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协奏曲:多元风格及体裁特性研究

钢琴协奏曲:多元风格及体裁特性研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肖邦在他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中,有三个乐章,使用了奏鸣曲式,即《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这三个乐章在调性回归方面,都存在意外进行的调性回归。《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e小调,副部主题是E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同主音大调,形成远关系的调性对比。

钢琴协奏曲:多元风格及体裁特性研究

传统的歌曲结构中,奏鸣曲结构在运用中有很多基本的结构原则着这些原则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协调回归”原则。“协调回归”是指在奏鸣曲式上,基础部和再现部中的基本部分(主题)的对比统一的协调结构。在具体提示部分中,基本部分的两个主题,即主体主题和副部主题在日程安排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相比,在维也纳古典主义时代中,使用较近的关系预兆对比的情况较多。(主语和主语)这两项主题在一定结构上需要调整,主体主题和副部主体也将以辅语为主来完成。这种调性回归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基础,也是奏鸣曲式的特征之一。

肖邦在他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中,有三个乐章,使用了奏鸣曲式,即《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这三个乐章在调性回归方面,都存在意外进行的调性回归。其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f小调,副部主题是降A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关系大调。在再现部中,是一个缩减的再现部,也就是说这个乐章的再现部,在再现时没有再现副部主题,由于在再现部中,没有副部主题出现,使得奏鸣曲式中的调性回归也就不存在了。《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e小调,副部主题是E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同主音大调,形成远关系的调性对比。在这个乐章的再现部中,主部主题仍然是主调e小调,而副部主题是G大调,副部主题是主调e小调的关系大调,形成另类的调性回归。如果说上面两个调性回归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曲式结构的影子,那么《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调性回归就完全不能让人理解了,这个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f小调,副部主题是降A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关系大调。在这个乐章的再现部中,主部主题仍然是主调f小调,而副部主题也仍然是降A大调,再现部的副部主题同呈示部的副部主题相同,都是降A大调,主调f小调的关系大调,这种调性回归,在传统曲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同时,也使得肖邦的这个乐章的奏鸣曲式形成了独特的结构形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