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间舞蹈教学方法选择要点

中国民间舞蹈教学方法选择要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今中外积累的有效教学方法十分丰富,现实中广大教师又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行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适应性,某种教学方法的长期运用,会形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一旦贸然改变,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当然,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只有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

中国民间舞蹈教学方法选择要点

古今中外积累的有效教学方法十分丰富,现实中广大教师又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鲜明的个性,既有内容的特定性,又有对象的目标性,并受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和自身条件,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组合,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知识,宜选择讲授法、阅读法等;形成技能,宜选择实习法、实验法等;发展能力,宜选择作业法、研究法、讨论法等;陶冶性情,宜选择欣赏法、陶冶法、参观法等。不过,任何一种方法的功能都具有多面性。例如,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常常采用讲授法或演示法;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就采用练习法;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发展其智慧,就采用谈话法或讨论法。由于一堂课往往不限于一项任务,而同一任务也不限于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有必要把各种各样的方法结合运用。但是,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和完成。如果是开法课(教学初始阶段),为了完成传授新技能的任务,宜选用以语言讲解和直观感受的方法,如讲授法或示范法等;如果是训练巩固课,为了训练学生身体能力,就应该选择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方法,如练习法或实习法等;若一节课完成几个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只完成其中一个教学目的和任务,就必须以某一教学方法为主导,同时有机地运用其他教学方法。

(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任何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知识水平、技能状况、能力高低和智力等发展特征,以及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和爱好,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是中国民间舞教学成败的关键。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和身体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多在十一二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注意力难以持久地集中,教师应少讲解多练习,避免长时间讲解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少灌输多启发,避免产生学习逆反心理;高年级的学生则处于十六七岁的青春发育期,他们此时不习惯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引导,灵活运用情境启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进入大学的学生,心智发育已经比较完全,教师应在技能掌握的同时加强理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运用创造法、指导法等教学方法。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适应性,某种教学方法的长期运用,会形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一旦贸然改变,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习先进的、成功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注意到这一点,盲目照搬,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三)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www.xing528.com)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与才能而定,只有被教师本人准确理解、掌握和创造性地组织运用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对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和条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哪怕别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不可盲目照搬,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方法运用自如。但现实是每位教师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教学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及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并非每一个教师都有能力很好地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有的教学方法很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盲目照搬,就未必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讲解动作清晰流利,能够抓住要点,就可以多用讲解法、比喻法、描述法等,用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激发想象;有的教师示范能力强,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肢体表现力,则可以多用演示法、领舞法,用极具表现力的身体语言感染学生。

总之,教师自身的某些特长或弱点,运用具体教学方法的实际可能性,都应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尽量扬长避短,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本身的效果与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性,既有它的价值所在,也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讲解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动作传授的系统性,但又容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上课容易走神;练习法以身体训练为主,对风格的掌握和肌肉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但重复机械的练习容易造成运动后身体疲劳和情绪流失;角色转换法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风格的理解和巩固,但很容易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教学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节约时间、追求效率。教学方法,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运用也会影响到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力求选择这样经济有效的方法。

除了上述依据外,选择教学方法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条件,并且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再来确定教学方法。当然,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只有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