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圆明园:世间消逝的花园

圆明园:世间消逝的花园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浩大绵长的建筑历程当中,圆明园以其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者、西方建筑精华的汲取者、无数精美绝伦珍品的收藏者等身份,扮演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角色,号称“万园之园”。从雍正朝开始,清帝开始驻跸此园,圆明园从普通的皇家园林演变为离宫型皇家园林。在当时,圆明园已经蜚声中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圆明园历经了百年的风雨磨难,屡遭劫掠,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世间消逝的花园

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内依稀可辨的古迹遗存和曾遭焚毁而独有的历史沧桑感,是那些眷恋历史的人游览追思的场所。而许多来北京观光的匆匆游客,到京西北一带,也许更多可能去颐和园香山,而舍去了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资深背包客推荐:

昔日的“万园之园”,既是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民族复兴的原动力

主要看点:

大水法

京西北,上风上水。一派自然天成的山水,祥和而宁静。在这块天然风水宝地上,王公贵族们不断兴建园囿,经过历代皇家园林的层层渲染,又使这里充满了华贵雍容的气度。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即满洲人入关后不到40年的时候,还没有疏远骑射天性的皇家贵族们就开始在北京西北一带陆续修建皇家园林。走出宫城,出西直门向北不远,就可以在“三山五园”间放逐自己的山野寄托。从当年重修玉泉山澄清园(后称静明园)开始,历经180余年,营造起了以“三山五园”为架构的皇家园林。这样,在西山脚下,万泉河畔,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园林风景群。

在这浩大绵长的建筑历程当中,圆明园以其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者、西方建筑精华的汲取者、无数精美绝伦珍品的收藏者等身份,扮演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角色,号称“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相当于一个颐和园。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到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的建设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长达150多年。正可谓“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从建筑组成来说,圆明园拥有殿宇、江南园林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职能。从雍正朝开始,清帝开始驻跸此园,圆明园从普通的皇家园林演变为离宫型皇家园林。因此在当时,它不仅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华美的风景大全和皇家珍宝博物馆,也是当之无愧的政治中心。

圆明园遗址

西洋楼遗址精美的石刻

在圆明园的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汇集了无数的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全园100多组建筑群落无一雷同。水面曾占圆明园全园的一半以上,大、中、小型水面与环流的溪水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很多景观直接以水为主题而命名,凸显了水景园林的特色。喜欢新奇玩意儿的皇帝对西洋风也表现出了好奇,于是在圆明园中除了中国风格的设计,还移植了一部分西洋风格建筑,最有名的是为观看西洋喷泉而建的三组建筑——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此外还有海晏堂、谐奇趣、黄花阵(迷宫)等西洋楼台。在当时,圆明园已经蜚声中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www.xing528.com)

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圆明园已经死了。1900年八国联军再一次攻陷北京,圆明园重又遭到灭顶之灾,在清代有限的国祚内,再无修复的可能。圆明园历经了百年的风雨磨难,屡遭劫掠,最终沦为一片废墟。1983年,圆明园才正式被确立为遗址公园;2000年,圆明园才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时距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正好100年。经过整修,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复现端倪,形成福海、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大景区,春季的“踏青节”、夏季的“荷花节”、秋季的“菊花节”、冬季的“游园会”,形成四季系列旅游文化活动,长春园近千亩荷花成为北京面积最大的荷花景观。

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内依稀可辨的古迹遗存和曾遭焚毁而独有的历史沧桑感,是那些眷恋历史的人游览追思的场所。而许多来北京观光的匆匆游客,到京西北一带,也许更多可能去颐和园、香山,而舍去了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作者手记

1.游览圆明园,一般都从绮春园宫门开始。可参考以下线路:绮春园新宫门—石残桥—凤麟洲遗址—三园交界处—含经堂遗址—狮子林—西洋楼景区—福海东岸—三园交界处—绮春园宫门。

2.如果自己游览,最好掌握一点关于圆明园的历史知识和对原有景点的介绍,否则面对大片遗址难免不知其所以然。在长春园东北部远瀛观遗址附近有一个圆明园史展览馆,系统地展示了圆明园建园、被毁、荒废、修复的情况,参观免费,每半小时有定时讲解。

3.圆明园遗址公园面积很大,进园游览最好安排充分的时间,否则只能窥其一角而不能观全貌。

到达

地铁4号线圆明园站下车即可。

门票

大门门票10元,学生、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免票。西洋楼遗址景区15元,含大水法、展览馆、迷宫三个景点,学生5元,1.2米以下儿童免费。

周边景点

颐和园、香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