为灵感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是否是史诗尚有争议;《暮光之城》系列陶醉于当代小男小女小情小爱难入史诗殿堂;漫威、DC的诸“侠”系列无非是007或伊桑·亨特的超能变种还不足以构造宏大世界,可和《星战》系列媲美的幻想史诗恐怕还真不多,足以证明《星战》作为半个多世纪流行文化Icon的霸主地位,彼得大帝的“中土六部曲”代表了古装魔幻电影的最高成就,然而会发现后者在视觉设计方面多处与《星战》系列神似(典型如尤达大师的居所与霍比特人的袋底洞,尤达言语神态与中土怪物咕噜的微妙相似),当然托尔金的名著远早于电影小子卢卡斯的创意,但卢卡斯和《星战》首部曲绝对是将幻想世界电影化的先行者,对于后人有挥之不去的影响。彼得·杰克逊坦承:“十五岁那年看《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