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分析

云南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分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存在三个原因:第一,校企合作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民间性,缺乏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没有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比如,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项目支出中普通教育有362002.4万元,而职业教育仅有40386.5万元,是普通教育项目支出的九分之一。

云南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分析

1.职业教育的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在中国的文化观中: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工则是“奇技淫巧”,应该“绝巧弃利”。殊不知正是这种“奇技淫巧”创造了西方早期工业文明及当代的资本主义。职业技能与技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弱项由来已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难点。这也让人们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只是普通教育的补充,是学习成绩不好,无法考上普通高中的无奈选择。同时,由于职业教育资源缺乏,自身发展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生源质量较低(主要是中考高考成绩较低),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由于这种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观念,很多家长都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到职业学校读书,这也是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原因之一。

2.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存在偏差

发展定位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而职业教育又是一项必须“接地气”的社会工程。云南职业院校目前在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科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学分课程模块的设置等方面,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分类和产业结构不匹配。一些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因为招生压力、学校发展等因素,存在专业设置模糊,盲目跟风办学的情况,缺乏有特色、拿得出手、喊得响的专业。结果往往带来的是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不好,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对接度不高,造成了就业和产业用工的结构性失衡。此外,在调研中还发现,云南地区职业院校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合作较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半供给了经济发达地区,与本地区的行业、企业交流较少。对自身发展定位认识不足、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可以说,云南的职业教育缺乏“云南特色”。职业教育办学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所以学校在开设专业和课程、开展实训等方面既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又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当前,云南支柱产业的优势和区域经济情况是云南职业教育的大背景。所以,保证云南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扶持具有“云南特色”的职业教育。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2008年以来,云南为充分利用和整合职教资源,调动企业、行业参与办职教的积极性,由学校牵头,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2008—2009年,云南省共组建了涵盖农业、旅游、工业、冶金矿业、交通艺术林业、国土资源、财经领域的15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0个州市职业教育集团。但是,这些职教集团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由于企业办学的义务、责任和利益不明确,企业参与办学的运行机制不尽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一些学校所谓的校企合作,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只是提供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浅层次的合作,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很难推行,校企合作仍然是“校热企冷”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存在三个原因:第一,校企合作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民间性,缺乏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没有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政府尚未组建专门的协调监督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对校企合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并且投入校企合作的专项经费也比较少。第二,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所产生的机器损耗费、人员管理费等报销比例较少,并且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因此,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给学生提供的都是最基层最低级的技术支持和岗位设计。企业没有真正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来考虑,也不会将企业最核心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给校企合作的学生,像合作出版教材、参与课程研讨、技术研发合作等都属于空白。这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第三,学校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学生缺乏专业技能,在进入职场后无法直接上手企业交办的工作,学校教学内容与职场实战脱节,导致学生在企业中很被动。企业接收的学生不能游刃于具体工作中,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合作意向低下。(www.xing528.com)

4.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受阻)

尽管近几年来,教育部和云南省已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等文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体上来说,由于这些政策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导致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政策的最大效用。

各级地方政府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对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政策或法律法规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在地方教育政策制定上,又不能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或者政府的能力,使得制定出的政策缺乏实际操作性。如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信贷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不高,许多地方难以做到城市教育经费附加按不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很多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由于各种现实阻力,很难及时拨付给职业学校,少数地方政府还出现拖欠教师工资和教学设备设施款项等情况,这就造成云南职业教育的经费出现了很大的短缺,最终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5.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

造成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首先,对于国家来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特殊,与其他地方相比较,如果发展相同层次的教育,所需要的资金远远高于内地。其次,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山区、贫困、边疆等特点,导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困难。此外,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普通教育,这样投入到职业教育的经费自然就少。比如,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项目支出中普通教育有362002.4万元,而职业教育仅有40386.5万元,是普通教育项目支出的九分之一。在“十二五”末期,文山州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财政资金大约为49.09亿元,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4%,其中投入中职教育的比例不足5%,这远远低于投入中小学教育的平均水平。对于要承担大量学生实习实训,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职业院校来说,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云南省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8亿元,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75.1%;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9.82亿元,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83.1%;201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9.46亿元,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82.8%;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9.79亿元,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83.4%;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8.64亿元,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86.8%。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来看,云南职业教育经费过分依赖于国家财政性经费和事业性教育经费,其他渠道的经费,例如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和社会捐赠经费所占比例较小,来源较不稳定。由此可知,云南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主要来源渠道单一,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健全的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