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教育实践与经验:教育学原理简化版

外国教育实践与经验:教育学原理简化版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学体系中,一门称之为“比较教育学”的教育分支学科,就是为此目的而产生和存在的,并均有其理论上、事实上的根据。怎样看待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比较教育学存在必先解决的思想认识前提。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以现代世界各国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地位和发展状况是与我国是否实行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的。

外国教育实践与经验:教育学原理简化版

注意研究我国教育现状和继承历史遗产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吸收当代外国的教育实践经验。

外国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学不断获得丰富、充实,教育学体系赖以建立的重要基础和源泉。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各个民族共同创造财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既创造了本民族文明,也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为丰富人类文明宝藏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我们中华民族在创造、形成我们民族的悠久文明的过程中,也曾经吸收了外国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分,从而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学习和吸收国外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就成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科学也应该是这样。其实,不同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是从文明社会以来就存在着的史实。每一民族的文化在不同时期总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西方文化形成、发展中,先后受到东方国家如埃及、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东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一直在进行,如印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对日本、朝鲜等国的影响,等等;再就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言,意大利文化曾经是近代欧洲文化的摇篮,德国文化在其形成时期先后受到了英、法等国的影响,美国文化是在宗主国英国文化的模式上形成和发展的。只有深入研究和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才可能从广阔的背景下考察各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才可能逐渐地摆脱欧洲中心论。同时,由于文化交流本身也包括了教育的相互影响,因而,在具体考察某一种学校类型或某一教育制度时,才可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从来学术无国界,如今更甚。若对各国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互相比较,得到启发,这对我们取长补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更有帮助。

在教育学体系中,一门称之为“比较教育学”的教育分支学科,就是为此目的而产生和存在的,并均有其理论上、事实上的根据。怎样看待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比较教育学存在必先解决的思想认识前提。(www.xing528.com)

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以现代世界各国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地位和发展状况是与我国是否实行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的。19世纪以前,我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对外界的了解很少,也没有所谓的比较教育学。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并有了比较教育学科。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一边倒,全面学习苏联,对西方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比较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而中断。“文化大革命”中,凡与外国有关的都视为崇洋媚外,大加批判。因此,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地位的真正确立并得到重视和发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历程表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地位是随着我国是否实行改革开放而沉浮的。当我们打开国门,注意向外国学习时,比较教育的学科地位就高;而当我们实行关门政策,拒绝了解和学习外国时,比较教育就受到贬斥。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必然的规律。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所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都属于它的研究对象。尽管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观念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保留和传递文化科学知识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教育活动,它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比较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比较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现其共同规律,以加深对本国教育的认识,同时也为本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理论和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