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德治思想:以德生利

孔子德治思想:以德生利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以推崇的正义、伦理为基础,将财富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精神财富,如知识和各种心灵与德性、克制;第二类是肉体财富,如人们的健康,无疾病;第三类才是一般的物质财富。柏拉图主张 “德性不是来自物质财富,相反,财产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财富都是来自德性”。柏氏退一步讲,人们可以追求财富,但应受道德准则的节制,追求财富应当 “注意和谐与秩序的原则”。

孔子德治思想:以德生利

柏拉图以推崇的正义伦理为基础,将财富分为三类 (或称三等):第一类是精神财富,如知识和各种心灵与德性、克制;第二类是肉体财富,如人们的健康,无疾病;第三类才是一般的物质财富。在他看来,精神财富是第一等的,最重要也最宝贵。他主张:所说的财富,倘若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人,那么不能称之为财富,如果所有者是鄙贱的,那么财富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最大的恶。

柏拉图主张 “德性不是来自物质财富,相反,财产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财富都是来自德性”。[14]他认为:财富的价值要根据其所有者是否有德性,是否能贤明地使用财富而定。[15]财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实现高尚目的的手段。财富和美德二者不兼容,巨富和幸福亦并不等同,富人不可能同时是有德之人,也不一定能成为善人。

人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这是个人甚至国家招致祸害、灾难和产生罪恶的根源。柏氏退一步讲,人们可以追求财富,但应受道德准则的节制,追求财富应当 “注意和谐与秩序的原则”。

柏氏甚至把人性与财富、工农商结合起来分析。他指出人性 (人的灵魂) 可被分为三个等级,即理性、意志和情欲,他又指出三个等级各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即智慧、勇敢和节制。有智慧、勇敢道德品质的“哲学王” 和卫国者,不需要掌握工、农、商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操作,他们只需掌握治国、治民的知识和本领。甚至引申出,私有财产和金钱是邪恶的根源,会导致失德腐败。

他在 《理想国》 的第三卷、第五卷公然对统治阶层提出了公产 (有译为共产)、公妻 (有译为共妻) 和废除家庭的规定,这是柏拉图在经济生活上的空想部分。他认为,护国者和卫国者 “第一,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以外,他们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第二,任何人不应该有不是大家所公有的房屋或仓库。至于他们的食粮则由其他公民供应,作为能够打仗既智且勇的护卫者职务的报酬,按照需要,每年定量分给,既不让多余,亦不使短缺。他们必须同住同吃,像士兵在战场上一样”。[16]他的根据和理由是,若统治者和士兵有自己的家庭和财产,便不能专心国事,不能成为人民福利的真正维护者。而且容易变成暴君,彼此倾轧,阴谋夺权,有害国家的和平与安定。柏拉图进而主张,女人应归男人共有,“任何人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17]因为柏氏认为,凡能使国家安定、团结、和谐的都是好的,私有易使国家分裂。共产不分 “你的” 和 “我的”,国家没有你我之分,则最有秩序。(www.xing528.com)

柏拉图主张公妻及取消家庭,“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18]他这一设想的理由是:一是没有家庭,男人可无后顾之忧,能尽效国事;多数女子免为家务之苦,可与男人同受训练,同为国服务。二是有利于培养国民,子女由公家抚养,免家庭恶习,不会承继父母坏榜样,而且自幼无家庭,只知有国,从小过团体生活,免生个人观念。

柏拉图着重指出,护国者和卫国者都不需要,也不许有金银,甚至禁戴金银饰物。对此,他曾详述道:“至于金银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们,他们已经从神明处得到了金银,藏于心灵深处,他们更不需要人世间的金银了。他们不应该让它同世俗的金银混杂在一起而受到沾污;因为世俗的金银是罪恶之源,心灵深处的金银是纯洁无瑕的至宝。国民之中只有这些护卫者不敢与金和银发生任何关系,甚至不敢接触它们,不敢和它们同居一室,他们不敢在身上挂一点金银的装饰品或用金杯银杯喝一点儿酒;他们就这样来拯救他们自己,拯救他们的国家。他们要是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他们就从人民的盟友蜕变为人民的敌人和暴君了;他们恨人民,人民恨他们;他们就会算计人民,人民就要谋图打倒他们;他们终身在恐惧之中,他们就惧怕人民超过惧怕国外的敌人。结果就会是,他们和国家一起走上灭亡之路,同归于尽。”[19]应当顺便指出两点:一是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提倡的 “公妻”、不准有家庭、不许有私产等规定,为何不实行于平民,而只幻想在护卫者、卫国者中间推行呢?因为按他的观点,平民无足轻重,只是上两个等级的附属品,并无地位可言;二是柏拉图到晚年著 《法篇》 时,已察觉 《理想国》 中的公产制度不可行,乃改为均富等政策。

柏氏的财富观更多的是一种脱离社会和人们实际的精神理性,亦即他一再强调的 “至善” 理念,连亚里士多德都评论他的这位老师是 “空想”。柏拉图也写道:“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