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价值与内容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价值与内容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就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价值之一。(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价值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力量,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负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责任。(二)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家园共育才能使学前儿童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价值与内容

我的两个转变

自从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以来,我产生了两个转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我“望女成凤”心切,总想让女儿在幼儿园多学一些文化知识,像识字、拼音等,为将来打下好的基础。后来,老师说“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和做法逐渐被我接受,我不再强求孩子学这学那,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孩子个性品质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比如孩子弹琴,我不在乎她考几级,而是通过练琴,提高她的毅力,培养她的意志力,逐步克服怕苦贪玩的毛病。二是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前我教育孩子要么是“哄”,要么是“训”,方法简单粗暴,现在我学会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怎样面对孩子挑食、如何面对孩子任性……[2]

以上是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山幼儿园一位家长在家园共育座谈会上的发言。她认为家园共育使她自己发生了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转变,使她女儿改变了不少毛病。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就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价值之一。

(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价值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力量,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3]具体而言,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具有如下价值:

1.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和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两个重要场所。如果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影响在方向上相一致,那么就可以相互支持,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如果教育影响在方向上不一致,那么就会减弱和抵消各自的教育影响,进而阻碍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人断言“如果家长不配合,学前儿童很多习惯的养成往往是5+2=0(学前儿童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幼儿园受到5天教育,却在星期六、星期天这2天里因父母不同形式的教育而完全抵消,使得学前儿童在一个星期里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0)”。可见只有家园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2.指导与改进家庭教育

目前的家庭教育主要有几个误区:一是望子成龙意识增强;二是过度保护。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幼儿园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负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责任。《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使放纵型、专制型、民主型、自由型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多地发挥其优势,弥补其缺陷。

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3.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效率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工作如果得到家庭的支持与配合,自然会事半功倍。一般而言,家长们都比较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教育,也乐于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如果运用得当,幼儿园不仅可以得到家长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而且能够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学前儿童的学习经验。

4.加深家长对幼儿园的理解

家园合作能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因而家长们会对幼儿园工作多一分理解与支持。有些教师抱怨家长不懂学前教育,不理解老师,对教学活动施加压力,如要求幼儿园增加识字、计算等教学内容。这些不符合学前教育规律要求的提出与家长不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与任务、不清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有关。如果借助家园合作,使家长明确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与工作方式,那么就会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园合作为促进亲子互动、相互了解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家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孩子有机会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与“本领”,对家长产生敬佩、尊敬的情感。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实地观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都能促进亲子交往,密切亲子关系。(www.xing528.com)

总之,家园合作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双方都有所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学前儿童,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的目标。

(二)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

家园共育才能使学前儿童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作为幼儿园有义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具体合作内容如下:

1.争取家长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同

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责任与工作方式的最简单且最实用的方式是请家长担任某些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这样能够使家长明白幼儿园教师并不仅仅是领着学前儿童玩玩。例如,每一两周请一个家长给小朋友上一节课,让他(她)体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非常艺术的工作。这样才能获得家长对教师的专业认同感,进而尊重老师、尊重幼儿园。

2.了解学前儿童在家庭与幼儿园的情况

了解学前儿童家庭和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有助于教师读懂和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通过家园合作教师能够对班里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作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要注意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情绪状况、交往情况等等。同时,家长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程度、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等情况。

3.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与各项工作

为了更好地让家长明白学前教育的本质与追求,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幼儿园有责任向家长详细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与课程计划、工作方式与管理策略等等,从而使家长认识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了解幼儿园的目标追求与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主动关心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4.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

幼儿园有责任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宣传途径大致有二:一是通过本园的教师定期地向家长开设专门的课程传授相关的教育保育知识;二是通过外请专家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他们总结家庭教育经验,解决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5.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一些家长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时,由于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偏差,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有必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双管齐下,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6.聘请家长协助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家园合作的一项现实内容是聘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这不仅可以解决幼儿园的许多困难,而且可以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进而更加主动地配合与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