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共同体组建与计划

实验共同体组建与计划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第一学期始,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小学课题组制定了小学阶段的实验计划。在此基础上,5所实验学校制定了各自总的实验方案。学校课题组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每学期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从区域到学校,各实验主体都明确了实验学科、实验教师。

实验共同体组建与计划

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小学学段子课题组建了由3位科研员和5所小学组成的实验共同体。这5所实验学校是:高一小学、启新小学、交大附小、光启小学、漕开发小学。在此基础上,各实验学校组建自己的研究共同体。如光启小学:学校在原先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科研室与教导处的联合,把科研工作作为学科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把科研、教研相结合,把科研的过程融入学科的教研活动中,制定了比较翔实的研究计划,形成了由教科室统领、学科教研组主抓、各备课组研究实践的组织框架结构,使科研课题的研究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参与研究的教师们个人学期研究目标明确,使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2012年第一学期始,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小学课题组制定了小学阶段的实验计划。在此基础上,5所实验学校制定了各自总的实验方案。在学校方案交上来后,小学课题组对各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审阅,并提出总的要求:

(1)实验内容要做系统设计,即六个方面的整体思考与规划。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研究,学校要在培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积累材料。

(2)基础型学科中的系统设计,必须以统整指南为载体,条件不成熟的可以先做单元统整。

(3)关注创新素养与学科培养目标的结合,是学科培养目标的深化与细化。

结合要求和校情,再对各学校提出初步的修改。

(1)高一小学:加强教师层面基础型学科的系统设计研制课程统整指南,建议先从英语数学学科入手;有了系统设计,才可能有系统培养。

(2)光启小学:结合学校传统的OM特色进行设计,学校特色很明显;之后的实验要在原有的活动、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到学生素养培养的内涵与效果;特别是基础型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原来统整的基础上将OM理念与学科结合,进行拓展和深化,抓住学科当中创新素养培养的本质特点,不是为OM而OM。

(3)启新小学:在课程实施中的培养作了很深入的思考,对于培养什么和怎样培养做了校本化的设计;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上。

(4)交大附小:依托交大资源,开发拓展型课程;数学是重点实验学科,提升品质,引领示范其他学科;语文建议不要做专题式的实验,否则就难以做到系统培养;建议选取个别年段个别教师先行实验,从单元统整开始;实验内容要做系统设计。

(5)漕开发小学:依托漕河泾开发区资源,建设拓展型课程;语文学科从单元统整开始,夯实研究的基础;方案设计中实验内容要做系统设计。

学校课题组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每学期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从区域到学校,各实验主体都明确了实验学科、实验教师。其中涉及的实验学科,5所实验学校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涵盖了基础型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及一部分拓展型课程。

在实验目标与内容上,各实验学校既体现了总课题组的要求,又反映了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如高一小学:

研究目标:(www.xing528.com)

(1)更新观念,唤起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建立对话共享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个性品质。

(3)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促进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思维品质。

研究的基本框架:

表2-12 高安路第一小学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研究基本框架

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我们提出相关概念的指向:

创新意识主要指创新动机、兴趣、欲望。

创新精神主要指创新意志力、批判精神、主动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

创新习惯主要指乐于表达、交流、合作,勤于动手、实践、思考,敢于提问、质疑,保持自信心好奇心

创新的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一般的创新技能主要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写作、表达的技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