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文化与稷下学:以德或以力?

齐文化与稷下学:以德或以力?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王之道在于靠道德感化力而使天下归服,而霸主之道则在于依靠大国的武力将天下压服。孟子也不否认霸道的威力,但认为,霸道虽可以靠强力使天下暂时统一,但这种压而服之的暴力主义终不能使天下长治久安,永致太平。总之,孟子认为,王道高于霸道,一则在于霸道需要以大国为条件,王道不受大国的限制,只要道义厚重,就可以使天下归服。文王以百里之地而王天下,汤以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便是道义力量可以制服强权暴力的明证。

齐文化与稷下学:以德或以力?

本文从王道论谈孟子政治哲学的民本主义价值观。孟子认为,有两条统一天下的道路,即“王道”和“霸道”。他指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可见,“王道”与“霸道”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政治路线。王道的作用在于道德,霸道的作用在于武力。圣王之道在于靠道德感化力而使天下归服,而霸主之道则在于依靠大国的武力将天下压服。孟子推崇王道而贬抑霸道。孟子也不否认霸道的威力,但认为,霸道虽可以靠强力使天下暂时统一,但这种压而服之的暴力主义终不能使天下长治久安,永致太平。就是说,霸道虽可以在短时期内“一天下”,却不能长时期“致太平”,因为依靠强力将他人、他国压而服之,而不能使其心悦诚服,一有机会他们还会起而反抗。而王道则不然,以道德感化力使他人、他国归服,虽有时见效较慢,但一旦服而归顺,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服顺,就如同七十子归服孔子那样。这种“中心悦而诚服”乃王道政治见效长久的根本所在。总之,孟子认为,王道高于霸道,一则在于霸道需要以大国为条件,王道不受大国的限制,只要道义厚重,就可以使天下归服。文王以百里之地而王天下,汤以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便是道义力量可以制服强权暴力的明证。二在于王道不仅可以“一天下”,而且可以长久“致太平”。

基于对王、霸之辨的认识,孟子鲜明地坚持尊王抑霸的立场,高扬王道主义,反对霸道主义。孟子认为,按照尊王大义,各诸侯均应以礼朝王。诸侯一次不朝,天子则贬其爵位;二次不朝,则减其土地;三次不朝,便要兴师声讨问罪。然而作为春秋五霸的齐桓、晋文之辈,不仅不上尊王命,吊民罚罪,反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故“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孟子高扬王道主义,以一天下、致太平为理想目标,自然反对戕贼人道、争夺城池的不义之战,对动辄发起战争霸道主义者,孟子深恶痛绝,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孟子反对的与战争有关的人,大体上有此三种:一是能为国君开辟土地,增加财富,内求富国强兵,外求称霸诸侯的臣子;二是能够利用外交手段为国君结盟他国的臣子;三是为不仁之君谋划发起战争的人。这些人通常被视为“良臣”,孟子则称之为“民贼”,如其言“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与他们在一起“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厌恶之情溢于言表。(www.xing528.com)

《孟子·公孙丑上》载,孟子游齐时,公孙丑问孟子说,如先生当政于齐,是否能重现管仲、晏子之政绩呢?孟子不屑与管、晏比肩,于是挖苦公孙丑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接着说起与曾西有关的一件事,来表达自己对管仲之类霸业的看法:“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这里,孟子借曾西之口说,管仲那样受到其君的信任,而其当政又那样长久,但只做到使君称霸的地步,其功绩实在平平,不足称道。在孟子看来,当时频繁的战争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悦仁政犹解“倒悬”,如果谁能得到管仲那样的机会,帮助齐宣王推行王道,则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孟子分析说:“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