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和兴趣:菲律宾《世界日报》研究

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和兴趣:菲律宾《世界日报》研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0年于长城、于长庚兄弟因《华侨商报》案被驱逐出境,陈华岳与吴永源等一起义务主持该报,直到1972年马科斯实行军事管制,《华侨商报》被迫停刊为止。侯培水是个高产的报人,每日笔耕不辍,至今为止已写了一千多万字的时评和社论,并参加了迄今为止召开的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向每届论坛都提交了论文,深刻剖析菲律宾华文报纸的地位、作用、困境、前景。

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和兴趣:菲律宾《世界日报》研究

世界日报》现任社长陈华岳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不仅是个报人,同时也是一名律师、一名企业家。他祖籍福建南安,1932年生于菲律宾奎松(Quezon)省一个小村庄,10岁时举家迁居马尼拉,随即开始为菲律宾华人社会进步报刊《华侨导报》担任通讯员兼派报员。1954年,在《华侨商报》当记者时因涉嫌“共产案”曾被捕并投入水牢两个月之久。1962年从远东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正式当律师。1970年于长城、于长庚兄弟因《华侨商报》案被驱逐出境,陈华岳与吴永源等一起义务主持该报,直到1972年马科斯实行军事管制,《华侨商报》被迫停刊为止。1974年,他参加筹备并成立菲华联谊会。1978年与吴永源、陈台民等创办《联谊周刊》。1981年与吴永源、施天津、杨振殊、吴礼祥、洪丁、吴胜利、吴仲振、陈永栽等一起创办《世界日报》,先任总经理,后任社长,一干就是30年。

陈社长是土生土长的菲律宾华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在接受笔者访谈时笑言:“原来我是生活在乡下,根本不懂中文,后来投到马尼拉,邻居有一个左派人士争取我,教我讲中文。从派报员开始做,他们看我年纪小,叫我小鬼,鼓励我多学习,学识字、写文章。所以说,我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中文的。”

除了办报,陈华岳还经营着多个企业并担任着多个社会职务,先后担任过的重要职务有:菲律宾宪法改革筹备委员会委员、菲华联谊会会长、A&E公司集团董事长、菲律宾网络公司董事、时代旅行社董事兼总经理、《商业星报》(BusinessStar)首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一首都财务公司董事、厦门振发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香港正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香港新声旅游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金田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雅典耀大学中国研究部董事等。已经80岁高龄的陈社长告诉笔者,其他的工作已经交给别人了,现在只专心办《世界日报》,年纪大了,也想过为社长一职物色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自己坚持着,哪天真的干不动了,也就没办法了。(www.xing528.com)

陈华岳热爱写作,一直坚持写作。至接受笔者访谈时,80岁高龄的他每周都为《世界日报》撰写一篇社论,同时,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书稿,那是与厦门大学合作编著的《菲律宾华人通史》,已经是第五稿了,很快就将付印。陈华岳重视历史文字的整理和记录,他告诉笔者,他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兴趣,一是记录菲律宾的华文报的历史,这已经通过与厦门大学合作出版《菲律宾华文报史稿》一书得以了却心愿;另一个心愿就是记录菲律宾华人的历史,所以他很重视这部即将出版的书稿,一改再改。

报社现任总编侯培水,1947年出生于中国福建南安市,在家乡接受小学教育,旋到香港,后到菲律宾定居,继续在当地的学校中学和大学,经济专业毕业。他曾任《华侨商报》记者、《东方日报》编辑。在菲律宾《世界日报》先是负责本岛新闻编务,1984年起任国际版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辑兼总主笔,统筹《世界日报》编务,是“社论”栏目的主要撰稿人,现任总编辑一职。侯培水是个高产的报人,每日笔耕不辍,至今为止已写了一千多万字的时评和社论,并参加了迄今为止召开的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向每届论坛都提交了论文,深刻剖析菲律宾华文报纸的地位、作用、困境、前景。他本来经营着自己的小五金店,在《世界日报》兼职工作,1998年年末,在报社总经理王明媛女士的力邀下,他专职于《世界日报》。笔者问他为何作出如此选择,侯总编的回答是:“兴趣。我对写东西感兴趣,有这样的个人爱好。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责任感,一种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