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教育无限可能-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创造教育无限可能-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母亲向老师力争无果后,只好带着爱迪生离开了学校。虽然远离了同龄孩子,但在这所“两个人的学校”里,母亲用特殊的爱和教育方式,让爱迪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收获。以知识渊博而闻名的爱迪生,成功的起点就在他和妈妈“两个人的学校”里,在和妈妈一起读过的每本书里。

创造教育无限可能-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爱迪生刚出生时脑袋很大、很笨拙,但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尽管他满是缺点,爱淘气,但我从心底爱着这个孩子。

与其斥责爱迪生的缺点,我更希望拓展他的优点。

——南希

说起爱迪生的故事,总要回到他8岁上学那年。那时候的爱迪生在学校里不但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才能,反而经常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当时,学校里只上阅读、写字和算术课。一次,老师正在讲解算术题,爱迪生突然发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老师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吗?”爱迪生只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想,又问道:“2加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回了家。老师对爱迪生的母亲说:“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怎么教都教不会,我们不愿教这样的学生。”母亲向老师力争无果后,只好带着爱迪生离开了学校。

尽管离开了学校,但是南希一点都没有放弃爱迪生,她决定自己承担起教育爱迪生的重任。她给儿子讲述了牛顿如何从一个不聪明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大科学家的故事,鼓励爱迪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学习科学知识。(www.xing528.com)

南希的决定是正确的。此后,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人类先哲的智慧和思想。南希认为:多思比简单地死记硬背更重要。只要爱迪生看得懂的书,不管多难都给他看。南希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她把这所“两个人的学校”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庭院里一片葱绿,她和儿子一边纳凉儿,一边读书;入秋,爱迪生又读起了《鲁滨孙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文学作品;冬天,外面白雪皑皑,她坐在火炉边给爱迪生授课。她讲地理,如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各地周游,穿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非常注意帮儿子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爱慕不已,以至于朋友们都管爱迪生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

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爱迪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时,他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9岁时,他已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如帕克写的《自然与实验哲学》,这本书有好几百页,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即使是中学毕业生也会觉着这书很难懂,可爱迪生却读得津津有味。书籍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爱迪生后来曾回忆说:“读书对于智慧,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虽然远离了同龄孩子,但在这所“两个人的学校”里,母亲用特殊的爱和教育方式,让爱迪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收获。她教爱迪生学习算数、英语、文学、社会科学……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南希从不拘泥于教科书,而是注意从身边发生的事进行引导。面对爱迪生的疑问,南希从不给他标准答案,而是一起和他翻阅百科全书,和他一起思考,尽力保护好儿子的好奇心。因为她相信:有好奇心就会不断学下去。“我不强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乐。”这样的教育方式给了爱迪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为爱迪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以知识渊博而闻名的爱迪生,成功的起点就在他和妈妈“两个人的学校”里,在和妈妈一起读过的每本书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