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理论课程计划的重要性

教育理论课程计划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育理论课程计划的重要性

1.【参考答案】

优秀教材的特点包括:

(1)教材应具有吸引力(新、众、美、趣);

(2)教材应使学习者感到轻松自在;

(3)教材应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心;

(4)教材应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5)教材应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6)教材的内容应适合学习者的水平,具有较强的可学性。

2.【参考答案】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 学科课程具有以下缺点:

(1)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前人获得的经验,教学过程又主要是课堂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经验产生深刻体验;

(2)学科课程的知识是预先结合各方面因素设定好的,变通性较差一些,不容易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

(3)学科课程的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3.【参考答案】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活动课程的优点:

①有利于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关照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

②有利于加强教育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③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2)活动课程的缺点:

①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强的片面性;

②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③表面上看活动课程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④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4.【参考答案】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它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4)课程理论。

5.【参考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6.【参考答案】(www.xing528.com)

课程内容是指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3)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品,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7.【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课程标准的作用包括:

(1)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8.【参考答案】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具体包括: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9.【参考答案】

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提出了关于课程设计的四个问题,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具体内容包括: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10.【参考答案】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具体包括: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1.【参考答案】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辛德等人将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分为三种,包括:

(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2)相互调适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课程缔造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