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考泡桐:生命树与民族乐曲的完美结合

兰考泡桐:生命树与民族乐曲的完美结合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过河南省兰考县的人,都会听到许多有关泡桐的故事。如今,当你穿行于兰考大地,就会看到无数泡桐郁郁葱葱,齐崭崭地护卫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现在兰考泡桐已超过700万株,农桐间作面积52万亩。泡桐成了兰考人粮丰食足的生命树。然而,今天的兰考泡桐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近年,在刚刚从兰考大地冒出新芽的开放潮中,泡桐再领风骚,尽显风采。兰考泡桐共鸣性强,声学性能极好,这家公司将之大量用于制作民族乐曲的板面。

兰考泡桐:生命树与民族乐曲的完美结合

到过河南省兰考县的人,都会听到许多有关泡桐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初,饱受风沙之苦的兰考人在焦裕禄同志的带领下,大种泡桐,营造绿色屏障,奏了一曲顶风固沙的抗天歌。当年焦裕禄在城北胡集村亲手栽下一棵泡桐苗,早已长成高达20多米的参天巨树,被兰考人尊称为“焦桐”。

如今,当你穿行于兰考大地,就会看到无数泡桐郁郁葱葱,齐崭崭地护卫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现在兰考泡桐已超过700万株,农桐间作面积52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0.4%,木材蓄积量65万立方米,跻身于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泡桐成了兰考人粮丰食足的生命树。

然而,今天的兰考泡桐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县长郭钢对此概括称:“昔日锁风沙,今朝致富树。”

在阎楼乡大李庄村,记者遇到了41岁的农民周玉峰。1986年,周氏四兄弟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家泡桐工艺板材厂。仅去年(1992)一年,就加工泡桐板材900立方米,产值近200万元。厂里招收的60多名本地农民职工人均年收入也达1800多元。周玉峰笑着对记者说:“可别小瞧了这泡桐,防潮耐腐,不易变形,是做家具的上等材料。厂子里加工的泡桐板材出口海外抢手得很哩。”(www.xing528.com)

发了泡桐财的远不止周玉峰一家。据说,目前兰考个体、联户、股份合作以及乡村集体等多种形式兴办的泡桐板材加工厂有50多家,年产值近亿元,在全县乡镇工业中是三分天下居其一。去年泡桐板材出口创汇1000万元。另外,利用板材加工的边角废料,还生产了闸刀盒、开关盒等10多种电料产品,畅销国内14个省市。

近年,在刚刚从兰考大地冒出新芽的开放潮中,泡桐再领风骚,尽显风采。

作为兰考开天辟地的第一家合资企业,由固阳镇范场村与台商共同投资160万元创办的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与泡桐同样有着难解之缘。兰考泡桐共鸣性强,声学性能极好,这家公司将之大量用于制作民族乐曲的板面。去年,价值130万元的2000多把古筝柳琴二胡等民族乐器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最高音乐殿堂,并销往东南亚市场。出任公司总经理的范场村农民戴士永雄心勃勃地说:我们正着手逐步规模开发泡桐工艺雕刻、木制餐具等系列产品,“泡桐大戏才开场”。

新华社郑州1993年4月18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993年4月19日第三版;此篇与胡宏伟、刘健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