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黄浦区教研队伍建设与研修成果掠影

上海黄浦区教研队伍建设与研修成果掠影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弄清句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意思。联系上下文,感受维吾尔族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黄浦区教研队伍建设与研修成果掠影

1.观摩案例

由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的蒋琼老师执教的《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在句子理解的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师生引读,了解句段关系,体会总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围绕制作葡萄干的过程来写,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实则为总起句,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无须提出总起句的概念。因此,教师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作用。分层次的朗读,帮助学生建立段落总起与分述的关系。

(2)弄清句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意思。

文中介绍阴房一句,由四个分句组成,从阴房的位置、样子、四壁和里面,由外向内,一个分句介绍了一个特点。学习这样的句子可以让二年级的学生清楚句子的构成,知道几句话如何简洁地合并成一句话。

①学生生字新词,正确朗读句子。

这是一句长句,里面出现了诸如“碉堡”“留”“钉”这样的生字词。通过个别读、借助停顿符号读等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初步扫除理解句子的障碍

②借助基本句式,理解句子意思。

蒋老师通过提问“什么怎么样”“哪里有什么”等,帮助学生了解内容,进一步认识句子结构。同时,要求把阴房的特点说完整,了解句子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阴房的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阴房位置的印象,为进一步理解阴房的作用打下伏笔。

③合并句子,理解分句之间关系。

蒋老师通过简笔画形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阴房后,通过媒体演示,把介绍阴房的四句话合成了一句话,更直观地告诉学生相同的主语可以合并成一句句子,再回到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句子让语言表达更为简洁,有益于学生今后的表达和写作。

(3)联系上下文,感受维吾尔族人的聪明才智。(www.xing528.com)

①体会修饰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当学生运用抓住主干理解了句子意思后,蒋老师指导学生体会省略的修饰成分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流动的”“热”修饰空气,联系上文写阴房特点的句子,体会维吾尔族人巧妙地利用独有的地理条件,设计阴房,才能使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②读出重音,表征句意理解。

教学中,蒋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句子中“这里”二字的重音,通过朗读,可以再次强调阴房的独特设计,它造就了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甜的特点,也是它非常有名的原因所在,更感受到了维吾尔族人聪明智慧。

2.教研员学科教学研究微型讲座

我从互动环节引出的问题入手,结合观看的案例,解答了学员的困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大家受益匪浅。

首先,我明确了句子教学的任务,它包括句子的识记、句子的理解和句子的积累与运用。明确了句子理解是句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其次,阐述了什么是句子理解,并告诉我们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主要有: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以及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第三,我以《葡萄沟》为例重点介绍了第一学段如何选择句子理解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句子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句子理解的教学内容”方面,我认为:首先从句子理解的含义入手思考,句子理解就是从字面文字当中去获得信息,那么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词就会影响句子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尤其要关注“一词多义”的词语,关注比较抽象的书面语,学生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如课例中“阴房”一词,理解了这些词语也就准确地理解了句子意思。

针对互动环节中反映出的问题:教师普遍关注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是所谓的难句,而忽略了一些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句子,应从典型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入手,让学生认识“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有利于学生看清句子的结构,了解句子结构规律,掌握这样的句子结构。逐步认识并理解带有修饰语的比较复杂的单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作为母语学习的材料,教材中句子形式很丰富,第一学段出现各种类型结构的句子,包括比喻句等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又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这时候的句子理解则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在“句子理解的教学方法”方面,要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详细列举出常用的句子理解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提取主干部分,概括句子主要意思”的方法,从长句中提取信息来概括句意,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必须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可能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会影响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学中这样的句子在读懂它的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体会修饰词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语境意义”是最重要的理解句意的方法,如《喜鹊》第二册《树和喜鹊》中的“孤单”,通过“只有”“一棵”“一只”这样的词语理解什么是“孤单”,进而理解句意,同时通过两句合成一句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朗读体会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这样写更强调了树和喜鹊的孤独,体会课文句子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句子形式理解句子意思,通过朗读理解句子意思以及通过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意思,在理解了句子基本意思后,要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的句子,体会课文中这样的表达或是更准确,或者更简洁。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更要有意识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当学生能用悟出的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