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传播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

视听传播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例如,在晴朗的白天,环境的平均亮度约为10000cd/m2,视觉范围为200~20000cd/m2,低于200cd/m2的亮度就会引起黑色的感觉。画面构图时应当注意利用均衡心理使画面产生稳定的美感。

视听传播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

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

1.3.2.1 视听感知规律

1.视感知规律

(1)人眼的视觉特性。

①视觉的光谱灵敏度。光源的辐射功率是一个与视觉特性无关的客观物理量,但是人眼对辐射功率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眼对波长555nm(纳米)的绿光的灵敏度最高,而随着波长的增加或减少,灵敏度逐渐下降至零,即在可见光谱范围之外,即使辐射能量再大,人眼也是没有亮度感觉的。这是由于波长越短人眼中的光学介质对光波的吸收作用越强,而波长越长人眼感光细胞的敏感性越差。事实上,可见光是波长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光不是一种波长的光,而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

②视觉范围。人眼的视觉范围是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变化的范围,它在数值上等于亮度上下限之比。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最低可至0.0001cd/m2(坎德拉每平方米),最高可达几百万cd/m2,这样宽的视觉范围是任何光学仪器望尘莫及的,但是人眼不能同时感受到这样大的亮度范围。实际上,当人眼适应了某一环境的平均亮度之后,所能分辨的亮度差别的范围就会小得多。在平均亮度适当时,人眼的视觉范围为1000∶1;在平均亮度很低时,视觉范围仅为10∶1。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人眼在观察实际景物时,亮度感觉并不是完全由景物的亮度所决定的,它还与周围环境的亮度有关。例如,在晴朗的白天,环境的平均亮度约为10000cd/m2,视觉范围为200~20000cd/m2,低于200cd/m2的亮度就会引起黑色的感觉。而环境的平均亮度降低为30cd/m2,视觉范围为1~200cd/m2,此时100cd/m2的亮度就已使人眼感到相当明亮。可见,人眼的亮度感觉随环境亮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教学中,为提高电视、投影画面的亮度,就需要遮挡门窗以降低室内环境的亮度。

③彩色视觉。现代神经生理学证实,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红、绿、蓝三种感色的锥状细胞,这是一类感光细胞,人眼的彩色视觉就是由这些感光细胞提供的三种彩色视觉合成的综合结果。物体的颜色是物体表面对日光中某些光谱成分的反射引起的视觉效果。例如,日光照射到黄色的讲台时,日光中只有黄色被反射,而其他光谱成分均被吸收,因此人眼就产生黄色的视觉。又如日光中只有几种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被反射,它们同时作用于人眼时形成了混合效果,产生了咖啡色的视觉效果。人们通常用亮度、色调、色饱和度三个特性来描述人眼能看到的色彩光(即彩色的三要素),人眼看到任何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其中,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它与被观察物体的发光强度、照射光的强度及反射光的强度有关;色调是人眼看到一种或多种波长的光时产生的彩色感觉,它反映颜色的类别,并决定颜色的基本特性;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或者说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深,颜色越鲜明或者说越纯。通常把色调与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总之,亮度表示某彩色光的明亮程度,而色度则表示颜色的类别与深浅程度。

④分辨力。人眼的分辨力是人眼刚能分辨出被观察物体上相邻两点至人眼所张视角的倒数。人眼的分辨力不仅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光的照度有关,还与景物的相对对比度有关。另外,观察静止和运动物体时人眼的分辨力也不相同,运动速度越高,分辨力越低。电视技术就是根据这一特性来决定扫描行数的。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远比对高亮度细节的分辨力低,而且对于不同色调的细节,其分辨力也不一样。人眼分辨彩色细节的能力较差。因此,彩色电视系统在传送视频图像信号时,细节部分不传送彩色信息,而只传送黑白信息,即用它的亮度信息来代替,从而可以节省传输通道的频带。教学中黑板上应尽量书写白字或白板上书写黑字,以提高字体的清晰度,便于学生观看。

⑤视觉惰性。实验证明,人眼的主观亮度感觉是实际亮度出现后近似按指数规律上升的;当亮度突然消失后,人眼的亮度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近似按指数规律下降。人眼的亮度感觉总是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称为视觉惰性。人眼视觉惰性的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s。由于残留时间有一定限度,当作用与人眼的光脉冲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已能分辨出有光和无光的亮度差别,因而产生或明或暗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闪烁效应。但是若将光脉冲的频率增加到某一定值(临界频率)时,闪烁现象即消失,而给人以稳定的亮度感觉。人眼的视觉惰性早在电影技术中得到应用。众所周知,电影片是由一幅一幅画面组成的,每幅画面内容的相对位置都有些改变,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当这些画面以每秒24幅的速度快速地连续出现时,就得到了连续的活动景象的感觉。同样,人眼的视觉惰性也是电视技术中顺序扫描分解与合成图像的基础。场频、帧频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人眼的这种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2)人的视觉心理。

①心理趋合。心理趋合是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电视屏幕的画面是有限的,恰当地利用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使被摄物的取舍得当,会产生画面向外扩展的效果,从而让画面中未被展现的被摄体的其他部分,出现在观众的想象之中。例如,在人的视线前方和头顶上方都应留有一定的空白,也属于心理趋合反应的要求。当然,在画面构图中还应注意它的消极作用。例如,在拍摄中若不注意拍摄角度与背景的选择,画面中主体与某些背景物体的组合就容易使观众产生错误的联系和概念,形成不恰当的联想,这在教学节目中会严重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②画面均衡。画面均衡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各种造型因素表现在画面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构图方面的处理,使画面达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稳定的感觉。这种均衡有时仅仅是视觉感受上的,但大多数时候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想象所达到的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它是人们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一种审美心理。画面构图时应当注意利用均衡心理使画面产生稳定的美感。均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称式均衡(绝对均衡),主体居中,左右对称,稳定感强烈,但显得呆板、单调。在一些严肃、庄重的场合下,往往采用这种形式的构图来表现。另一种采用较多的构图方法是非对称式均衡(相对均衡),它不是指数量、重量上的相等或形体上的对称,而是指运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和生活中的体验,形成画面中力度和价值上的均衡。

一般来说,画面中同样形状的物体,大的比小的重,位置低的比位置高的重,离中心远的比离中心近的重。对形状、大小、位置相同的物体的感觉是,粗糙的比细腻的重,线条粗、密的比细、疏的重,暖色调的比冷色调的重,暗色调的比亮色调的重,但明亮的物体比灰暗的物体要突出,也显得重一些。而且,规则物体也常比不规则物体显得重。因此,在构图中要合理安排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明暗等,达到画面均衡的视觉效果。

③视觉重心。人们习惯于从左边向右边观察画面,把注意力停留和集中在右边的物体上,这就是视觉中的右撇现象。因此,在考虑构图时要注意右撇现象对均衡的影响。例如,把占优势的群体安排在左边容易达到均衡,电视摄像机一般是从左向右摇镜头也是照顾到人们的这种习惯。另外,人们的视觉重心往往放在“九井格”的交点处,因此,构图时往往将主题放在视觉重心位置以突出主体。

2.听感知规律

(1)人耳的听觉特性。人对声音的感知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人的主观听感要素与声波的声压、频率和频谱成分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①响度。响度就是人耳对听到的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作用于人耳的声压大小或声强的大小,但两者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同样的声压在不同的频率时,人耳感觉到的响度是不同的。响度的客观评价尺度是声波的振幅

实验证明,如果要使人耳的听感均匀增强,声音的强度就必须按照指数规律增长。因此,人耳的听感具有对数的性质。声压是声波产生的压力,用Pa(帕)来表示。声压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声波振幅越大,声压就越大。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的声压是2×10-5 Pa,而难以忍受的声音的声压是20Pa,其间相差100万倍,但是,人耳听起来声音响度的变化程度才仅仅是120倍左右。虽然声波振动的频率范围非常宽,可以从几赫兹(Hz)到几十兆赫兹(Hz)。但是,这么大范围的声音人类并不能全部感受到。人类听觉能够感知到的声音频率范围要小得多,在20~20000Hz之间。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的声波振动并不能被人耳所感知。通常将人耳能够感知到(听觉)的这部分频率范围内的声音称作可闻声。低于20Hz频率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频率的声音称为超声。人耳对2000~5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最为敏感。

②音调。音调就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也称为音高、音准。音调的客观评价尺度是声波的频率。频率低的声音调子低,频率高的声音调子高。音调低的声音给人以低沉稳重、粗犷浑厚、甚至是沉重、压抑的感觉,音调高的声音给人以明快亮丽、高昂喜悦、抑或尖细刺耳的感觉。声音的音调高低与频率相对应,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线性对应关系。大量实验证明,人耳对声音音调变化的感觉大体上呈现对数关系。当声音信号的频率变化比较大时,人耳对音高的变化感觉并不是很大,而频率相对值的变化却能够反映出听感上音调的变化。人耳对声音音调的感觉同时还会受到声波振幅的影响。当声波的振幅较大时,人的耳膜会因受到较大的刺激而产生超长的形变,从而影响到听感神经对音调的感觉。因此,一般情况下,当响度增加时,人耳对音调的听感灵敏度降低;而对于低频声波,人耳对音调的听感变化会更加迟钝。

③音色。音色就是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相同音调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一种主观感受。实际上,声音极少是单频率的纯音,绝大多数声音都由一个基本振动频率和具有许多不同频率成分的谐波组成,这些谐波的频率与基频之间成整数倍的关系。基频决定了声音的音调,而基频的谐波成分则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因此,人耳能够区分出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扬琴、黑管、二胡等各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人才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2)人耳的听觉效应。响度、音调、音色在人耳的听感方面存在着非线性效应。除此之外,人耳还存在着对声音信号进行各种“非线性加工”的特殊功能,如在人耳受到强烈声音刺激时非线性加工能产生保护性的听感反应;不同乐音的组合产生新的音乐形象,即“和声”;对电声系统非线性畸变指标、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降低要求;能把某些缺损的声信息在大脑中自动地完整化起来。

①人耳的掩蔽效应。掩蔽效应是人耳听觉的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实验表明,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的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或其他的)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掩蔽效应。因此,人耳能够接收的声音可能会受到其他声音的干扰而被掩蔽。为了保证一定的听音效果,电声技术中常用信噪比S/N来作为衡量声音信号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信噪比越大,噪声影响越小,声音信号就越清晰,传输质量就越好。

鸡尾酒会效应。人耳对掩蔽声有相当的容忍能力。“鸡尾酒会效应”就是在纷乱的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来。人耳的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于某一说话内容,而忽略或不去理会掩蔽声的存在时,人耳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便大大提高。

颤音效应。人耳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这是构成配乐的生理心理基础。

④哈斯(Haas)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声音相继达到人耳时,仅当第二个声音延迟时间达到35~50ms(毫秒)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即哈斯效应。而当延迟声超过50ms时就会产生回声感,这种听觉的延迟效应是混响和立体声的心理学基础。

⑤双耳效应。人耳主要靠双耳效应来进行声音定位的。由于头部近似于一个球体,双耳又位于头部的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双耳连线的中垂面上,则声音传到双耳的距离就不一样,从声源发出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不一样,相位也不一样,声音的声压级因头部的遮蔽作用而有差异,这就是双耳效应。声音绕过头部在两耳间产生的声压级差,除了与声源方位有关外,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声音频率越高,两耳间的声压级差就越大。人的听觉神经中枢就是根据声音达到两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和声压级差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来确定声音方位的。

⑥耳郭效应。人耳的轮廓结构比较复杂。当声源的声波传送到人耳时,不同频率的声波会由于耳郭形状的特点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反射声进入耳道和直达声之间就产生了时间差(或相位差),这种效应称为耳郭效应。正是借助于人的耳郭效应,有时凭借一只耳朵也能进行声音定位,它对双耳的定位功能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以上有关视听觉的认知规律要素,在教学实践中都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制为例,欲使电视直观生动,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则在空间感知方面,应要求画面的构图突出对象的本质——线条、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要符合对象的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构图技巧提示对象的深度;在时间感知方面,要善于调动一切手段,如对象运动的快慢、急缓,音响的强弱变化、抑扬顿挫,让对象的本质暴露无遗,从而使学生自然地分清主体的对象和陪体的背景,主体的解说和陪衬的音乐等;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方面,要在视听上浓墨重彩、形声并茂,以激发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力,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

3.“经验之塔”理论

在整个视听教学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对教学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的视听教学理论,其中以戴尔(Edgar Dale)的视听教学理论——“经验之塔”理论影响最大,对于视听教学运动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如图1-4所示。

图1-4 经验之塔

(1)“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

①有目的的直接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②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事物,多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有助于学生区别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比真实事物更易于感知、领会。

③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通常有许多事情是无法直接去实践而获得经验的,如一些历史事件,学生通过演戏,可以弥补因时空限制而无法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某些直接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五个层次:

①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情是怎么做的,以后他也可以自己动手做。

②学习旅行,是一种突出了教学性质的旅行,它作为一种学习途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事物,包括访问、考察等活动。

③参观展览,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举办展览,一般只包括模型、照片、图表以及一些实物等,因此,参观展览的学习经验比校外考察旅行更为抽象。

④电视和电影,提供的仅是真实事物的替代,学生在观看事物的发展时并无直接接触、品尝等体验,学生只是观察,只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参与其中,不如实地参观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⑤广播、录音、静止画面,提供的内容更加抽象了。照片和图解缺乏电影电视画面的动感;广播和录音则缺少视觉形象。但它们给学生提供的是视听刺激,故仍属一种“观察”的学习经验。

(3)“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

①视觉符号,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等提供的学习经验。在视觉符号里,人们看不到事物的真实形态,只看到一种抽象的代表物,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学习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符号与自己已认识的事物往往毫无相似之处。

②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它们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任何视觉上的提示,因此,词语符号的学习是最抽象的学习经验。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但这并不是说,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过程。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层次只是说明各种经验具体与抽象的程度。

(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学生只记忆一些普遍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作支撑是不行的。

(3)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概念可以作推理之用,是进行思维、进一步探求知识的基础,因而可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遍化的充分理解,那是很危险的。

(4)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1.3.2.2 传播理论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理论,所以教育技术应该以人们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随着美国广播和电视事业的发展,逐渐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学科。施拉姆(W.Shramm)最早研究传播学,他集先驱者的研究成果,把传播规律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独立的研究,并力图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了传播学。传播学的产生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趋于整体化联系的反映,传播研究吸取了信息论、控制论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1.传播概述

传播(Communication),在特定的语境中也可译为通信、交通、交流、传意等。所谓传播,是指传播者借助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以影响接收者的行为,或达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行为或过程。

(1)传播的基本特征。

①传播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传递、接受与反馈信息的完整过程。

②传播是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和不断扩展共识的互动过程。

③传播是建立和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影响与调节各自行为的过程。

(2)传播的基本类型。传播按涉及人员的范围大小依次分为如下类型:自我传播(又称人的内向交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又称团体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等类型。尽管人们经常处于人际信息的互动之中,但是人也需要自我思考,需要自我剖析。这时,人往往是一分为二,成为一个“主我”(I)和另一个“宾我”(Me)的对立统一体,主我和宾我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这就是自我传播。人的内向交流得以进行,要依靠大脑信息库储存的材料,材料愈多,内向交流愈活跃。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思维性的内向交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以面对面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使用的媒介主要有电话、信件等。团体传播是团体对团体和众人的传播。传播进行的主要方式有小组讨论、座谈、群众集会等。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对广大公众进行的一种传播。换句话说,它是经由一个有组织的多数人,利用一种有组织的通道,包括印刷媒体的书籍、报纸、杂志,电子媒体的广播、电视、网络,超越时间及空间的距离对一群无法预知的大众,提供消息、知识、娱乐、广告等传播活动。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和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教育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①明确的目的性。教育传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活动。

②内容的严格规定性。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规定的。

③受者的特定性。(www.xing528.com)

④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既可以充分发挥口语和形体语言的作用,又可以用板书、模型、投影、电视等作为媒体;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

2.传播过程与模式

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交换的复杂过程。为了研究这一复杂过程,传播过程往往被分解成若干要素,然后用一定方式去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模式。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普遍的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D.Lasswell)在1948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模型中,如图1-5所示,简明地表达了传播过程中的要素(5W:传者——Who、信息——Says What、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者——To Whom、效果——With What Effect)及其功能,以及信息传播是如何进行的,并且根据其要素的功能(作用)来研究如何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图1-5 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

(2)贝罗SMCR传播模式。1960年贝罗(D.K.Berlo)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SMCR(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传播模式,如图1-6所示。模型明确和形象地说明传播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的某一部分所决定,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通道和受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

从信息源(传播者)和接受者来看,有4个因素影响传播效果。

①传播技能。传播者的口语、文字表达技能和接受者的听、读技能,以及他们对媒体的掌握能力。

②态度。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自我态度、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和相互之间的态度。

③知识水平。传播者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的掌握程度,接受者原有的知识水平是否能够接受传播的内容。

④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及文化背景也影响传播方法的选择和对传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再从信息这个要素来看,它也受到信息的内容、要素以及信息处理、结构安排和编码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最后,从信息传递的通道来看,不同传播媒体的选择以及它们与传递信息的匹配也会引起对人们感官的不同刺激,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图1-6 贝罗SMCR传播模式

(3)传播过程的要素。

任何传播过程几乎都包括以下5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接收者和效果。

①传播者和接收者。传播行为被认为是发生于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传播行为必须有人发出信号,并且有人接收信号。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是处于发送信息的一端,主要任务是提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编码以及信息再反馈。

提供信息:如在教学传播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和收集适当的信息内容,并以一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和材料。

信息编码:把要传递的信息内容(如知识、技能)转换为适宜于传递的信号(如声音信号、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等),以便传递出去。

信息再反馈:当接收者把接收信息后的反应反馈给传播者后,传播者对学生反应进行译码,然后对信息传播效果给予再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给予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接收者是处于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的一端,主要任务是对信息进行译码、反馈。

译码:要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变为信息内容。

反馈信息:需要把接收信息后所产生的反应、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通过编码回送给传播者。

②信息和媒介。信息是传播的内容和事实(包括消息、资料、知识、数据等),而这些内容和事实却不能凭空传送出去,它必须转换为某种符号,然后通过某种媒介才能传送出去。比如,某场足球比赛通过卫星电视向世界转播,足球比赛的情况就是信息,被摄像机转换为图像信号足球比赛通过卫星电视向世界转播,足球比赛的情况就是信息,被摄像机转换为图像信号和相应的电信号后,通过电磁波和卫星传送出去,这时,电磁波传送的“空间”和“卫星”就是传播的媒介。

信息的符号。信息不能直接传递,实际传递的是信息的符号。不同信息可以选用不同的符号来表征,有时为了表达某一信息,往往同时使用多种符号。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有口头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

非语言符号:包括动作性符号,如表情、手势、姿势、感情等;音响符号,如音响、音乐等;图形符号,如图像(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图画(动画、静画、漫画);目视符号,如地图、图解等。

信息的编码、译码。信息是抽象的,信息的符号是具体的,但还不具备能直接传送成为接收者可接收的刺激物。例如,语言符号只能当说出来成为声音信号或用文字写出来成为光信号时才能被传送,才能刺激接收者的感官而被接收。信息符号也可以用其他传播媒介,如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或通过广播、电视等转换为光、电信号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信号的过程称为信息编码,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译码。媒介是指传送信息符号的有关工具,包括发出和接收信号的器官或机器,载送声、光、电信号的空间与线路,以及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传播者应该根据信息的性质、传播的目的与对象去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媒介是物质的,不同媒介在存储和传递信息中,为表征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是不相同的,大体可分为三类:

数序符号:包括书写、印刷和口语所用的符号,因为语言是有先后顺序,不能打乱,如同数字序列排列一样,所以称为数序符号。

形状符号:包括图画、图表、地图等,是一种实际事物的抽象符号。

模拟符号:包括音乐或动作符号。模拟符号可分为视觉模拟符号(如动作)和听觉模拟符号(如音乐)。

数序符号也称语言符号,形状符号和模拟符号也称非语言符号。

③传播的效果。传播总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效果可能产生在传播者或接收者,或两者都有,也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传播的效果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增加,行为、能力和态度的改变,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商品的流通等。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有来自传播者、接收者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的因素,也有来自周围环境、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对传播效果都会产生影响。

2.教育传播要素

在教育传播中,构成传播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和通道、环境等。

(1)教育者,是教育传播系统中具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要素,是系统中教育信息的组织者、传播者和控制者,如学校中的教师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发送教育信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并不局限于讲台上的教师,还应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材编制者等,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学机器也可以成为教师。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起着“把关人”的作用,传播什么内容、利用什么媒体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能实现教育传播系统的整体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完成这一重任,教师必须做好设计、组织、传递、评价等工作。

(2)教育信息。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了教育信息的获取、传递、交换、加工、储存和输出。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是教学目标信息、预测学生信息、教师传送信息、实践教学信息、家庭教育信息、学生接收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等。信息是抽象的,当它被某种符号表征出来才是具体的。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如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人工语言(如专业符号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等),具有抽象性、有限性等特征。非语言符号包括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等,具有形象性、普遍性、重要性、多维性、整体性等特征。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擅长描述事实与知识,而非语言符号则擅长表达态度和感情。合理运用各类传播符号,组成各种类型的教育传播活动,是提高教育传播效率的有效措施。

(3)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对象,一般来说就是接受教育信息的学生。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作为受者的学生,首先要接收信号,如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认真听教师的课堂讲授、视听各种教学媒体、参加教学实践与社会活动等。然后,要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储存、分析、判断,得到符号的信息本义。但在教育传播系统运行过程中,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接收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主动接收教育信息,甚至是有选择地去接收和理解教育信息。

(4)媒体和通道。在教育传播通道中,教育传播媒体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教育传播媒体就是承载教育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学生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信息的工具。教育传播通道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教育信息只有经过一定的通道,才能完成传递任务,达到教育传播的目的。按所传递信号的形式来分,信道包括图像信道、声音信道和文字信道。它的组成要素有各种教育媒体、教学环境、人的感官、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方式。通道也包括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所建立的联系方式。师生间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古老的联系方式。目前,除了印刷技术、光学影像技术外,多媒体网络技术已为教育传播系统广泛采用,成为师生间重要的联系方式。

(5)传播环境。教育传播环境是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内容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各种自然物、人工物等,都是教育传播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影响较大、较直接的有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社会信息、人际关系、校风、班风等。

3.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根据教育传播中传者与收者的关系结构,可以将教育传播分为以下4种方式:

(1)自学传播。自学传播是指没有专职教师当面传授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自学者自定学习目标,从周围可能的环境中寻找合适的教师替身。平常较多的是选择自学教材,即根据学习要求选购相应的书籍、录音带、录像带、课件等学习材料,自定步调学习。自学传播与自我传播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前者是教育传播的一种方式,传者不是本人,而是学习材料。自我传播则是集传者和受者于一身,是主我和宾我之间的信息交流。

(2)个别传播。教育传播最早的时候即使采取这种方式,是传播者和受传者单独面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尽管这种教育传播方式相当古老,但因为它的效果显著而沿用至今。现在可以通过传播手段进行,例如在语言实验室中教师利用设备与学生单独通话讲授。个别传播与人际传播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传播者与受传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并能即时得到反馈等。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个别传播具有明确的目标,例如讲清一个原理、教会一种方法或技术等,教育信息的流向倾斜于受传者,而且这个传播过程隶属于更大的一个教育传播系统范围(例如学校教育传播系统),它的目标是那个大系统目标的一部分。而人际传播则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目标,例如朋友之间的交谈可以是各有所思,各有所求。

(3)课堂传播,是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学生的学习主要依据课本和教师的语言讲解,即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符号进行。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但由于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若将课堂传播和组织传播比较,则它是一种不完备的组织传播形式。因为组织传播是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本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信息互动,它包括过程、信息、网络、相互依赖和环境五个因素。也就是说,在一个组织中,信息传递方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加上横向传递,构成一个信息流动网络,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与组织之外的环境也发生信息互动关系。课堂传播中虽然也有教育信息的沟通过程,但是一般来说,沟通程度较差,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至于传播的网络、相互依赖和环境等因素,则更不完备。目前,在课堂上,一般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就是说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是大量的,学生发言、学生提问则较少,至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在课堂上常常是被制止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

(4)远程传播,是一种非面对面的教育传播方式,例如函授、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这种教育传播方式随着广播、电视、卫星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信传播和控制手段的推广而逐步得到普及,但还需要适当的辅导与之相配合。

如果将远程传播与大众传播加以比较的话,除了前者具有严格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之外,两者十分接近甚至无法分清。比如大众传播中的教学节目、科普常识的广播等,虽然未将受众严密地组织起来,也不进行考试,但作为系列教学节目常常可为在校学生或自学者提供十分有用的教学信息。在开展远程教育传播方面,特别是在举办电大、广播学校、网络学院等方面,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控制,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如图1-7所示。

(1)确定教育传播信息。教育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传送的教育信息,传送什么信息,要依据教育目的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送的教育信息。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图1-7 教育传播过程

(2)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去呈现要传送的信息,实质就是编码的过程。某种信息该用何种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或传送,比较复杂,需要用理论与方法去指导。一般来说,一是选择的媒体能准确地呈现信息内容;二是选用的媒体符合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三是选用的媒体容易获得,付出的代价较少,却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3)通道传送:教育传播通道通过教育媒体传送出信号,也称施教阶段。在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递的距离和范围。例如,课堂教学传播,教学对象是几十至几百人,范围是几十至几百米之间;至于远程教育传播,则要将信号传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受教育的对象可以有千千万万人。因此,要根据信号的传送要求,选好传送通道,保证信号的传送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送顺序问题。在任何课堂教学传播中,教师何时口语传播,何时利用视听媒体,要遵循课程的教学结构;在远程教学传播结构中,无论用广播、电视媒体,还是邮寄印刷媒体,也有一个学习的先后顺序。因此,在通道传送时,教育者要按照教学设计有步骤地去传送信号。

(4)接收与解释:受教育者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也就是信息译码阶段。受教育者首先通过视、听、触等感官接收传来的信号,信号对感官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至中枢神经,通过分析将它转换为相应的符号。然后,受教育者依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将它储存在大脑中。

(5)评价与反馈:受教育者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以及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以及阶段性考试等。评价的结果是教育传播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

(6)调整再传送:通过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教育传播媒体和教育传播通道,进行再次传播。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即时调整传播;在课后作业、考试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在远程教学的作业中发现了问题,可以补发辅导资料,或者可能集中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辅导等。

4.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教育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效率、教育规模等。研究发现,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须遵循一些原理或规律,其中利用媒体进行传播的几个主要原理为:

(1)共同经验原理。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的范围内。要让学生理解传播的信息,必须是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材料,否则就会出现传而不通的情况。

(2)抽象层次原理。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虽然容易处理信息,但解释或理解起来较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较多;若在比较具体的层次上传递信息,接受固然容易,但效率却不会很高。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此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3)重复作用原理。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例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呈现,例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等。

(4)信息来源原理。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信息来源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中,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使用的教材和相关资料,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