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生产研究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生产研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客上面的文章相对是比较长的,相比于微博,它更像是一种媒体。微博在中国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它与博客很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仅可以面向用户说话,而且能够通过发微博与其他人进行很多的互动。社交性是微博得以兴起的关键因素。微博的出现,使得粉丝经济有了用武之地,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微博是重要的社会舆论生产和聚集地。在社会中出现的重大新闻,微博用户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转发报道。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生产研究

博客可谓是第一类成规模的自媒体,在博客网、新浪博客、网易博客等很多平台,你都可以选择“安家”,既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也可以为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称;可以设几个栏目,对自己的文章分分类,文章可长可短,可原创也可转载,可以以文字为主也可以加上图片,总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博客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布平台,发在上面的文章,即使不是你的粉丝也完全可以搜索到。一篇热点文章,可以拥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并且,它长年累月都在那里放着,随时都可以被阅读。博客让广大的网民有了表达的空间,大大释放了大家的表达欲,这是对个体力量的重要解放。每个人都可以注册发文,发布自己的看法,传播自己的见闻。新闻传播和内容生产开始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人士转到广大的网民手里。博客上面的文章相对是比较长的,相比于微博,它更像是一种媒体。不过正因为它与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体较为接近,社交性、互动性相对就会差一些。虽然网民阅读了文章后可以在文后留言,但这种互动往往是延时的,未必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从而会影响网民的体验感。自媒体的确造就了很多网红,例如网络写手木子美、股评员占豪等都是代表人物。

微博在中国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建立在博客基础之上,类似国外的Twitter。它与博客很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仅可以面向用户说话,而且能够通过发微博与其他人进行很多的互动。社交性是微博得以兴起的关键因素。碎片化信息时代,大家不太习惯看长文,更愿意看些140字以内的短文。网民可以关注别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看到别人的帖子,可以点赞,也可转发,还可以评论。通过微博,广大的网民建立起了一个关系复杂的社交网络。

微博具有开放性,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开设了微博账户,比如笔者的爸爸妈妈没有,还在读小学的儿子也没有,与笔者同龄的人倒是大多数开设了的,但是未必那么活跃。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可以在上面发布各种信息。这是中国民众在网络上的聚焦地,是社会虚拟化呈现之所。由于现实社会上的人是分散在各地的,时空的阻隔限制了自由的传播。而微博则是没有时空局限的,所有人都可以同时或延时在上面交谈对话、传播新闻。微博是属于普通大众的,它作为一个平台,面向所有人开放,甚至不局限于一国之地域,可以与世界各地的网民相联络。由于它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看不见具体对话人的面貌,因此以文会友是其特点,而不必看人脸色。微博一开始的设计是只有140字,它传播的是简短的、碎片化的信息。短短的这么几个字就像我们平时在讲话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它不必追求内容的深度,甚至对完整性也没有很大的要求,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可以随时发布、快捷传播。

在作为开放平台的微博上,即便不是互粉的关系,也可以看到对方发表的帖子。通过微博与其他人互动时,一方面是在与对方进行对话,另一方面这种对话也是可以给很多人看到的,这一点与早期的网络聊天室有相似之处。微博的这种开放性,使它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因为每个人生产的内容都具有拥有很多观众的潜质,每个人都有一种引爆舆论、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的潜能。微博的出现,使得粉丝经济有了用武之地,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正是在粉丝的推动之下,借助微博、贴吧等平台,形成了轰动效应。(www.xing528.com)

微博作为个人表达的重要空间,是微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上面发布的帖子,往往容易引发很多人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微博大V,随随便便的一条帖子,就可能吸引很多粉丝转发和点赞。

微博是重要的社会舆论生产和聚集地。由于它开放的特性,用户比较容易找到拥有共同利益和趣味的人,形成共鸣,从而帮忙转发,扩大传播。在社会中出现的重大新闻,微博用户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转发报道。微博中每天生产和传播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都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果想要了解大家在关注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微博热搜的方式。微博热搜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可以将热点事件、热点话题呈现给大家。上了微博热搜,也就意味着这一件事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成了“高光” 事件。任何一则新闻,其实都有其曝光度,可以为其测量一下注意力指数。

微博开放的特性使得在这个平台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可以在其上发言,从而往往也会区分出不同爱好、不同趣味、不同立场、不同利益的群体,经常也会引起一些口水战,例如方舟子与崔永元之间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一度吸引了很多人站队讨论。不同立场的人在微博中的争吵与喧嚣,是这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折射。不过,在微博上日渐增多的营销和广告,对于其作为公共领域的属性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些无节制的商业活动,使得很多用户不愿意继续使用微博,而转向了更加小众、更加干净的微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