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实践案例

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实践案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主要是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韧性及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这意味着高性能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仍然是材料学科永恒的主题。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涉及信息、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医药及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引发下一代产业革命,将成为21世纪初最为活跃的领域而受到普遍重视。

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实践案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新材料发展的物理学理论电子检测与控制和各种新型加工技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新材料研制提供了先进研究技术手段,也为新材料的快速研发创造了条件。世界范围内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异常迅速,也表明现代科技发展更需要综合各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目前涉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环境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等不同领域的12项新兴技术,构成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并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互动关系。

今后,材料研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材料的潜力,继续开发新材料,以及研制材料的再循环(回收)工艺。在利用现有材料和开发新材料方面,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新型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智能材料、隐身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日益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成为新材料研究的重点。分析21世纪的时代特征,根据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可以大体上理出今后新材料与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

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主要是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韧性及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是空间机械及运载机械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如Al-Li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及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是一种新型的航空结构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改进,分别有2/3和1/2是靠材料性能提高;对飞行速度更高的卫星飞船来说,减重更能带来极高的效益;汽车节油有37%靠材料的轻量化,40%靠发动机的改进。这意味着高性能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仍然是材料学科永恒的主题。

(二)电子信息功能材料

信息功能材料指信息获取、传输、转换、存储、显示或控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信息材料是信息技术关键,是材料学科最活跃的领域,其中半导体材料将继续得到发展,如以硅为基础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Sic及金刚石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光纤及光电子材料更加活跃,激光材料、变频晶体、红外探测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显示材料、记录材料、敏感材料及光导纤维日新月异;纳米技术的出现成为信息产业新的生长点,为信息功能器件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与智能化提供了条件。

(三)能源功能材料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而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环境污染难以解决,故作为新能源基础的能源材料无疑将成为材料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加速开发,特别是太阳能,故开发高效、价廉、长寿命的光伏转换材料是当务之急,此外,风能、潮汐能、海水温差与地热能在21世纪都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这些都存在材料问题。

第二,要求耐高温、抗辐射的核能材料将会有新的进展,以满足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开发。

第三,贮能材料受到高度重视,贮能材料主要指贮氢材料和高能量密度蓄电池

第四,节能材料研究仍是永恒的主题,如低铁损的非晶态磁性合金、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等。

(四)生物功能材料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时代,生物功能材料也将会有很大发展。首先是医用生物材料,目前人的许多组织和骨骼都可制造;其次是仿生材料,如仿造珍珠壳的碳酸盐结构可得到高强度和韧性的新型陶瓷;再有,工业生产中的生物模拟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采用细菌冶金以实现处理低品位铜、铀矿石、尾矿,并大幅度降低污染,这是21世纪解决金属矿日趋枯竭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www.xing528.com)

(五)生态环境材料

在地球环境、资源、能源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为确保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大力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材料(或称绿色材料,green material)。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报废及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本身,易回收且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材料或材料制品。如陶瓷膜及高分子膜绿色净化材料、太阳能绿色能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石棉替代材料、S-Ca系易切削钢代替有害Pb系易切削钢、低碳马氏体钢及非调质钢代替调质钢、生物植酸盐处理取代磷化处理等。

(六)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是一种自身兼有对环境的可感知、判断、得出结论并发出指令功能的新材料,这是将信息科学融合于材料性能和功能的一种材料新构思。如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智能混凝土等。用智能材料制成的智能系统,可使材料实现自检测、自恢复或自修复,以延长产品寿命,如在结构材料中预埋一种断裂时产生声波的物质来检知裂纹,或利用一种物质在裂纹区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相变来自我抑制、修复裂纹,或利用材料中所含某种成分的自动析出来填充裂纹。智能系统还可使飞行器、潜艇、车体的外形随外界条件而改变,以减少阻力,既节省能耗又提高安全度。

(七)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利用物质在小到原子或分子尺度以后,由于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或量子效应所出现的奇异现象而发展出来的新材料。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涉及信息、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医药及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引发下一代产业革命,将成为21世纪初最为活跃的领域而受到普遍重视。

(八)材料设计

21世纪将逐步实现按需设计材料的设想。通过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生产工艺与材料基本性能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性能变化规律的了解,可以实现按需要设计,进而摆脱长期以来以经验为主研发材料的局面。应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各学科交叉,强调从事材料研究、开发、生产与设计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要有大容量计算机,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完整精确的数据库和科学的专家系统

(九)材料制备与表征

材料的制备技术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关键,随着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的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材料表面改性和薄层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在不同尺度(毫米、微米、纳米、分子、原子)上的复合新技术、材料成分与组织的精密控制新技术、高纯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材料的智能合成与制备新技术等,都是亟待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关键新装备的研制。材料的表征和评价技术则是材料研究发展的基础,是检验材料设计结果、保证材料制备质量及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具有满意功能的关键。

展望各种类型材料的发展前景,功能材料已成为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重点,它与结构材料一样重要,今后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金属材料在21世纪仍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且性能将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将不断改进,但某些金属资源接近枯竭,需要寻找代用品;功能陶瓷材料将继续得到发展,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结构陶瓷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增强增韧是其主要目标;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其优异性能、丰富资源而会得到更大发展,特别是功能高分子将是21世纪研究的重点,以丰富或升级现有功能材料,但所有高分子材料的稳定性问题都尚待解决。先进的复合材料能综合各种不同材料的优良性能,应用潜力巨大,前景极其广阔,但其成本、连接与回收问题将成为发展的主要障碍。碳素材料以其资源丰富、有多种同素异构体而成为多用途的材料,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大发展,如石墨固体润滑剂、石墨电极碳纤维增强材料、活性炭吸附材料、金刚石、玻璃态碳阻氦材料、富勒烯(C60)、纳米碳管等。

总之,21世纪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而在高科技的发展中,新材料是支柱、动力和先导,可以说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础之基础”。在继续发展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的同时,应重视研究与开发具有各种优异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功能材料,其中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及生物功能材料是最活跃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