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倡导贵在参与,人人都有权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这种公平、公正,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性社会氛围,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展望未来,随着各民族人民对体育需求的增加和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1.有助于民族关系和谐

在共同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促进民族和睦及社会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某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而相聚到一起,共同交流。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一般是以村寨或族人为参赛单位,参加成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往往是取得活动胜利的关键。即使没有亲身参与其中的观众,也会为自己的团队加油鼓劲。通过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洽了邻里关系,改善了民族关系,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而,加强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能较好地弘扬民族文化,这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积极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效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好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增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所以,加强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2.会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拥有相同的文化和信仰,而为了使这些相同的文化和信仰能让民族内以最低的社会成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追求和增强共同的群体意识,就需要拥有一种有效的并得到大家认同的手段。在孩提时期,就被灌输的民族体育文化,使得民族体育拥有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得以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下来。其原因就是受到民族内部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大家乐此不疲的活动。

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每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在这一民族内的人们。因此,我国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在我国举办的多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设置的项目和参赛的人数上都不断地增多,运动会的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以此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亲密,加强各地区人民、民族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举办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民族传统体育发挥了民族间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联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那些使人们聚合在一起的情感力量、本民族成员为着共同的民族心理而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正是源自民族的凝聚力。它形成于长时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及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在传承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增强本民族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增进民族的团结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3.形成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和维护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使构成社会的各个民族的人们安居乐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公正,而这恰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灵魂。民族传统体育倡导贵在参与,人人都有权参与。在体育场上强调的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获胜的机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这种公平、公正,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性社会氛围,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4.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

和谐社会使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同该民族的生产活动是紧密结合的,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区和本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生产力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基本因素构成,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劳动者素质越高,对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利。

民族传统体育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调节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高劳动者对各种环境适应能力,保证在复杂的环境下劳动活动的稳定性,它对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收入,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上,民族传统体育也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展望未来,随着各民族人民对体育需求的增加和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5.丰富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和谐社会民族团结与稳定的因素。每一种文化由于都蕴含着民族精神内涵,尊重了这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就表示了对于拥有这种文化的民族的尊重。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氛围,才能有民族间的团结和整个国家的稳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于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很多内容体现了团结、和睦、愉悦、喜庆等精神内涵,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进行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多层次、多内容的,除了意识形态方面,也应包含物质层面的内容,同时,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多样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每种文化背后都可能包含着某种经济价值,开发相关的民族体育文化产品来适应和丰富文化市场,也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多元的开发价值。

6.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方向(www.xing528.com)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弘扬的民族精神,能够增加和谐社会的凝聚力。民族成员长期在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群体精神、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倡导的民族精神,因其特别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就使本族人员更容易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识形态,也体现出民族成员的整体利益和内在联系,增强本地区人员的凝聚力。在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积淀的这种民族精神,对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对社会中的个人、组织和团体的发展,在塑造价值导向、精神激励和文化整合方面均起着重要的内化作用。就社会层面而言,民族精神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维系公平、公正等道德价值体系是有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倡导人们遵循礼、德、规则、规范,可以使民族地区社会更加有序,必然会使社会凝聚力增强。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导向功能,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方向。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机构和法律,以及文化的引导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的形成并非偶然,也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便会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信奉,成为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拥有的导向功能就来自其具有的群体性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要求全民族的成员需要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群体意识,为本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自觉调控个人的行为,将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从而实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契合。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利于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利于农村文化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广大农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带动和促进我国农村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也利于它在农村广泛开展。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对文体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文化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功能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间艺人,将成为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骨干力量。他们散布于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本土文化”,农村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阵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根基。在广大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激发各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进取、创新精神,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得到继承和弘扬的同时,也得到更好地创新与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农村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教育和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国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儿童的启蒙和知识的传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使儿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感知和了解。很多运动需要多人的参与和协作,这样不仅能使参与的儿童在运动的同时结识更多的小伙伴,学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也对儿童的协调关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有所培养。

建设和谐社会,物是基础,人是关键。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世界各民族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各国、各民族的性格和伦理道德观的差异,都是不同的文化造就的。因此,通过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及道德观,有助于将其教育成为有道德、守规范的文明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3.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促进民族地区的身体健康

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发展人的体能,增强人的体质。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劳动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锻炼方法,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趣味性强,符合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活、生产习惯,因而容易被民众接受,并使他们逐步形成了强身健体的习惯。在体育活动中能使参与者的心肺机能得到锻炼,肌力得到较好地增强,同时愉悦了身心,具有非常显著的强身健体的功效,是我国各族人民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

4.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调整民族地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人的心理可以从不健康变成健康,也可以从健康变成不健康。心理健康的特点可归纳为正视现实、了解自己、自尊自制、情绪乐观、心胸开阔、勇于进取等。培养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备心理宣泄、心理能量释放等功能以外,其娱乐功能最为突出。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精神饱满。

5.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培养民族地区民众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或内在行为都能适应环境变化,能为他人理解,能为社会接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群体性社会互动活动,使人们在一定规则和道德规范下,拓宽社会人际交往渠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中的团体项目,要求所有队员积极配合,努力协作才能实现团队的目标。通过达到某个目标的共同努力,强化了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