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冶金企业环保:清洁生产概念

冶金企业环保:清洁生产概念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后,在世界

冶金企业环保:清洁生产概念

纵观人类保护环境的历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排放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当时的工业尚不十分发达,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对较少,而环境容量较大,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人们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环境;第二阶段是稀释排放阶段,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为了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环境影响,采取了将污染物转移到海洋或大气中的方法,认为自然环境将吸收这些污染,但人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对污染的吸收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开始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计算一次性污染排放限度和标准,将污染物稀释后排放;第三阶段是末端治理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高度工业化时代以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们占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日益强烈,人类盲目认为,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副产物,只需略加治理,就可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自然界的容量和自净能力,从而导致地区性公害乃至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在舆论和法规的压力下,工业界不得不从“稀释排放”转向“治理污染”,即针对生产末端产生的污染物开发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即“末端治理”。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显出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处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往往不是“彻底的”处理,而是污染物转移,如烟气脱硫、除尘形成大量废水和固体废物,废水集中处理产生大量污泥等,不能根除污染;第三,它基本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未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

世界发达国家以前的状况一样,由于环保投入增加的速度不能抵消污染物排放增加的速度,我国的环境质量也出现了持续恶化的趋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局面仍在加剧,工业废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土地沙化严重,物种退化、数量锐减,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采用末端治理不仅使企业不堪重负,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酸雨、有毒有害废物增加等许多新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危险。随着“末端治理”措施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末端治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国家的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如“环境预防”、“废物最小化”、“减废技术”、“零排放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等方法和措施,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削减污染物的量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这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人们认识到革新工艺过程和产品的重要性。在总结工业污染防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战略和推广计划,环境保护进入第四阶段,即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最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但其内涵都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这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已成为一种潮流,体现了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199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少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少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通过产品设计、能源和原料选择、工艺改革、生产过程管理和物料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实现源头控制,使企业生产最终产生的污染物最少的一种工业生产方法。清洁生产既包括生产过程少污染或无污染,也包括产品本身的“绿色”,还包括这种产品报废之后的可回收和处理过程的无污染。应当承认,在目前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下,清洁生产还是个相对概念,所谓清洁生产技术、清洁产品、清洁能源和清洁原料都是相对于传统的和常规的技术、产品、能源和原料而言的。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产品、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服务三个方面,主要内容有:

(1)它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生产从设计开始,到产品使用过程直至最终处理,给予全过程的考虑和要求;

(2)它不仅对生产,而且对服务也要求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3)它对工业废物实行源削减,一改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

(4)它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末端治理相比,更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5)它着眼于全球环境的彻底保护,为全人类共建一个洁净的地球带来希望。

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与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表现在:

(1)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

(2)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www.xing528.com)

(3)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设备;

(4)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5)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6)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

清洁生产除强调“预防”外,还体现了以下两层含义:

(1)可持续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不断持续进行的过程。

(2)防止污染物转移。将气、水、土地等环境介质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末端治理中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转移。

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概念中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

(1)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包括清洁的、高效的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清洁利用矿物燃料,加速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2)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包括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组织物料的再循环;优化生产组织和实施科学生产管理;进行必要的污染治理,实现清洁、高效的利用和生产。另外,还要保证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产品本身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产品失去使用功能后,应易于回收、再生和复用等。

(3)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核,即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清洁生产要求两个“全过程”控制:一个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品产出、产品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另一个是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采取措施,提高效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的发生。

(4)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的最大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改进。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所谓清洁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是和现有的工艺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推行清洁生产,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地提出新的目标,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

冶金行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产业规模庞大,生产工艺流程长,资源能源消耗高,各类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产生量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影响较大。因此,在冶金行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行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冶金行业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开创冶金企业污染防治新局面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