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社会人才的培养:简化版教育学原理

教育与社会人才的培养:简化版教育学原理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使国家迅速强盛的关键在教育,在于人才的培养。这是由其客观具有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决定的。与教育对人的成材作用的宽泛含义相对应,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看各类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社会人才的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人的才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育与社会人才的培养:简化版教育学原理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理论观点的主要意思是:人有其作为物质财富消费者的一面,又有其作为物质财富生产者的一面。其实,不只在物质财富方面是如此,这个理论观点同样可以用来说明人在知识文化、精神领域的情况。这就是说,人既有作为知识文化等精神财富消费者的一面,又有其作为知识文化和各类精神财富生产者的一面。即人也是知识文化、精神财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如果说,人的成人、成材过程是人对知识文化、社会精神财富的享受和消费的过程的话,则人才的培养就是为了发展知识文化和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才归根到底是在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社会增加了有益的文化。

历史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一种生产方式推进到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永远向着更进步、更文明、更美好的未来前进的。一部文明发展史,积累了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品。

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应当既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有高度丰富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物质财富、物质文明为精神财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提供保障。而精神财富、精神文明反过来促进物质财富、物质文明的生产和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物质和精神是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生产力就包括物质的生产力和精神的生产力这两部分。

不论在物质财富还是在知识、文化、精神财富方面,人都既是享受者、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创造者。而不能只具有消费者的一面而无生产者的一面,也不能只具有生产者的一面而无消费者的一面。人是一切工作的主体,也是一切工作的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来自于人。

教育经济建设服务的说法在义理方面原本就是偏颇的。因为教育不单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地,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长远看,教育又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初发源地,两个文明的汇流都发源于教育。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愈加开阔广大,其内容与形式也就愈加丰富多彩。同样,社会愈发展,人类精神世界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也愈加重大。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只有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个人要生存要发展,社会也要生存要发展。因此,就个人来说,还有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即在社会文化普及基础上从事职业化、专业化的活动。在对人社会化的基础上,教育活动继之要解决人在社会上从事职业,进行专业活动的能力和条件的准备。对个人来讲,这是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学力以求生、自立,也是参与人类共同建设,发展人类文化、文明事业的活动。在原始社会,尚无社会分工,谈不上职业化、专业化,仅存在自然的分工,如性别间的分工。到了文明社会,社会有了分工。这种分工,虽然有明显的阶级性质,却是人类创造、发展文化文明所必需和必然之事。任何社会的成员,从事一定社会生活所需的职业、专业活动,从其不会到会,从其不熟练到能胜任,都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学习的问题,而其一开始就存在着教育活动,则是无疑的事。这种专业的职业教育,一般都在家庭条件下,或是师傅带徒弟,口耳相传的教育形式的结果。科学文化发展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有工、农、商、学等各领域很细密的职业分工和各种不同专业活动。这些为社会生活需要的职业分工和专业活动,就是社会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创造的必由之路和源头活水,而个人就是以这种普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活动方式参与其中。

正是基于以上所述的道理和客观法则,可以说明教育对人类的个体不仅有成人的作用,而且必然还有成材的功能;也决定了教育对人类的群体,不仅有提高其人口素质的作用,也必然还有为其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的功能。我们必须看到这种个、群体之间所存在的深刻的逻辑对应关系。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的社会性也是变化的。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不仅人才本质的内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而且人才的本质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当代,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盛衰、强弱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社会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大事。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使国家迅速强盛的关键在教育,在于人才的培养。因为今天的科学成就决定着明天的生产水平,而今天的教育又决定着明天的科学发展和后天的生产水平。当前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是科学技术,而教育在科学技术竞争中具有基础地位。谁能认清这个问题,把教育提到优先发展的地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我们今天应该做的事,首要的、关键的是提高人的质量。因为未来掌握在有质量的人手中,光明的希望在有质量的青年人身上。

是什么促使了时代的前进?是人类的智慧,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出的才能、思想、文化。

为了就教育对国家、社会所具有的造就人才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理论中不仅应有人才理论的一席之地,而且需要把人才理论和教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人才问题,在今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来说,都是第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这是由其客观具有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决定的。

与教育对人的成材作用的宽泛含义相对应,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看各类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国家、社会需要培养各类高级人才和管理人才。但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产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基础,而且是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没有广大人群素质的提高,没有大量的初级、中级专业人力、人才和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是无能为力的。

社会人才的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人的才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给多种人才的发展开辟渠道,这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根本要求的。所以,不能认为只有当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才是人才,别的都不算人才。正确的人才观既要看到出类拔萃人才的作用,同时又不能使人产生轻视建设者,轻视普通人力、人才的偏颇。在判断人才时,教育者也不能只看分数不看人,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人有无发展前途的唯一依据;也不能只重视尖子学生,忽视或厌恶“差生”。爱因斯坦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www.xing528.com)

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一生在六大领域进行了探索工作,有两项尚无定论,有四项已完全肯定。(六个领域是: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和统一场论。前四项已完全肯定,后两项尚无定论。)这四项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在半年中基本由他完成的。当时,他既不在学术机关里工作,又无名师指导,利用业余时间,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勾画了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要方向。他的相对论发表时,据说全世界只有12人能理解。1918年他发表的引力波理论,直到60年后的1978年才从实验上间接地获得肯定。他为原子物理、光电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有人认为他应获五次诺贝尔奖

就是这样一位奇特人物,从小学到大学却没有一位老师发现他的奇才。有一位中学教师认为爱因斯坦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另一位教师干脆建议他离开学校,认为他有损于学校的尊严。而他也正好厌烦学校的呆板机械作风,便愉快地接受了那位教师的建议,毅然离开了学校。他是不是在学生时代没有显露才能呢?不是的。他12岁就自学了欧氏几何,16岁就自学了微积分。他这种很强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才能显示了他从事科学探索的潜力。为什么就没有老师发现他的才能呢?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个悲剧,也是教育学上发人深省的问题。

旧教育制度下的差等生,却在科学上创造了奇迹。正是他的这一奇特的经历,使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在教育上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于1936年的一篇讲话稿《论教育》里。这是教育学、人才学、哲学应该挖掘的宝贵财富。

所以,作为肩负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各级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使人尽其才,人才辈出。

现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人们正面临着考验。我们应当重视教育作为精神生产的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

教育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启迪、促进和发展人的精神。教育之所以产生、存在并延续,就在于它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个体的发展,所以教育的根本职能就是促进人的个体的发展。这里的个体的发展又主要指人的精神的发展,即智力、情感、社会意识、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品质等等的发展,因为这些乃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所在。所以,人类今天在体力上并不强于古人,而在智力上却远远超过古人。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的劳动力的发展,主要的就是其智力的发展,更广泛一点讲就是其精神水平的提高,亦即作为过程来看的精神生产的扩张与增强。总之,教育的最终的根本功能就是发展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生产力是人类征服、改造和发展其自身精神世界的能力,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能力。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曾依靠教育的力量,建设国家,复兴民族。例如,普鲁士于1806年耶那一战,大败于法国之后,普鲁士哲学家费希特(1762—1812)于1807—1808年之间,在柏林对德意志国民做了十四次公开讲演,号召全德民族统一团结。他主张以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国,他认为德国的复兴要从教育上着手。他的《告德意志国民书》(演讲)、《大学改革计划书》等著作和他的教育思想为德意志的国家教育打下理论基础。后来普鲁士教育当局采取了他的计划,积极振兴教育,终于在1866年一战胜奥,1870年再战胜法,从而完成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当时普鲁士大将毛奇(Moltke)将军,将战胜奥、法的功劳,归之于学校教师。我们当然不能说德国的复兴,完全是由于费希特的教育计划的结果,但无疑费希特以教育作为救国之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情。

以武力著称的拿破仑也十分重视教育,以积蓄智力资源。拿破仑年轻的时候,就受到过著名科学家蒙日和拉普拉斯的熏陶,因而他深知学校的智力价值。他说过:“在我们的一切制度中,公共教育是最重要的。现在和未来,一切都得依靠它。”他曾要求议员们“仔细了解在初等、中等学校和国立中学的公共教育情况,查明为什么有些学校成功,有些学校松懈”。拿破仑极为重视教师和学者的作用,尊重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对于在大革命处于生死关头创建起来并发挥重大作用的巴黎理工学院,他更有着特殊的感情。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第二天他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院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当时的领旗人,学院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院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院梯形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好学。

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学家称之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革命不彻底,接着进行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过程却是迅速的。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其重要特点,就在于发展科技,重视教育与人才建设。日本把教育作为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提到确保国家未来前途的战略地位,以教育立国。这一政策使日本的启蒙维新思潮得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取得显著成效。

总之,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人才则是宝中之宝。哪个国家、民族、地区人才多,质量高,哪个国家、民族、地区就兴旺发达;哪个国家、民族、地区人才少,质量低,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就必然缓慢。中国两千年来的教育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文化发达,人才就兴旺,天下也就兴旺,反之亦然。人们为此得出的结论性的认识就是:教育之盛衰关系人才之盛衰,人才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当今,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所以,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应当成为我们今天的共识。与以上事例恰成鲜明对照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教育曾极大地受到以反智、反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极“左”路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国家建设中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在邓小平对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做了深刻论述并得到确立之后,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文化大革命”十年,由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学校成了“阶级斗争的阵地”。政策的矛头直接指向知识和知识分子,给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内伤。在极“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尽管有时也喊要培养建设人才,要发展教育事业,但人才始终不受重视和爱惜,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也日趋低落,给20世纪的中华民族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训。

在当代,在今日世界,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可以说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决定着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和性质。种种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甚至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言行,不仅直接关乎知识分子的利害得失,而且总是对教育事业进行干扰,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必须克服的一个思想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